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寫作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在中國,從唐代開始,發展出來了所謂文人遊記,比如《小石潭記》,到民國後,這種類型開始衰落,新型遊記開始發展,比如錢文選《環球日記》,陳萬裏《川湘紀行》等,這些書比較老,多需要到國家圖書館縮微中心才能看到,數量不小。

建國後到九十年代期間,優秀作品有 馬建《浪跡中國》,肖長春的《走長城》,阿城《威尼斯遊記》。現在遊記就比較多,已經類型化,有揹包遊《揹包十年》,冒險類《北方的空地》,單車類《單車上路》等。總體而言,八九十年代的文筆和寫作要好於現在。

國外,可以分為古典探險時期和現代旅行時期。

古典時期多為地理著作,數量巨大,國內翻譯最多,也最著名的為斯文覈定作品《我的探險生涯》,故事寫的很好看。

現代旅行時期作品也非常多,推薦:

艾普斯雷·格拉德(Apsley Cherry-Garrard)出版偉大著作《世界最險惡之旅》(The Worst Journey in the World),1922

勞倫斯出版個人冒險傳奇《智慧七柱》1935

1936年,小說家格林(Henry Green)出版《沒有地圖的旅行》

海雅達爾(Thor Heyerdanl),隨後出版《孤筏重洋》1947

列維·施特勞斯出版《憂鬱的熱帶》 1955

1956年,奧地利人Heinrich Harre根據自己在西藏的親身經歷寫出冒險故事《西藏七年》

1970年,羅平戴維森(Robyn Davison)攜駱駝徒步澳洲沙漠,發表《沙漠駝影》

1981《騎鐵公雞:搭火車橫越中國 》 保羅·索魯(Paul Theroux)

1989 皮特·梅爾(Peter Mayle)出版《普羅旺斯一年》

1996年,珠穆朗瑪峯山難,記者Jon Krakauer記錄成著名的《進入空氣稀薄地帶》(大陸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