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取代,還早的很呢,目前衛星導航系統統共就四個: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glonass和galileo都是只用於部分區域,沒有做到全球化,我國的北斗現在雖然在發力發展,但跟GPS比起來還有很大的距離。

雖然我國目前有發展自己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但跟GPS的成熟度來說,還有一定的差距,在普及和民用推廣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目前,北斗定位還是主要用于軍事方面,民用上不管是定位精度、定位模塊、價格等等方面都有比較大的缺陷。

平心而論,我國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的使用度還不高,2016年其佔據的國內市場份額還不到30%,落後於全球GPS份額。目前,北斗導航在國內,無論是精確度還是覆蓋面,與GPS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之所以無法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一大阻礙是價格,北斗導航晶元的價格高於GPS晶元,比如用在手機上,GPS可能就2美金,北斗差不多達到100塊人民幣。而且還有網友表示,用北斗車載導航系統還要交流量費。在北斗系統成熟度不及GPS的情況下,想大規模商用減免一切苛捐雜稅的情況下,北斗晶元本身的費用也要降低到和GPS同價位才可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李祖洪曾說,北鬥志在將中國用戶從GPS手中搶回來,到了2020年,肯定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北斗。如果在2020年實現這一目標,那麼政府必須讓北斗系統本身以及周邊產品的價格先降下來。

現在,很多的定位設備都是雙星定位的,比如汽車用的車載定位終端博實結BSJ-A5C-3,既支持北斗定位又支持GPS定位,不管車子到哪裡都可以定位,十分方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