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像素点个数,是图片精度的唯一标准,像素个数不改变,图片精度就不会改变。

-----图片大小-就是图片的唯一精度指标,一般制作图片的时候需要与设备一致。

iPhone桌面壁纸的大小是:1920×1080。数码相机中的 800万像素的指标,也就是说拍摄后生成的像素个总数。(可以理解为4000*2000)

在不列印的前提下,「列印尺寸」区域数据根本不需要考虑。

-----列印尺寸-其中 「解析度dpi」是让人混乱的根本。

dpi这个数据是在用户之间共同默认的纸张尺寸下的精度。

比如5寸照片的300dpi图像

(因为在20cm~30cm的观看距离时,每英寸300个点的密度,不会让人察觉到像素块的存在。)

也就是说必须有长,宽,dpi 三个数据才可以定义。只是平时人们把长/宽默认了。

比如A4纸张300dpi图像,银行卡大小的300dpi。在双方都知道列印尺寸的时候就会说300dpi出图。

-----「图片大小」与「列印尺寸」之间的换算

dpi(解析度)可以设置为 --- 像素/厘米

像素宽度个数800 = 8厘米 × 100 像素/厘米

像素高度个数600 = 6厘米 × 100 像素/厘米

---你可以在将要列印时:取消重定图像像素,这样在不改变原有图片数据下,直接来设置列印的长或宽,来迎合纸张。(不用重新计算像素,很方便快捷。这时的DPI的具体数值是不需要考虑的。)

--也可以在新建文件后:勾选「重定图像像素」,取消「约束比例」,参考列印成品的尺寸,并且参考观看距离,来设置「解析度」DPI,进而反向定义----画面使用多少像素来绘制。

------观看距离与DPI数值的参考--------

观看距离 25CM ---- 300DPI(照片精度的观看距离)

观看距离50CM ---- 150DPI

观看距离 100CM ---- 75DPI(海报精度的观看距离)

------总结------

一个是图片大小,一个是列印成品尺寸。

只在显示设备中使用的图片,设置dpi(解析度)没有任何意义。

在列印输出的时候,脱离具体尺寸的dpi都是在耍流氓!!!

我耍个流氓给你看看,谁敢说这个不是照片质量的图片!!看清楚是300dpi!!

然而,上面参数生成的照片,其实没什么卵用。呵呵

谢谢阅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