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連看了幾本書,這些可以說是好書且又經典,不過近日實在提不起什麼勁來寫讀書心得啊,但又唯恐久沒寫文章腦袋都生鏽了,還是來將就murmur幾句,這還是這個部落格第一次塞進這麼多本書的文章,恐怕是開啟大偷懶時代的象徵,哈哈哈哈哈!

流浪者之歌.jpg

  赫曼‧赫塞,可以說久仰其名,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他,留下了一系列雋永的作品,這部《流浪者之歌》,算是我第一部認識他的書,也許日後有機會會再把他的其他作品補完。跟這本《流浪者之歌》算是很有緣,在PTT看到有人以$70的價格賣這本書,還是幾乎全新啊!簡直是手刀買下來,緣分來了想不看這本書都難。《流浪者之歌》,講述著婆羅門貴族子弟悉達塔(一般較常譯悉達多)求道的過程;父母朋友的愛、物質生活的富足並不能使他的心靈得到充實,他對人生充滿許多不解的謎,對真理有迫切的渴求。悉達塔經歷了許多過程,告別父母,跟隨沙門流浪苦行;聽聞佛陀世尊戈塔瑪(一般常譯喬達摩)的道,最後毅然決然捨棄;迷惘於美色、經商致富以及賭博;跟隨船伕瓦蘇德瓦學習傾聽河流的聲音;與兒子相逢,並為了他的叛逆及出走而傷心失落;船伕之死,最後體會得道的真諦。

  赫曼‧赫塞在這本書中把佛陀的名和姓-悉達塔與戈塔瑪化身為兩個不同的人物,前者是求道者,後者是得道者;求道者歷經了人世間的種種迷惘、肉體的折磨、世俗的誘惑、情感的氾濫,最終體悟出原來真理是自己原本就知曉的-唵。「唵」,代表天人合一,俱足圓滿。河流周而復始地流動,人對財富、美色的慾望、所有世間一切苦難,都是促成這個世界圓滿的一部分,不只世界無時無刻是圓滿的,個人也無時無刻都是圓滿的,每個人的自性都隱含著圓滿的佛性:「罪人的內在,罪人的現在、今日就是未來佛,他的未來已在當下,當你禮讚罪人內在,在你之中,在每個轉變者內在,在可能的人內在隱含的佛陀。......世界在每一刻都是圓滿的,所有的罪人都已含藏恩典,所有的孩子內在都有個老人,所有的嬰兒都面臨死亡,所有死者都有永生。」(頁237)

  我覺得這本書描寫悉達塔對兒子的愛非常深刻。照理說悉達塔修行了這麼多年,須知無我和懂得放下的道理,然而卻不然,當他那年少躁動的兒子一到他面前,修行者悉達塔立即成了一個普通的父親。小悉達塔年輕叛逆,對這個從天而降的爸爸處處刁難,嚮往回到以前跟母親生活的那種錦衣玉食的日子,「悉達塔於是開始瞭解到,隨著兒子而來的不是快樂與平靜,而是災難與憂慮。然而悉達塔愛這孩子,他寧可因愛而受苦擔憂,也不要沒有這孩子的快樂和平靜。」(頁199)船伕瓦蘇德瓦認為「你的兒子並不在他能成長的地方」(頁200),有些人必須經歷人生的跌跌撞撞才能成長,抱著「我不希望他走跟我從前一樣錯誤的道路」的想法,恰恰是扼殺一個人無限可能的元兇。「即使你為他死十次,也不能為他省略一點命運的道路。」(頁204)愛一個人到了極限,似乎常常挺身而出想為他承受一切的苦難,然而這句話如同當頭棒喝......是的,你沒有辦法改變任何人,也沒有辦法替別人承受任何苦難,你只能任由他從命運中學習。

  追求心靈和平的道路有很多種,但《流浪者之歌》告訴我們的是,其實當下的你就是圓滿的。誘惑、慾望、痛苦、迷惑,都是必然的過程,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捨棄及牽掛,因為這些都是必然的過程。

天方夜譚.jpg

  好了,接下來說說第二本書-《天方夜譚》。這本《天方夜譚》我找了多久呢?實在是記不清了,但它是我小時候不知讀了N遍的樂趣,它其實是我姐書櫃裡的書,但小時候既沒電腦,又沒手機,唯一的樂趣就是把書櫃裡的書拿出來一看再看,像是戴晨志的書啦(現在想想原來小時候就開始學怎麼說話嘻嘻)、百科全書、保健手冊(沒錯就是保健手冊)、哈利波特等等,還有這本《天方夜譚》。現在再次看到這本書,我就想起我的童年,本該它是應該好好地一直待在我家的書櫃的,不料後來讓我姐拿去當聖誕節的交換禮物......不久前偶然逛書店在二手書區看到它,居然只賣$39啊!於是乎我又和我的童年重逢了,在架上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簡直想要快樂地大叫。

  《天方夜譚》,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中東地區的民間故事集,其實原著篇幅故事很多,這一本也只是選輯而已。《天方夜譚》讓我們瞭解,「想像力」是人類最偉大的資產,這本書中各種魔幻故事,光怪陸離,除了讓人大呼驚奇之外,其實隱含了道德教化的功能,男女關係、是非善惡,一切都依據伊斯蘭精神有所依歸。《天方夜譚》也很像章回小說的形式,所有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故事都離不開最原本的大故事-國王因為受到王后做了違背禮法之事的刺激,憤而每兩天就要娶一個女子來睡一夜,隔天就殺掉再娶;宰相的女兒珊璐為了阻止國王的暴虐行徑,特地用一連串驚奇的故事吊國王胃口,不只珊璐破天荒地活過一夜又一夜,並且還在這些故事中隱喻許多勸惡向善的道理。這些故事情節緊湊,用語淺白,到長大之後重讀這本書,諸如<辛巴達七航妖島>這些篇章還是令人回味無窮。不知道我日後會不會有勇氣挑戰完整版的《一千零一夜》呢?

動物農莊.jpg

  再來是這本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動物農莊》算是滿短篇的小說,不到兩天就看完了;這本書寫在《一九八四》之前,看完這本書之後覺得這簡直是嘲諷滿點......。農莊裡的動物們為了反抗人類苛刻的管理,憤而羣起趕出人類,農莊裡的動物現在被以拿破崙為首的豬隻統治,原本想要打造一個所有動物平等的社會,最後掌權的豬利慾薰心,動物們反而過著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淒慘生活。在這本書裡,我感覺有一些《一九八四》那種寡頭社會的雛型概念;《動物農莊》裡,拿破崙永遠是對的,就跟《一九八四》的「老大哥」一樣;《動物農莊》不斷修改「七誡」的內容,就如同《一九八四》裡黨不斷修改歷史;《動物農莊》塑造出一個名為雪球的豬為假想敵,而《一九八四》裡政府不斷與其他國家製造邊境戰事衝突,兩者一樣都是為了向國民壓榨出更多資源的藉口;《動物農莊》和《一九八四》一樣都將叛逆者公開認罪後處死......以上這些共通點,讓我覺得《動物農莊》其實是動物版的《一九八四》,不過更具了許多諷刺意味。

  我們可以從這個農莊來看看寡頭集權的社會有那些要素。第一、絕對強權:豬隻拿破崙。第二、絕對武力:拿破崙身邊的九隻惡犬。第三、假想敵:豬隻雪球。第四、沒有思考能力的絕對服從者:馬匹拳擊手。第五、政治洗腦宣傳工具:豬隻尖叫者。第六、混在羣眾之中帶風曏者:羊羣。事實上,這個模式也跟許多現實生活中的集權國家運作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豬隻拿破崙以追求平等為號召,發動抗爭推翻人類,然而取得政權後便恢復階級制,並清算所有抗爭活動;共產國家也是如此,無產階級只是推翻前朝的工具,實質上沒有獲得更多平等,也失去反抗的權力。《動物農莊》的最後幾句話,讓我覺得意味深長:「外頭的動物看看豬又看看人,看看人又看看豬,接著又看看豬再看看人,眼前已是豬人難辨。」(頁146)

  大概就是這樣,最近推薦這幾本好書;然後其實還看了一本從圖書館借的Martin Brookes的《果蠅》,這一本也超級好看,文組如我也能讀懂這本書,一窺遺傳與基因工程的世界,如果我有幸在舊書攤找到這本書的話,再來為它寫個心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