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曾有這樣一個段子:

  “爲什麼從小就讓孩子讀唐詩宋詞?”

  “其實答案很簡單,從小讀唐詩宋詞的好處就是:看到美景時,其他人只會說‘臥槽牛X’,然後拍照發朋友圈時,你卻因爲心中淌過那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感動到熱淚盈眶。”

  中國的詩詞,包羅萬象,內涵豐富。從山川汪洋到日月星辰,從兒女情長到家國天下,從恩怨情仇到人生百態……天地萬物、芸芸衆生配上詩人的經歷、思想,再加上朗朗上口的韻律,竟能化爲這樣短小精悍、直擊人心的詩句,讓人感同身受。

  這就是漢語之美。

  也許風沙會侵蝕瓦廊,歲月會斑駁城牆,但這帶着點點墨香的詩詞卻是可以歷久彌新,永生不死的。

  人對詩詞的美感向來是後知後覺的

  學生時期背詩,多爲了考試。我們學會了說“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卻很少有人真正體會到詩詞之美,因爲我們還沒有感同身受。

  唯有當你處於相似的情景下,忽然想起一句早已爛熟於心的詩,真正的感同身受,才真的能懂得詩詞之美。

  春天,芳草初生,突然明白什麼叫“草色遙看近卻無”;秋日,漫步山間,秋風乍起,才知道世間真的有“無邊落木蕭蕭下”;成功時,你體會到什麼叫“一日看遍長安花”;失意時,你知道什麼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深愛時,你堅信“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分手時,你懂得“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詩詞的魅力就在於此,它們在此時此刻竟能如此恰當地擊中你的心,讓你穿越時間空間,仍能感受到你與古人先賢之間這種奇妙的共鳴。

  生活是草蛇灰線,伏行千里,詩亦如此。

  我們正在漸漸失去鑑賞詩歌的能力

  除了學生,已經很少有人再讀古體的詩歌了,更不必說創作古體詩歌。一首詩詞的韻是怎樣的,律是怎樣的,意象如何,好還是不好,大多數人已經無從判斷。

  曹雪芹在紅樓夢收尾處,作了一首《收尾·飛鳥各投林》,原文如下:

  爲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裏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倖。

  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卻被網友吐槽:不夠古風,建議曹雪芹多補習幾年語文。

  雖然可以允許大家的審美各有不同,但是如果連基礎的鑑賞能力都不具備,那麼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詩詞文化又該怎麼發揚傳承下去呢?

  大師究竟在哪裏?

  對於詩詞的鑑賞能力,只是冰山一角。雖然當下傳統文化大熱,所有人都振臂呼喊着傳統文化要復興,要崛起。但現在看來這必然是一個路漫漫其修遠兮的過程、

  就拿前不久剛剛落下帷幕的“流浪大師”來說,讓人們見識到,大衆的獵奇心理大過對於文化的渴求。

  大師沈巍和網紅們

  沈巍是不是大師,我們暫且不論。但網友們爭相追逐,背後的原因是渴求文化,還是獵奇心理作祟,一看便知。

  而真正的大師們在做什麼呢?

  就在4月7日,農曆三月三,也是中國傳統的上巳節。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和中國版權協會“遠集坊”共同主辦的新書《三賢集》發佈座談會在北京舉行。

  《三賢集》主要作者,94歲的劉徵先生、89歲的沈鵬先生、86歲的周篤文先生聯袂出席。東家APP聯合創始人趙普先生擔任發佈會主持人。

  劉徵,中國語文教育的重要專家,也是當今詩壇的泰山北斗,詩詞創作七十餘載,曾與臧克家、程光銳爲“詩壇三友”而揚名海內外,後擔任《中華詩詞》雜誌主編和中華詩詞學會名譽名長,榮獲中華詩詞創作終身成就獎。

  沈鵬,曾任中國書協主席,是當今書法界的泰斗,也是詩詞創作的經綸妙手。

  周篤文,是中華詩詞學會創始人之一,也是赫赫有名的詞學專家,而他與夏承燾、張伯駒等一大批前輩元老密切交往,更是當今詩壇幾乎碩果僅存的道統傳承人。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的首席顧問。

  從左至右:沈鵬、劉徵、周篤文

  《三賢集》分別精選他們的詩詞代表作120餘首,又在“三賢”提名的十位中青年作者中,每人選出詩詞十首,結集出版。

  劉徵、沈鵬、周篤文三位大家的詩詞創作,使得《三賢集》的選編出版成爲可能。《三賢集》的出版,是文壇、詩壇的一大盛事。

  劉徵、沈鵬、周篤文在現場也發表了他們對於詩詞的理解與感悟。

  劉徵即興吟誦詩句:“暮春花落點清筵,頗似山陰集衆賢。詩有真情容放逸,酣歌少長俱忘年。”他指出,詩詞人要集中全力創作出精品,青年人是詩詞發展的希望。

  沈鵬回顧了自己的詩歌創作經歷,指出時代風氣需要文人的關注與引導。他說,詩歌最能表達文人情懷與理想,所以有時候他是“情不自已,不吐不快”。

  周篤文深情回顧了向張伯駒、夏承燾等前輩拜師學習和交往的經歷,在感恩前輩提攜的同時,他認爲,好詩既要一聽就懂、一讀就記得、自然入情,又要打開眼界、洞悟世事。

  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中說到:所謂美人者,以花爲貌,以鳥爲聲,以月爲神,以柳爲態,以玉爲骨,以冰雪爲膚,以秋水爲姿,以詩詞爲心,吾無間然矣。

  《三賢集》中凝聚了當代優秀詩人多年的積澱與感悟。它的出版,對於當代中國詩詞有着極爲重要的影響。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大家從詩詞中提煉治學方法和人生智慧。讓更多人的“詩詞之心”,開花,結果。

  撰 文 | 東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