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媽每天都能收到寶爸寶媽的各種問題:

丁媽,是不是頭上兩個旋兒的寶寶更聰明?

丁媽,我家寶寶能喫蜂蜜嗎?……

丁媽是答了一茬兒又來一茬兒,怎麼都答不完。

好吧,今天丁媽乾脆來個大集合,20 條育兒常識,爸媽一次性看個夠。

1. 不要給 6 個月前的寶寶喂水

小寶寶的腸胃體積有限,水喝多了,母乳或者配方奶就喝得少了,這樣可能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發育。

一般說來,6 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從母乳、配方奶中或者足量的水,除非醫生說要喂水,不需要額外補充。

2. 寶寶 1 歲前不要喫蜂蜜

由於蜂蜜可能被肉毒桿菌

污染,可能含有肉毒素,1 歲以前的小寶寶腸道比較脆弱,容易中毒。

對於 1 歲以下的小寶寶而言,真的是彼之蜜糖,我之毒藥。

3. 衝奶粉,先放水再放粉

衝奶粉的時候,應該先量一定量的溫水(大概是 40~60 ℃),然後在加入相應量的奶粉,拌勻。這樣衝出來的奶粉纔不容易結塊。

4. 寶寶 1 歲前不要喝牛奶

牛奶裏面蛋白質的比例和母乳差異較大、礦物質的比例過高,小寶寶難以消化吸收,而且會給腎臟造成額外的負擔,所以,不要給 1 歲以下的寶寶喝牛奶。

5. 第一口輔食,應該喫含鐵高、營養豐富的食物

寶寶到了 6 個月,體內的鐵儲量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寶寶第一口輔食,推薦加含鐵量高的,比如做成糊糊狀的鐵強化的米粉、紅肉泥(比如豬肉泥、牛肉泥)。

6. 寶寶的飯最好單獨做,培養清淡口味

1 歲以下的寶寶,輔食中不需要加鹽、味精、醬油等調料,而 1 歲以上的寶寶,調味料也要少加,培養孩子清淡的口味,有利於降低寶寶以後患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7. 順產的寶寶不會更聰明

有人覺得,產道夾一夾能使寶寶更聰明,丁媽就奇怪了,如果用門夾一夾,效果不知道是不是一樣?

寶寶的智力,有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因素,與其糾結怎麼生,到不如想想怎麼養。

8. 頭上幾個旋兒和智力無關

頭上的旋兒是毛髮生長的方向,每個人可能不同,也沒啥特別的地方。

要用頭髮生長的方向決定智力,寶寶纔不幹呢。

9. 寶寶擤鼻涕,不能兩個鼻子一起捏

如果在給寶寶擤鼻涕時,兩個鼻子一起捏,容易造成鼻子裏面氣壓過大,氣流進入耳朵裏面,可能引起中耳炎,甚至造成鼓膜穿孔,損傷聽力。

正確的做法是:用紙巾掩住鼻孔,然後捏一邊的鼻孔,擤另一邊的鼻涕,擤完一邊再擤另一邊。

10. 哺乳期飲食禁忌沒那麼多

哺乳期的飲食禁忌沒那麼多,一般說來,家人能喫的,自己也能喫。

但是要咖啡因的量(包括咖啡、茶、巧克力等食物)、鯊魚、旗魚、鯖魚、方頭魚等含汞高的魚。另外,酒也應該儘量避免。

11.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便祕,是「攢肚」

有些寶寶出生 3~6 周後,由於消化吸收能力提高,食物消化得徹底、食物殘渣減少,便便也減少。只要寶寶大便鬆軟、精神好、能喫能睡,就不用太擔心。

12. 益生菌不治便祕

益生菌對便祕沒有治療作用,只有在寶寶腹瀉、服用抗生素的時候,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

寶寶便祕了,還是需要從增加飲食中的膳食纖維、養成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的方面入手。如果便祕很嚴重,可以在醫生的治療下用藥物治療。

13. 不建議 1 歲以下的寶寶學游泳

對於 1 歲以下的寶寶,「學游泳」的時候只是在玩水,並不能「學會」游泳。

而游泳池提供的項圈可能損傷寶寶的頸部,如果消毒不過關,游泳池的水或者毛巾都有可能刺激寶寶的皮膚或者引起疾病傳染。

14. 最值得的兒童安全措施投資,是兒童安全座椅

不論孩子是坐在家長懷裏還是用安全帶,都不是令人安心的選擇,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沒有安全座椅保護的孩子,是很容易受傷的。

13 歲以下的孩子坐車,都應該坐在汽車後座的兒童安全座椅裏,而且安全座椅應該按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選擇合適的款式。

15. 給寶寶餵奶,不要頻繁換邊

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要讓寶寶把一邊乳房喝得差不多了再換邊,這樣,乳汁中的前奶、後奶寶寶都能喝到,營養才均衡。

16. 普通感冒可以餵奶

媽媽感冒了,乳汁不會讓寶寶傳染上感冒。而且,寶寶可以通過乳汁獲得媽媽體內的抗體,對寶寶健康還有一定好處。

不過,要注意在餵奶和抱寶寶之前洗手、帶上口罩。

17. 寶寶吐奶多半是正常的

1 歲以下的寶寶,由於胃生理結構等原因,很容易出現吐奶。這是正常的,如果寶寶沒啥不舒服的表現,喫得香睡得好的,寶爸寶媽就不用太擔心。

18. 寶寶長牙的時間跨度比較大,沒有「按時」出牙不用擔心

對於不同孩子,長牙的時間和順序差別還挺大的,只要寶寶在一歲半之前長牙了,就不用擔心。

19. 自費疫苗,有錢就去打

並不是說自費的二類疫苗就比免費的一類疫苗差,如果寶寶因爲沒打疫苗生病了,不但得花錢治病,寶寶遭罪,大人鬧心。

所以,對於自費疫苗,有錢就去打吧。

20. 寶寶 3 個月前,不需要用枕頭

3 個月之前的寶寶,無論是平躺還是側躺,頭部和身體都在同一水平線,根本不需要枕頭,用枕頭反而不舒服。

3 個月之後的寶寶,用不用枕頭,得聽他自己的,他覺得舒服就用,不舒服就別勉強。

看完 20 條育兒小知識還不夠?

敲黑板,劃重點!丁香媽媽週年慶,關注它,「育兒知識大禮包」免費拿~

原價169元,只需2步,0元領走!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