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拖欠員工薪金,及企業在裁員或倒閉時無支付工人經濟補償金

職工盟進行內地港資企業和香港上市機構勞工權益調查,報告指在去年5月到今年4月期間,收集到11宗有關港資企業的集體維權個案,其中有5宗個案演變成罷工。另外蒐集到107宗在港上市企業工人集體維權個案,當中大部份涉及建造業國企拖欠工人工資。

職工盟祕書長李卓人。資料圖片

職工盟公佈《2018-19年度內地港資企業和香港上市機構勞權調查報告》。職工盟蒐集149條微博及博客、5個網站和2個新聞媒體有關工人罷工、集體維權事件的報道或評論,報告共統計117宗集體行動事件,有11宗於內地有關港資企業的集體維權個案,包括拖欠員工薪金,及企業在裁員或倒閉時無支付工人經濟補償金,其中有5宗個案演變成罷工。107宗涉及在港上市機構,涉及上市企業的個案中,分別有一宗涉及港資和臺資企業,其餘涉及在港上市的國企。

職工盟又指, 部分在港上市的內地公司違反勞工法,當中以建造業為主。職工盟建議將勞工待遇、僱傭模式、供應商不遵守《跨國企業準則》等相關指標,納入指引,並將相關內容的披露要求提升至「強制披露」的層次。報告亦指出,隨着近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競爭激烈,為減低成本而壓榨員工,難以統計調查期間實際發生工潮的總數,新興行業勞權狀況需要關注。

職工盟祕書長李卓人指,要求企業強制披露勞工待遇等資料,能保障投資者知情權,投資者亦會因其社會責任而覺得投資與否,亦可就企業產生的勞資糾紛而進行風險評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