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落日飛車 草東沒有派對而言 為什麼票價如此之高?


咖位不一樣,演出規模不一樣,巡演場地不一樣,所以票價高。

這都是很容易就能想明白的事情,我挺懷疑你提這個問題的動機的。

落日飛車和草東沒有派對的巡演在什麼地方?在 livehouse。五月天的巡演在什麼地方?在體育館。光場租費兩者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五月天還在 livehouse 演的時候票價也不貴啊,2004 年無名高地跟未來腳踏車和 joyside 拼盤,票價才 40。獨立樂隊的巡演就樂隊成員、經紀人,最多再自帶調音師和攝影就完事了。五月天的巡演需要上百人的團隊,樂手、和聲、技師、舞美、燈光、服化、視覺、攝像,要維持這樣的規模,你認為只按照 livehouse 的標準制定票價,有可能不虧本嗎?

日本的二線獨立樂隊也能在武道館開 live,而華語樂隊能在體育館開巡演的,兩隻手都數得出來。這時候你想的居然不是「為什麼草東沒有派對還沒有進軍小巨蛋」,而是「為什麼五月天這麼商業,票價這麼貴」,做樂隊能賺錢,不應該是所有搖滾樂手都應該高興的事嗎?難道能賺錢是五月天的錯嗎?你要是實在看不慣他們,就去支持落日飛車,支持草東沒有派對,讓他們也開得起體育館級別的 live 好不好?

更何況題目的假設也是錯的,臺灣樂隊不是隻有五月天商業,蘇打綠也商業,八三夭也商業,伍佰也商業,商業不丟人,好的樂隊就是應該賺錢。

你可能不知道五月天的錄音室和練團室開放給多少獨立樂隊免費使用,五月天每年虧本辦的超犀利趴給了多少不商業的獨立樂團演出機會。如果五月天不賺錢,這個本他們虧不起。


首先感謝你肯定五月天的商業價值

畢竟沒有幾個樂團可以從各方面來說如此成功(沒有貶低其他樂團的意思)

從一個方面來說,你所謂的商業如果是指他們演唱會已經開到第十代大型巡迴,人生無限公司系列更是讓400多萬員工入職上班,我想這樣的商業是大眾喜聞樂見的,畢竟他們是音樂人,做出的音樂跟更多的人分享,不論是不是好事,至少不是壞事。另外,大家願意花錢去看,說明他們值得。

不能說音樂神聖,好像沾上錢就是褻瀆了似的,畢竟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看看他們演唱會的樂器水平,再看看他們的舞美,你就知道你錢花哪裡了。

說到其他臺灣樂隊,我覺得他們都很棒,只是風格不一樣,可能五月天出道更早,符合很多人的口味,所以大眾熟知一些。

另外我不知道你都聽過五月天哪些歌曲,評價一個樂隊不應該從音樂水平來參考麼,如果不瞭解他們的歌曲,那就別盲目說什麼商不商業了。

加入五月天永遠不會太遲

以上個人觀點 圖片侵刪

(ps:你現在買票的話,還能趕上臺中終場)


你真的在開玩笑吧 演唱會門票 255 355 455 555 655 …1355 你覺得這還貴嗎 這也算貴嗎 十年過去只漲了100塊啊 這也算貴嗎


其實大家都在商業化(不然叻,你別賣碟啊,別賣門票啊,義演啊),只不過……大部分商業化都沒有那麼成功……

我覺得五月天的票價還是很合理的,甚至定價還稍低了點,畢竟賣得是真快,看的人是真多……

而且五月天一般都是在體育場這種大場館裡,視聽體驗比livehouse可要好得多,所以前排什麼的,賣得更貴一點也是理所當然的。

反倒是某些炒作起來的樂隊,livehouse巡演質量也就那麼回事了,現場反應也很一般(唱得車禍,還狀況頻頻),卻把票價炒得那麼高。

然後呢,場子裡面擠滿了一幫根本不懂音樂的跟風狗,當年追《南山南》的,追PG ONE的,就是同一批人。

演出開始就忙著自拍,朋友圈微博全都發一遍,然後抱怨連個座都沒有。

這才叫「這麼商業」: )


諾亞方舟歐美巡演阿信沒要一分錢,只要求場地效果更好,票價更低,五月天站上了麥迪遜花園。

五位成員都不是拿五月天在盈利,不參加無聊的綜藝,不瞎跨界演戲。甚至發展副業來賺錢。賺來的錢從來不揮霍,五月天最大的開銷是樂器,是設備,是為了更好的音樂作品。

相信音樂以五月天為主導每年在臺灣有個音樂節叫超犀利趴,搖滾,民謠,獨立音樂...百家爭鳴。但這個活動每年都是虧錢的。這個活動持續了9年。

請問作為歌手,如果連廣告都不能接,連演唱會都不能開,要怎樣過活?

如果你說他們的音樂商業...如果你能從第一張專輯開始認真聽,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我剛聽說五月天的時候,聽到的歌是:突然好想你,天使,倔強...你說商業麼?是,但是作者的真心。過了幾年,聽到了:我不願讓你一個人,傷心的人別聽慢歌,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商業嗎?是,但也是作者的真心。 可這些歌纔是真正讓大眾記住五月天的歌。

我喜歡的五月天的不商業的歌,是他們的初心,但問你這種問題的人從沒有試著去聆聽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