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學市場營銷的,就一定讀過特勞特和艾.里斯的著作《定位》

剛讀完這本書,感覺豁然開朗:「啊!原來想要產品賣得好,關鍵就是要體現產品的差異化,搶先於競爭對手在顧客的心智中佔據有利位置啊!」

不過,沒過多久你就會反應過來,書中提到的案例全都是那些聲名顯赫或者曾經聲名顯赫的公司,比如麥當勞,漢堡王,大眾汽車,沃爾沃,IBM,百威啤酒,可口可樂。而他們的產品也確實有各自的顯著特點:

麥當勞的確夠快!漢堡王的確更好喫!大眾甲殼蟲的確更小更實用!沃爾沃的確夠安全!IBM在商用計算機領域的確夠強大!百威啤酒的味道的確夠純正!可口可樂的確是夠正宗!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是一家小公司,我的技術和產品的確和別人的沒有什麼差異,說白了,我就是跟風才做這個行業的。那是不是說我的產品永遠都賣不好了?定位理論是否更適用於那些本身就有差異的產品?」

當然不是。

如果你的產品沒有優勢和差異,並且還處於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不要著急,我有三種方法可以改善現狀:

1.渠道壟斷(營銷菜鳥)

2.非技術性改進(營銷老司機)

3.創造空位(終極營銷之神)

一、渠道壟斷

所謂「渠道壟斷」,是指去尋找當前你的競爭者還沒有涉足的市場。比如當年的非常可樂,就是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還沒有鋪設鄉鎮渠道的時候,搶先進入鄉鎮市場,從而贏得大量訂單。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非常可樂最後的下場...

所以這個方法我並不推薦,以渠道優勢作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個人將在這個越來越扁平、資源流動速度越來越快的世界逐漸失去優勢,被更有「能力」的企業和個人取代。當然,如果你只求短期利益,那投機也是可取的。

二、非技術性改進

什麼叫非技術性改進?舉個例子:比如你是做中性筆的,但你的加工水平就擺在那,無法生產材質更細膩,出墨更均勻的筆了,那該怎麼辦?看看晨光吧:

這就是風靡各大銀行和其他服務機構的晨光微笑筆。它做工更好嗎?出墨更均勻嗎?沒有,他只是增加了個微笑臺座(很簡單的工藝),就能讓這隻筆更有價值。銀行使用了這種筆之後,老百姓對銀行的評價都變高了,所以銀行就很願意買這種筆,這就是技術之外的價值。用定位理論來解釋就是:晨光在服務行業的市場裏搶先佔領了「服務專用筆」這個差異化概念。

如果你還嫌這樣做太麻煩,對產品本身改動太大了,那我們來看看奧妙洗衣粉:

你注意到洗衣粉裏的藍色顆粒了嗎?奧妙稱之為「凈藍全效催化酶」,讓人覺得那些微量的藍色顆粒肯定是一種神奇的配料,而且目測很貴(畢竟才加了那麼一點點,洗衣粉就更賣的更貴了)。其實,催化酶的確有一點效果,但催化酶並不是藍色的...洗衣粉裏也的確有催化酶成分,但藍色顆粒不一定就是...你明白了嗎?類似的還有高露潔牙膏裏的「藍色小冰片」和潔廁凈裏的藍色成分。畢竟,藍色代表潔凈嘛,人們看到馬桶裏的水是藍色的就天真的以為廁所更乾淨了。

根據定位理論:這些商家搶先在消費者心智中佔領「藍色潔凈」的定位。

所以,你可以嘗試在你的產品中添加一些不需要高超技術,但可以提高用戶感知度的元素,讓別人潛意識裡認為你的產品更有效,更願意掏錢。(ps:蘇丹紅不是好榜樣)

三、創造空位

這是最高段位了,因為你幾乎不用對產品本身進行任何改造,就可以搶先於人。

前幾天我就在商場裏抓到了這麼個營銷慣犯!請看海報:

「白鰓纔是乾淨蝦」,短短七個字,卻蘊含著無數智慧!

我們知道,這幾年小龍蝦非常火爆,從高端購物廣場到路邊燒烤店,到處都能看到這種猥瑣的生物。那麼,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麻辣誘惑該怎樣突破?

讓我們先來看看其他商家怎麼說的:

「我們的龍蝦很好喫!很好喫!」

「我們的龍蝦號稱川味第一!」

「我們的龍蝦都是活的,不信你看盆子裏!」

「我們的龍蝦都來自五星級養殖場!」(ps:五星級是我虛構的)

「我們的龍蝦都是從美國空運的!」

當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在強調自己的蝦「更好喫」,「更正宗」,「更新鮮」,「更高端」的時候,麻辣誘惑卻劍走偏鋒:白鰓纔是乾淨蝦。這裡有三層信息:

1.我們是做龍蝦的(說清了行業)

2.我來教你怎樣才能辨別小龍蝦是否乾淨,要看它的鰓!(傳授知識&談資)

3.我們的小龍蝦的確是乾淨的,不信你看海報!(提升可感知度)

重點在第二條:傳授知識和談資。作為一般的消費者,誰會無聊專門瞭解關於「如何辨識小龍蝦是否乾淨」的知識呢?人家還要上班,談戀愛,陪客戶,健身,玩遊戲和嘿嘿嘿呢!在他們的以往的常識裏,可能會覺得身上沒泥巴的蝦就是乾淨的。

這時候,突然有人告訴你:「白鰓纔是乾淨蝦!」你一下子就繃緊神經了:「我靠!白鰓是什麼?我居然不知道?這個人知道,估計他挺專業的,我還是選擇相信他吧!」畢竟,人們很容易接受自己不知道的「知識」,而很難接受別人提出和他認知不符的「謬論」(這也是為什麼古人會相信魔鬼的存在,卻不信地球是圓的)。於是乎,絕大部分人在潛意識裡就會默認相信他家的蝦的確是乾淨的,並且,作為談資,他很有可能會刻意記住這七個字,以便下次同事們再談論到小龍蝦的時候,可以顯示自己淵博的知識。(美其名曰:分享)

接臺詞:是分享!(ps:分享只是營銷能提供的價值之一)

所以,去嘗試挖掘更多產品本身就具有的通用屬性,但必須是鮮為人知並且有意義的,然後,廣而告之。就拿麻辣誘惑來說,又不是隻有它的蝦纔是乾淨的(廢話!乾淨的蝦多得是,白鰓蝦也多得是),但只有麻小最先提出「白鰓」這個概念,而不是和別人一樣只說蝦的原產地或者其他低級話題。

類似的案例,在我偶像的文章中也提到過:一種有機大米,但「有機」這個概念早就被玩爛了,於是,我偶像提出「慢大米」這個新概念(因為有機大米的生長和處理工序的過程很慢),消費者聽到一個陌生的辭彙,大腦就會產生認知閉合需求,就會想知道究竟,於是,你就有機會有條不紊的講和你產品有關的故事了。

定位理論中很重要的結論就是:更好不如第一。第一個告訴別人「白鰓纔是乾淨蝦」,從而有效佔領「乾淨蝦」的位置。

當然,這種方法更適用於「低決策型商品」,比如幾十、百來塊的消費品和服務。至於動輒幾十萬的汽車、房子、保險、B2B業務等「高決策型商品」,此方法在剛開始能吸引注意力,但到後期,消費者會趨於理性,仔細衡量產品是否真正合適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賣衣服的,並且和其他商家的產品類似,在介紹衣服的時候,你可以說:

「我們衣服的布料採用的是45°立體紡織技術,既舒適,還防變形!」(廢話!哪件衣服是平面紡織呢?但普通消費者不知道)

搶先佔領「45°立體紡織」概念。

「我們的衣服經過81道嚴格工序,層層質量把關!」(廢話!連鉛筆這麼簡單的東西都要幾十道工序!但消費者不知道)

搶先佔領「81道工序」概念。

ps:千萬別說「我們的衣服是中泉路28號生產的!」因為「中泉路28號」是個過於抽象,並且沒意義的概念。

記住:做第一,勝過做得更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