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18年10月21日

天添書香閣開更前的歷史記錄

1

作者:草薙龍瞬,一個日本和尚,人稱「東大名僧」。顧名思義,此人曾經在東京大學讀過書。厲害的是,此人中學便退學了,後來是通過自學進入東大法學部,畢業後似乎做過一段時間公務員。後剃度出家,先後到緬甸國立佛教大學和泰國僧院留學。實際上,所有的煩惱都來源於“唯一的原因”。只要明白這一點,再加上“正確的思考法”,那麼任何煩惱都能迎刃而解。這便是本書最想要傳達給讀者的主旨。


2

不動搖,不沮喪,不生氣,拒絕壓力,在他人面前能放鬆自我,回首過去時不後悔,也不爲將來的事情憂心……這些都是自我拯救的方法。讓你的心靈擺脫枷鎖,那麼幸福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如果你能避免所有不必要的反應,那麼人生會變得多麼輕鬆!不動搖,不沮喪,不生氣,拒絕壓力,在他人面前能放鬆自我,回首過去時不後悔,也不爲將來的事情憂心……這些都是自我拯救的方法。讓你的心靈擺脫枷鎖,那麼幸福也會離你越來越近。
 
 我們並不需要接受什麼,只要理解“存在”的事物確實“存在”這個事實即可。我們需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心中存在着煩惱和尚未解決的問題,同時要堅信一定能夠解決它們
 
 行走的時候,在頭腦中以“左、右、左、右”的表達來確認腳底的感覺。站在地鐵裏的時候,以“吸氣、呼氣”的表達來確認鼻腔中“空氣出入的感覺”和“腹部收縮的感覺”。
 
 人們因爲三種執着而痛苦:①想要得到某種事物的執着——但是卻無法實現。②希望能夠永遠擁有已經得到的事物——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失去。③希望拋棄讓人苦痛的事物——但卻常常事與願違。
 
 人類永遠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原本我們站的位置、看到的內容都是完全不同的,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堅持“自己的看法是正確的”。
 
 比起“完美無缺的自我”,或許“坦誠的自我”更有魅力。能夠仔細傾聽他人的話語、體諒他人、和人推心置腹地溝通,筆者認爲只有如此坦誠的人才能獲得幸福。
 
 當一個人產生“嘗試”的念頭時,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都會變得更輕鬆。如果不知道該幹什麼,可以問問他人該幹什麼;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問問他人該怎麼做。他人告訴你方法後,只需要回答“非常感謝”;如果給他人添了麻煩,只需要坦誠地說一句“對不起”,然後朝着目標,繼續加油。
 
  “如果面對辱罵回以辱罵,面對憤怒回以憤怒,面對爭執回以爭執的話,就相當於接受並喫下了對方所提供的食物。可是我並不接受你提供的食物,所以你的話語終究還是你自己的話語。請你將自己的話語帶回家。” 
 
 人與人之間的爭吵,往往都是“慢”與“慢”的碰撞,任何一方都有“認爲自己沒錯”——終究也是自己的想法——的理由,並且堅定地向對方拋出自己的理由,不斷確認自己沒錯,這就是吵架時人們的心理狀態。
 
 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一些難以溝通的人,但如果向對方回以相同“反應”的話,對話就會變成雙方之間“反應的禮尚往來”。此時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說服對方,也不是證明自己沒有錯——因爲一旦做出反應,就“失去了自己的心”——而應該先去儘量理解對方。告訴對方並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想法和顧慮,這就是我們和他人相處時的最終目標。如果對方不願意理解,也不願意繼續溝通,這樣的人就沒有繼續相處的意義了。不論怎樣的關係,如果不得不單方面地忍受痛苦,那麼這樣的關係就是不合理的。
 
 專心致志的時候,忘掉周遭的一切,進入“無心”的狀態。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將所有的精力都傾注於工作之中。
 
 被慾望囚禁的時候,我們的世界越來越狹隘,但是當我們懷抱悲憫之心時,就會變得體諒和寬容,而此時的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奉獻、無私、樂於助人,這就是慈愛、悲憫和喜樂之心。實際上,這“三種用心”已經足以構成我們人生最根本的生存意義和動機了。
 
 人生最終極的目的是奉獻。只要能夠爲他人奉獻自己的能力那就是最出色的人生。將奉獻作爲人生目標,首先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體會那些細微的喜悅和人間煙火,這樣的人生其實已經十分圓滿。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所不同,所以外在的行爲舉止也會有巨大差異,最終形成百態人生。我們無法去比較百態人生,因此當執着於勝負、優劣、人有我無等情緒的時候,就會陷入偏執和妄想的泥沼。此時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閉目靜心。
 
 找到心靈的避風港,遵循正確的人生方向,這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正道。 如果我們能走上這樣的正道,就能遠離人生中的各種迷思,就能對人生產生信賴感:我只需要腳踏實地地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最終一定能夠獲得人生的終極解脫。
 
 當我們面對煩惱時,首先就是要回想起正確的生活方式和正確的用心。不要怨恨已經過去的事,不要怨恨他人,不要想象未來的事,也不要自責。靜心修行的過程中,自然便會迎來開悟,自然就能找到心靈的避風港。或許這就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書中包含了諸多哲理,礙於篇幅,只能摘取若干。若想得到內心的平靜和安逸,推薦細品,定會有所收穫。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First Yea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