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的《半生緣》其實是一部悲劇,看到這部小說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中,讀完它我感覺到重重的悲傷加上當時青春期,心裡好像已經明白什麼是哀愁。

記得當時還為此寫了日記,還不太明白為什麼世鈞後來遇到了曼楨卻不在一起,他明明還愛著曼楨,而曼楨為什麼也不同意在一起。

一、曼楨和世鈞的愛情

最悲傷的是曼楨和世鈞的結局,他們曾經單純的愛戀著彼此,在曼楨被姐夫囚禁起來生孩子的時候,世鈞滿世界的找她,他差一點就要找到曼楨了,可是曼楨的姐姐從中作梗。

後來曼楨生了孩子解脫了,姐夫和姐姐也去世了,世鈞卻和翠芝結了婚,還有了兩個孩子。

有一天他們在街上相遇,在茶館裡彼此說著自己的遭遇,兩人相依哭成了淚人,世鈞說可以放棄自己的家庭和曼楨重新開始,曼楨回答說他們不可能了。

看到這裡覺得很悲傷,世鈞明明不愛翠芝,卻因為家庭的原因結了婚。

二、翠芝和叔惠的愛情

翠芝也不愛世鈞,她愛的是世鈞的好朋友叔惠,和世鈞結婚以後,翠芝找過叔惠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可是一切都太晚了,叔惠那時候也結了婚,脾氣變得不如從前溫雅,婚姻也不幸福。

小說的結尾是誰都沒有幸福的下場,曼楨的姐姐的曼璐病死,姐夫祝鴻才家道敗落最後也病死,曼楨一個人帶著孩子,世鈞和翠芝雖然結了婚心裡卻各自裝有別人,叔惠也離了婚。

總之各個主人公的前半生是比較快樂的,後半生緣分已盡只能回憶。


張愛玲的小說《半生緣》,那是妥妥的悲劇啊!下面穀粒就挨個人物來講講。

姐姐顧曼璐

正在上中學時的姐姐曼璐,16歲花季時也是個清秀可人的小女孩,和一位家世相當的清秀小生豫瑾定了婚。但是,突然父親去世了。一家八口人,瞬間沒有了經濟來源。曼璐作為長女,勇敢地挑起了養活這一大家子的責任。她退了學,解除了和豫瑾的婚約,下了舞池,成了舞女!在自己的容顏老去前,嫁給了一個有點兒小錢的祝鴻才。由於曼璐無法生育,為了能拴住祝鴻才,曼璐就設計將自己的親妹妹曼楨騙了來,和祝鴻才同房。

妹妹顧曼楨

曼楨工作以後,和姐姐曼璐共同養活著全家,一天做兩份工。她那樸實,踏實,不卑不亢的氣質,深深吸引住了富二代沈世鈞的心。溫和木訥,不善言辭的世鈞,直接買來一枚戒指,給曼楨戴在了手上。兩顆彼此相愛的心,就這樣緊緊地貼在了一起,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就開始滿懷憧憬地要「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然而就在此時,曼楨被親姐姐曼璐騙回去囚禁起來了,並和祝鴻才生下了一個孩子。

富家女石翠芝

翠芝的人生,家族裡基本上都給安排好了,畢了業,到了適婚年齡,就嫁給門當戶對的富家子沈世鈞。但世鈞的心,早已經給了曼楨。其實,翠芝的心,也早已經給了寒門英俊小生許叔惠。

因此,世鈞和翠芝就是在門當戶對的圍城裡,沒滋沒味地過著日子。他們生活安逸,卻彼此無感。

寒門英俊小生許叔惠

寒門學子許叔惠,富家千金石翠芝,他們地位相差太懸殊。叔惠始終就說不出口,翠芝最最需要的那句「我愛你。」最終,內心極度自卑的叔惠,遠走他鄉,遠遠地離開了翠芝。富家女翠芝隨後嫁入了門當戶對的圍城。

十二年之後,已步入中年的他們,生活得如何了呢?

曼璐和祝鴻才家道中落,都相繼病死了。曼楨一個人帶著孩子,飽嘗了生活的艱辛!

世鈞和翠芝也有了兩個孩子。

機緣巧合的某一天,世鈞和曼楨又相遇了,世鈞見到曼楨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十二年來,對曼楨的愛,絲毫沒有減少。世鈞願意放棄自己現有的家庭,和曼楨再續前緣。可此時,已歷盡了人世滄桑的曼楨,用顫抖的聲音告訴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寒門俊小生叔惠,離了婚,性格脾氣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前那個溫文爾雅俊書生的影子,在他身上已經蕩然無存了。

後半生的他們,只能在回憶中,回味著自己前半生的各種滋味······

這難道不是一場悲劇嗎?


《半生緣》當然是悲劇。

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纔是喜劇。

《半生緣》講的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舊上海三對有緣無分戀人的故事。

第一對戀人:顧曼璐和張豫瑾

曼璐和豫瑾16歲時訂了婚約,那時候的曼璐清秀雅緻,一席紫色旗袍讓和她同歲的豫瑾魂牽夢繞了十幾年的光陰,他寫信稱她『紫衣姊姊』。

最美好的夢在十七八歲開始,也在那時破滅——書裡面提到曼璐當時中學未畢業。

那一年曼璐父親突然不在了,一家八口失去了頂樑柱,曼璐的天也從此坍塌了。她母親懦弱無能,她是家中的老大,理應照顧年幼的弟妹。

她單方面解除了和豫瑾的婚約,下海做了舞女。

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從此她的世界也混沌無比。

後來年老色衰,下嫁了一個猥瑣的市儈小人祝鴻才,依然因為自己身份低賤得不到看重,設毒計使妹妹借腹生子,最後悲憤含恨而死。

第二對戀人:顧曼楨和沈世鈞。

一個熱情善良,陽光美好,一個儒雅敦厚,謙謙君子。

他們的感情是日久生情,曼楨經歷著時代的新舊交替,她傳統又新式,骨子裡堅韌倔強不服輸。

工作以後,決定不再靠姐姐養活全家,自己寧可多辛苦些,一天做兩三份工,省喫儉用。

她這種獨立堅強的個性深深吸引著世鈞。他本來是個不善言辭木訥溫吞的富二代。

曼楨於他,就像是暗黑的世界裡照進來的一束陽光,不可失,失去以後,人生無味。

但是往往越是美好的東西越容易被打碎。

如果說曼璐的悲劇是命中註定的,那樣的家庭當老大的,都沒好。那麼曼楨的悲劇就是姐姐強加於她的,她的悲劇因為善良。

因為心底單純善良對自己的親人不會防範,導致讓親姐姐算計,被姐夫強暴,囚禁,上演借腹生子這樣的慘劇。

那是她戀愛正濃時,手上戴著世鈞用自己的錢剛剛買給她的戒指。還在憧憬著未來的無限美好。

原來,那不過是一場風花雪月的夢境,天亮以後,噩夢纔是真正的人生。

曼楨被姐姐姐夫囚禁兩年,直到生下孩子從醫院逃脫,輾轉半生流離失所。

世鈞迫於家庭的壓力,娶了門當戶對的翠芝為妻,卻在不鹹不淡沒滋味的婚姻裏委屈將就了半生。

12年後兩個相愛的人重逢,曼楨的心千瘡百孔,已是看透了這人生的無常,她顫抖著說: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第三對戀人:許叔惠和石翠芝。

配角的人生愛情兩個字是奢侈品。

叔惠和翠芝是兩個世界的人。一個是寒門美少年,一個富家千金女。

出身寒門的,自知地位懸殊,不想高攀,驕傲地不說出關於愛的一個字。

翠芝愛的卑微,她走出第一步,卻走不出封建家庭的層層桎梏,她有一個嫌貧愛富的母親,她的人生,是早被人設定好的風調雨順的人生。

叔惠遠走他鄉,翠芝萬般無奈之下嫁給了門地相當的世鈞,生活安穩平淡,一片祥和。有喫有穿,有名有利,唯獨,沒有愛情。

書中說到最後叔惠對翠芝餘情未了,仍有知己之嘆。兩個人燈下相對,看著晚風吹著窗簾,都覺得若有所失,有此生虛度之感。

張愛玲的筆下,人生的悲劇有太多種,愛情故事裡的悲劇,最痛。

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也會在張愛玲書寫的悲劇故事中,流下自己的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