《西遊記》中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達大雷音寺修成正果。那麼,歷史中的三藏法師去哪座寺廟取經了?真正的大雷音寺又在哪?

  唐三藏與那爛陀的二三事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長安僧人被印度那爛陀的佛教盛名所吸引,悄悄從長安出發。“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寧向西去一步死,絕不東歸半步生”,他抱着這樣的雄心壯志前往天竺求取聖經。

  他正是唐代著名高僧、翻譯家唐三藏法師。一路西行,越五峯,度流沙,備嘗艱辛。初心不改的他經歷重重磨難之後終於到達嚮往以久的佛陀起源地——那爛陀。

  圖:陳尚昆

  三藏法師西行取經行程圖(圖源網絡 侵刪)

  當時,唐三藏拜那爛陀大長老戒賢法師爲師。據傳在唐三藏未來之前,戒賢法師年耄耋而近百歲,自知時日不多便準備圓寂。忽然有一天菩薩寄夢於他,說他此生還有一事未完成,有一聖僧從東方而來,需要爲其點化開示,所以戒賢獨自續命,終於等來了三藏,冥冥之中,彷彿有佛祖指引,兩人一見面便抱頭痛哭。

  那爛陀學術氛圍濃厚,學風昌盛,紀律嚴明,寺院僧侶德行高尚。寺院每天舉行百餘場講座,僧員珍惜每寸光陰,勤於修習。三藏曾概括那爛陀的學風爲“重愛學問”,身處其中,“不談藏旨者,形骸自愧”。“殊方來議,守門者詰問,多屈而返”,在這種嚴謹的學風下,就連那爛陀的一個看門僧人,學問也不容小覷。

  唐三藏主要宣揚大乘佛教,即“捨身成仁”。他在那爛陀苦讀數載,大小乘佛教都有涉及。最主要學習的是《瑜伽師地論》,同時也聽戒賢講授《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再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科,還學習婆羅門教經典以及各類梵書。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與那爛陀的大德法師們一起研習經典,談論人生,披經閱讀,他還實地考察寺院,將經書與自己的遊歷所結合。皇天不負有心人,公元643年,唐三藏載譽回國,帶回了657部佛教經典,從此,佛教東傳,在中國生根發芽。

  世界上第一座佛教大學

  位於印度古城王舍城的那爛陀,是世界上第一所佛教大學,也正是三藏法師“取經”的目的地——大雷音寺。傳說,這座寺廟見證了釋迦牟尼大弟子舍利弗的出生與涅槃。

  那爛陀,古代梵文譯爲蓮花,用佛教中的重要元素“蓮花”來命名這座寺廟,可見其莊嚴殊勝。這座始建於公元5世紀的學院,稱得上“像法之泉源,衆聖之會府”,代表着古印度佛法的最高成就。

  那爛陀寺 (圖源網絡 侵刪)

  然而,十三世紀,這座見證古印度佛教鼎盛時期的建築毀於一旦。現在我們只能憑着紅磚殘瓦以及殘存的有限資料,來想象當年的那爛陀是何等興盛繁旺。

  踽踽行走在遺址小路上,這裏的每一處古蹟都沐浴佛光,彷彿能看到千百年前此處的佛教盛況,高僧論道,梵音陣陣。

  如何進入那爛陀學法?

  龍樹、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法稱,這些耳熟能詳的高僧都曾在那爛陀擔任住持。那爛陀,不僅僅是寺院,更是當時世界上佛教的最高學府。除了說法弘教之外,還對因明、聲明、醫學、天文歷算、工巧學、農學等進行研究。寺院有3個圖書館,即“宅彩、宗海、寶洋”,佛教經典寶藏多達900萬卷,這裏還有一個醫院和一個專門給僧人供奶的畜牧場。

  那爛陀的建設離不開國家的經濟支持,它前後集結五位國王之力而建成。“戒日王舍百餘邑充其供養,邑二百戶,日進粳米、酥乳數百石,由是學人端拱無求而四事自足,藝業成就,斯其力焉。”傑出的戒日王十分尊重那爛陀的僧侶,稱自己是他們的僕人,甚至讓兩百戶人家來供養他們。那爛陀的僧人又有何特別之處,能如此備受國王敬仰呢?

  首先,要想進入那爛陀,必須要經過嚴格公正的入學考試。應試者需要與那爛陀寺的僧人辯論,勝者留,通過率爲一比十。也正是這種嚴格的考覈機制,使得能夠進入那爛陀的都是佛教界的精英。

  據記載,該寺鼎盛時期學習大小乘教的人達一萬名以上,教師達一千五百名,能夠講解經論二十部的有一千多人,能夠講解經論三十部的有五百多人,能夠講解經論五十部的也有十位法師。正是這種濃厚的學術氛圍以及昌盛的學風,當時的那爛陀吸引衆多外國僧人前來受教。

  戒賢法師(圖源網絡 侵刪)

  新時代下的那爛陀大學

  那爛陀寺遺址(圖源網絡 侵刪)

  十三世紀伊斯蘭教的穆罕穆德加久得王出兵印度,佔領並一炬焚燒了那爛陀。從此,那爛陀這座佛教聖堂被風沙掩蓋。有人說,那爛陀的詳細歷史,就是一部大乘佛教的歷史。爲了揭開這部“大乘佛教”的神祕面紗,自1981年開始,挖掘那爛陀遺址的工作就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根據考古顯示,那爛陀共有八座大型寺廟,由南至北一字排開,以及四座中型寺廟和一座小型寺廟。佛塔矗立其中,星羅棋佈,多刻有精美圖案,文化價值極高。

  歷史上,那爛陀見證了唐三藏西去取經並修成正果的艱辛之旅,是古代中國與古印度文化交流的橋樑,它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印友誼,是古印度時代佛教最興盛繁華的標誌。如今在各國政府的合力支持下,將其改建爲“那爛陀大學”。那爛陀這座知識燈塔,正重新亮起它的光芒。

  參考文獻

  孫緒龍,佛教聖地那爛陀,《今日民族》,2017.

  那爛陀的佛光,《西部大開發》,2017.

  張力生,那爛陀簡史,《法音》,199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