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緊固件行業多年

您是否瞭解螺栓的歷史來源呢?

螺栓是什麼?

來自哪裡?

他又有哪些歷史?

螺栓:

機械零件

配用螺母的圓柱形帶螺紋的緊固件

螺栓:由頭部和螺桿(帶有外螺紋的圓柱體)兩部分組成的一類緊固件,需與螺母配合用於緊固連接兩個帶有通孔的零件。

因為螺栓也是鐵路配件的一種,鐵路配件是鐵路線路的組成部分,這裡所指的軌道包括鋼軌、軌枕、連結零件、道牀、防爬設備、軌撐和道岔等。

作為一個整體性工程結構,軌道鋪設在路基之上,起著列車運行的導向作用,直接承受機車車輛及其荷載的巨大壓力。在列車運行的動力作用下,它的各個組成部分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保證列車按照規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穩和不間斷地運行 。

螺栓:

是建築和機械設計中最常用的零件之一

很多人認為,螺栓只是將各種東西連在一起,似乎沒有特別奇特的地方。但是您知道嗎,看似無足輕重的螺栓和螺絲背後其實隱藏著更多祕密。沒有它們,所有器具和機器都會支離破碎。

螺栓是建築和機械設計中最常用的零件之一,它們將各種東西連在一起——從刮鬍刀、電動牙刷和門鉸鏈中的小螺絲到用來固定建築物中的混凝土支柱的大量螺栓,成千累萬,不知凡幾。

螺栓歷史悠久:

螺紋栓和配套螺母用作緊固件的歷史能追溯到15世紀

沒有螺紋的螺栓卻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

阿基米德

早期的螺絲釘都是通過手工製作的。在製作時,要先鍛造出螺絲釘的釘胚,再用鎚子在釘胚上敲出釘頭和圓形的釘身;然後,用鋸子在釘頭上鋸出一道溝槽,再使用一種叫做「板牙」的螺絲鋼板製造螺紋。

  但是由於早期的製作工序非常複雜且價格昂貴,所以當時的螺絲釘都是論個賣的,其應用並不廣泛。而直到16世紀中葉,它的應用領域也僅限於盔甲、火槍以及鐘錶製造等為數不多的行業。  雖然螺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年,但現代螺栓和螺絲工藝中最重要的發展卻是在過去150年間取得,而專家們對微不足道的螺母和螺栓的起源持有不同看法。

Frederick E. Graves在他的文章《螺母與螺栓》 中提出,螺紋栓和配套螺母用作緊固件的歷史只能追溯到15世紀。他依據15世紀早期的一本書中第一次出現以印刷形式記錄的螺絲,得出該結論。

  但是,Graves也承認儘管螺紋栓可以追溯到15世紀,然而沒有螺紋的螺栓卻可以追溯到羅馬時代,當時這些螺栓被用來做閂門。他還表示羅馬人用青銅甚至是銀製造出第一個螺絲。螺紋為手工挫制,先將金屬絲繞在螺桿上,焊接後形成螺紋。

  根據螺栓專家Bill Eccles的研究,螺紋的歷史還要更早些。阿基米德發現了螺旋原理,並用於建造提水的設備。該設備用木頭建造,被用來灌溉土地以及排出船艙底的污水。

螺紋的統一規定發展

促成現今所有工業化國家廣泛使用的標準

 1579年,雅克?貝松設計的螺絲切割車牀。

  緊固件的螺紋起初以手工製成,但是沒過多久,由於需求大增,有必要加快生產流程。1760年在英國,J and W Wyatt引入工廠製造流程,大規模生產螺紋。但是,這個重大發展帶來了另一個挑戰:每家公司都生產自己的螺紋、螺母和螺栓,因此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不同尺寸的螺紋,給機械製造商帶來很大的挑戰。

  直到1841年,約瑟夫·惠特沃斯 成功找到解決方案。經過多年研究及收集許多英國工廠的樣本螺絲,他建議為英國的螺紋尺寸制定一個標準,以便英格蘭廠家生產的螺栓和格拉斯哥廠家生產的螺母可以配在一起使用。他的提議是,螺紋面的角度以55度為標準,每英寸的螺紋扣數應該根據不同的直徑來界定。

  1864年,威廉?塞勒斯 提出了60度的螺紋牙型和多種螺距,可適用於不同的直徑。這後來發展成美國標準的粗牙系列和細牙系列。相比英國標準,美國標準的一個優勢是,他們的螺紋牙型具有扁平的牙底和牙頂。相比擁有圓形牙底和牙頂的惠氏標準,它更容易進行生產。但是,人們發現惠氏螺紋在動態應用方面的性能更出色,而且惠氏螺紋的圓形牙底能改善老化問題。  1948年,英國、美國和加拿大就統一標準螺紋達成一致,並以此作為所有使用英制單位的國家的標準。該標準使用的牙型與德國於1919年制定的DIN公制螺紋類似,是惠氏螺紋牙型和塞勒斯螺紋的最佳組合。但是,統一標準螺紋的牙底半徑更長,事實證明比DIN公制螺紋牙型更有利。這促成了ISO公制螺紋的產生,亦即今天所有工業化國家廣泛使用的標準。

工業、技術迅速發展

螺栓應用於更加廣泛的領域

  由於原料工業變得更加發達,如今的螺栓技術相比手工製造的螺栓和螺絲,以及客戶只能選擇鹼性鋼螺母和螺栓的時代,已有飛躍性發展。今天,很多企業在螺栓技術方面取得了巨大改善,當中包括楔入制鎖系統。客戶可選擇預裝的鋅塗層或不鏽鋼墊圈、專為平底鋼輪輞設計的車輪螺母或者為不同應用定製的組合螺栓。而同樣螺栓也已經應用到更多的行業領域,並且佔有一定的黃金地位。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