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为什么这几天没有更新......帮同学们择校择专业实属一件劳力伤神的事情....唉呀妈呀脑瓜疼....

殚精竭力搞出来的院校分析难度表

这段时间很多小伙伴都很著急,觉得身边同学都已经定下学校和专业了,自己还没有明确目标。夏夏告诉你不用著急,你可以这么计算一下:

同样是一天的时间:

第一种:你上午花一个小时同时学习英语和专业课,下午再拿出一个小时来学习英语和专业课

第二种:上午花一个小时只学英语,下午花出一个小时只学专业课

这两种效果其实是差不多的的?所以大家现在还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就好好把公共课基础打好,以后才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专业课。不要浮躁

好啦,接下来我们讲讲正题,上次给大家介绍了一下新传的大致介绍,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考新传的院校选择技巧+专业课复习攻略,仔细听咯~

一、院校选择篇:

在说正确的院校选择方法之前,先展示一下大部分同学选择学校的方法

1. 新传?那必须中国传媒!

2. 我是湖北人,我考武大

3. 我想在上海工作,我考复旦

4. 我考新传,才不去财经类学校

我希望大家清醒一点

首先来看一下新传院校排名

新传在全国有165个硕士点,遍布于综合类院校,理工类院校,财经类院校,语言类院校以及师范类院校。从排名可以看出在top10,里有9所都是综合类院校,报录比基本上都是20:1以上

当然如果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本科毕业于双一流,c9,211,985,并且在保研的边缘挣扎,那自然可以把眼光放得高一点,所以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校,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

1. 参考书目20+的不选

2. 三跨不选top10

3. 考史论的慎选

4. 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以及学校的情况之后再做选择

所以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态度,专业情况以及学校的报录比,参考书,录取分数,推免情况,考试科目以及考察题型。那么收集好相关信息以后,具体要怎样选择学校呢?

首先要清楚的是,究竟是什么影响了一个学校的考研难度,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所在地区,专业实力,学校影响力。将这几个因素排列组合也就形成不同的难度,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学校时,可以把这些因素对号入座,从而判断这个学校究竟适不适合自己。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此为大家总结出几个公式,并列出了相关的学校以便参考。

1. 热门地区+新传top10+985=五星难度

例如:

中国传媒大学(30:1),新传中的北大清华,中央电视台的11任台长有3任都是出自于中传的新闻学院,资源强势,考题一半来自于课本和考纲,剩下的部分题目教活,需要结合现实运用新传理论来分析热点,复试较难。

中国人民大学(25:1)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要求都很高,如果初试有偏科的现象,复试有很大概率被刷,很注重新闻史和新闻理论,因为偏向纸媒,所以对文字功底的要求比较高。

复旦大学(20:1)复旦的新闻业务的硬体软体配置都是全国前沿,在考题上题目并不灵活,相反和其他学校相比,考的比较死板,但是由于报考人数太多,所以大部分同学都成了炮灰,同时专硕的学费比较高,两年需要10万

武汉大学(20:1)武大专业课单科划线,学硕100专硕150,学硕专业课要考大学语文,需要背80篇古文,18年学硕缩招到15个统招名额,剩余全部推免,专硕七个方向合一,复试对英语要求比较高

2. 211+新传TOP10+热门地区=四星半难度

例如:

暨南大学(20:1)有华南新闻最高学府之称,全国三大新闻院系之一,并且与南方报业有合作,就业非常好。自2010年后取消了参考书目,现在网上流传的依然是2010年的参考书目,学硕16本,专硕15本,知识内容广而深,并且专业课采取的是大学科命题,传播,新闻,广告,新闻史,公关等各种题目都会出现,题量多并且是选做题的形式。

上海大学(15:1)一直以「上海第二,仅此复旦」著称,但在最新的评估结果里,被上海交通大学超越,成为上海第三,名气在长三角地区坡佳,就业良好,但在全国影响力不大。题目都是书上基础加灵活热点,不考新闻史,难度适中

南京师范大学(15:1)作为在江苏地区新传排名前列的学校,拥有江苏目前唯一的新闻学博士点,推免非常多,虽然题目比较基础,但是需要深挖,有一定难度,比较在意复试表现

3.985学校+一二线城市=四星半难度

例如:

厦门大学(20:1)广告学全国第一,18年出现突然缩招,拟招生14人中12人全部推免,造成报录比高达111:1,除此之外17年16年都因为推免的原因造成传播学和新闻学的报录比达到100:1,但是专硕的报录比一直维持在20:1左右

浙江大学(15:1)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出国交流的机会。但是浙大每年招生人数都特别少,并且近几年一直在缩招,基本上学硕招生都是个位数,专硕招生也不超过10人

南京大学(12:1)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是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分出来的一个院系,作为独立院系时间并不长,但是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素质都很不错。

要注意的是,南大是没有官方参考书的。

4. 其他211+一二线城市=四星难度

例如:

西北大学,西部地区最早开设硕士点的学校,并且是所以211院校,所以不管从学校本身来说,还是专业素而言,都是不错的。在专业课上,虽然官网指定参考书只有4本,但是有很多超纲部分,所以在复习时,需要补充一些知识,并其这几年的题目也越出越活

上海外国语大学(10:1)新闻学的考试科目比较特殊,要考英语新闻业务,但是传播学的考试科目中规中矩,并且招生人数维持在25个左右,只有学硕没有专硕,需要注意的是,上外有自己的演算法来计算初试成绩,比较忽略政治分数

5. 普统本科+新传强势学科+一二线城市=三星半

例如:

河北大学(6:1)近几年学硕录取人数在逐渐下降,但专硕的录取人数依然保持在50左右,题目比较灵活,基本上百分之30到40是出自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剩下的会根据学院老师当年的研究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深圳大学(7:1)深大归深圳市政府管,深圳政府足够重视,每年给深大很多福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参考书较多

6. 普通本科+新闻学较好=三星

西南政法大学(4:1)

北京印刷学院(4:1)

在这个部分提到了关于报录比的问题,如果你不清楚30:1或者5:1的概念

那就….

私信夏夏,夏夏会告诉你,30:1是个什么神仙难度

二、专业课复习篇

终于到了你们最关心的专业课复习

在开始复习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要考什么。对于报考学校列出了参考书目的同学,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学习目标也较为明确,没有参考书目的同学也不必著急,从你的考试科目上大概就可以知道你需要学一些什么内容。

一. 专业课概况

新传的考研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理论、史论和实务,其中,理论知识是占比例最多的,实务其次,史论最少。这是对于大部分学校和没有列出参考书目的学校来说的,并非每个学校都如此,比如人大、中传等学校的专业课考试专门有一门是考中文新闻传播史的,所以,具体怎么复习还是要按照自己报考学校的规则来进行。

二. 参考书

跨考或者没有参考书目的同学请注意看下面这部分内容,也就是新传考研的必看书目。所谓必看书目,指的就是不管你考哪个学校,都要看这些书,这是你进入新闻传播这门学科的根基,当然,这里有些书是需要大部分背诵的,有些则是需要理解。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入门书籍,了解新闻学的基本常识,重点需要背诵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传播学入门书籍,每一章的重点必须理解背诵

3.《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著,本书的特点是读起来较为轻松,但最好在看完新闻学概论后看

4.《传播学引论》李彬著,这本书可读性也很高,可以先看一下,建立一个「传播学」概念

5.《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著,本书可以在看完传播学教程之后看,对于进一步理解传播学有所帮助

6.《网路传播概论》彭兰著,这本书可以在看完传播学基础书籍之后看,是传播学各类经典理论在网路世界中的运用,非常有利于考试

有了书,具体要怎么复习呢?新传的书比较多,怎样才能比较条理且有效率的复习?在这里,我建议同学们分阶段来学。

三.专业课复习规划

4~5月:看第一遍书并做笔记,笔记著重框架建构方面,同时背诵一部分基础概念。这一阶段完成时应做到对于每本书头脑中有一个大概的框架,提到书中的某个概念或者理论要知道属于哪一部分甚至哪一章节。跨考或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将这一阶段延长到6月份。

6~9月:这一阶段主要是看第二遍书和背诵,看书要比第一遍更加仔细,更加深入的去理解概念和理论。另外就是要大量和反复的背诵,尤其是第一阶段没有背过的内容,这一遍的背诵要力求扎实,保证效率。同时,这个时间段也要保证书上的重点内容记忆深刻,背到基本上不会忘的程度。

9~10月中旬:这一阶段,我们在已经背过的基础上去看一些相关的论文和真题,论文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传播学的理论以及应用,真题可以用来练手,不管是哪个学校的真题,都可以用来做一下,思考一下,检测自己到底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

10月中旬~考前:到10月中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漏补缺和大量的练习,也就是说,要把所有书和知识系统的过一遍,看自己哪里还不熟悉,就去看相关的书、论文以及案例。同时,这一阶段应该多做真题,从题的角度检测自己学习的情况,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加适应做题的思维方式,也包括新闻业务题的练习,业务题的练习不需要太艰深的理论知识,所以要大量的练习,最好做到一天练1~2道题。

此外,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像大多数社科类学科可以解释社会现象一样,新传中的很多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新闻传播领域的现象,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在新传考研的专业课考试中,题干中经常运用到近来发生的事件来考。

所以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要把新传学「活」,也就是说,在平常的生活中,看新闻时,就可以尝试用新传的知识来结合实际的事件,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总结规律,解决问题,所以在很多学校的考试中,会将过去一年或半年的热点事件当做考试材料用新传的理论加以分析,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多注意这一方面,用新传中的理论解释媒体中的各类现象,这对于我们更深的理解新传这门课有很大的帮助。

————————啦啦啦我很随意————————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新传考研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新传这门专业总的来说有优势也有劣势,对于没有学数学的同学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专业,还有很多同学因为对其怀抱著巨大的热情和向往来考,当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了。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多学一门,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也就多了一种,当然,新传这门课有太多的书需要你去看去背,但只要坚定了信心,这些就都不是什么困难。

考研是个大工程,就像打仗一样,需要你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做好一切准备,然后上场冲锋陷阵,至于在场上表现怎么样,全看你在背后有没有未雨绸缪,有没有认清你面临的所有敌人。但考研又是一场温柔的战役,因为夺取胜利的方式不止一种,不管如何,希望最终能够凯旋的那个人是你。

就酱~enmmm....下次还是干货,记得来!!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