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放眼文化故事創作領域,題主所說的「一騎討式」又豈止是日本動漫中成為常態呢?

美國的英雄片,難道不是如此嗎?

首先我們不妨換位思考,假設自己站在創作者的位置上,提著筆開始構思故事。我想有一點是很顯然的,那就是單兵作戰的劇情至少會比大兵團集團化作戰要容易構思一些,很多時候事情真的是如此,光是要搞清楚一個角色,寫好一個角色就夠不容易了,寫一堆同樣顯眼的人還不要命?可以說當一個場景中涉及的人物數量越多時,那麼可以組成的搭配的可能性就會嗖嗖嗖的成長,作者腦中要面臨的混亂和抉擇也就越加令人感到艱辛,因此,很多時候,作者可能也會直覺性地避開這種「多寫卻什麼都寫不好」的風險,至少做到把有限的精力用來集中刻畫好一兩個人物。其實,只要看看市面上有多少羣像作品真正獲得了成功,就知道擴大描寫有多麼難了,與此同時,放到動畫製作中,可能成本也會因畫面需要而嗖嗖嗖上升呢:(

反過來我們再來從讀者的角度看問題,有時候我們雖然也感受到這種單兵作戰的不合理性,但是或許從情緒上來說這樣的故事反而更容易接受,一方面我們作為個體需要與作品中的人物產生共鳴,但當這個人物擴大成一個集體的概念的時候,我們的代入感或許會有些無處安放,同時,因為集體的描述或多或少會瓜分掉角色的刻畫時間及精力,這麼一來就繞回到上一個問題,這個角色如果因為被削減了刻畫,那麼觀眾與之產生的共鳴可能也就被弱化了,從而減淡了故事的感染力。最後,可能恰恰因為是單兵作戰,我們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主角身上的重擔和一種劇情上的緊迫感,我們會愈發地感受到這場與強大對手較量帶來的刺激感,如果換成大規模與大規模的直接對撞,可能反而就沒那麼驚險刺激有看頭了。

當然了,不是說集體作戰就一定居於劣勢,如果能夠找到合理分配刻畫的方式,搭配上精彩的劇情,給予每部分合理的展現,那麼也是有機會嘗到1+1>2的甜頭的,畢竟人與人之間有效聯結的這件事本身,也是能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產生愉悅感的。不過難度也就體現在,一個不合理的聯結方式,就可能互拖後腿,產生1+1<2的結果了。

文:JOJO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