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來自努比亞官網

【供應鏈廠商頻頻破產】

7月26日,有媒體調查發現,萊盛隆總部工廠已全面停工,兩棟廠房和辦公室也早已人去樓空,僅剩下創始人兼總經理的羅文星獨守在辦公室。據悉,廣東萊盛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曾經為魅族、努比亞的手機配件供貨的明星企業,於2016年成立無人機事業部,並成功登陸新三板,數據顯示去年的營收已經過億,凈利達1000萬餘元。

但由於近年來內地手機市場的不景氣,萊盛隆逐漸把業務重心轉移至無人機領域,不料才過去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公司就落魄到如此境地。8月13日,萊盛隆發布了一則公告:因公司經營不善,現仍拖欠全廠員工5月部分以及6、7、8月份工資,現正式向全體員工公告,公司已無能力支付以上拖欠員工的工資,並決定放棄經營。

這不經讓人想起2015年10月8日的那個晚上,深圳手機供應商福昌轟然倒下,華為、中興都是這場「突然倒閉」的受害者。連福昌電子這樣規模的企業面對殘酷的競爭都被洗牌出局,更別說小供應商了。其實從2017年開始,手機品牌的聚集效應越發明顯,手機品牌數量驟減,這也導致整個供應鏈以及第三方配件的中小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生存問題。

類似華為、小米這樣的大品牌廠商都會選擇與富士康等優勢供應鏈合作,而小型代工廠只能選擇和小手機廠商合作,這不僅面臨著夾縫中求生存的困境,小手機廠商拖欠貨款的風險也屢見不鮮。所以,這些企業到最後不得不尋求轉型來獲得更大的市場生存空間,像近年來的人工智慧、無人機、VR/AR等,市場熱點突然增多。但是由於行業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的風雲多變,市場危機並未減少,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破產。

資料圖:來自搜狐焦點

手機廠商陷倒閉熱潮

實際上,國內手機市場飽和的信號在去年已經出現,全球技術分析公司Canalys發布的一份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年總出貨量為4.59億部,較2016年下跌4%,這是中國首次出現智能手機年總出貨量下滑的情況。

而今年4月9日,工信部旗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這份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3月,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8137萬部,同比下降26.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7586.4萬部,同比下降27.9%,反映了當下國產手機廠商的日子並不好過。

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規模觸頂,渠道和晶元等多方面的供應鏈漸漸出現資源傾斜的情況,國內手機行業也迎來了一輪新的「洗牌」。華為、小米、OPPO、vivo等頭部玩家在手機出貨量方面的壟斷勢頭越來越明顯,而其中一些較小的手機廠商正在已驚人的速度快速倒閉著。

資料圖:樂視酷派cool1發布會

【那些走向消失的品牌】

1.金立,陷資金鏈危機

去年年底,金立手機被曝庫存積壓嚴重,陷資金鏈周轉危機,負債或達百億。進入2018年,金立的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多家媒體1月報道稱,金立總裁劉立榮41.4%的全部股權已被法院凍結,凍結期2年。另外,金立在深圳和上海陷入了多起訴訟。

債務危機所帶來的影響蔓延到金立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代理商和供應鏈廠商都只能是「強撐」。值得注意的是,劉立榮曾在今年1月表示,將通過戰略注資解決資金難題,但也做好了變賣旗下資產的準備,目前,金立旗下的微眾銀行股份和金立大廈總共價值70億元。

2.酷派,跟錯人上錯船

在2016年,儘管酷派當時已經淪落到全國第九的位置,CEO劉江峰依然信心滿滿的放出豪言,稱將實現五年之內銷售超億、重回行業第一的目標。可到了2017年一季度,酷派市場份額就已下滑至11位,遭遇裁員、虧損、新品乏力等問題。而靠山的樂視,正深陷資金危機,自身難保。如今來看,這些豪言和樂視的生態夢一樣,似乎成了「笑話」。

樂視資金危機之後,關於酷派將會被賣掉的傳言就從未止息。據財聯社稱,酷派未來的國內業務重點將轉型房地產業務,酷派高層近期仍有巨大的調整。對此傳言,酷派CEO劉江峰對媒體公開否認,「都是謠言,公司業務不會發生變化,一切都正常。」

資料圖:來自財科技

3.HTC,沒落終有結局

在塞班系統還橫行霸道的時代,HTC能夠大膽採用安卓系統,並打造出幾款神機,是智能手機時代快速崛起的一個標誌性品牌。在2011年時,HTC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達到了9.1%,排名全球第五。而在北美市場,HTC的市場佔有率曾一度超過蘋果。

雖然是安卓手機的元老級廠家,但是它隕落的速度卻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從2012年開始,HTC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從早起的HTC HD2虛焊門事件,導致手機過熱頻繁死機、花屏問題,到後來D826屏幕失靈,再到最新的U11被稱為「災難性品牌」問題,HTC手機的質量至此飽受質疑。

資料圖:來自天極網

4.三線品牌多數淡出視線

國內手機市場規模見頂,競爭進一步加劇。產業結構會在這個過程中實現集中,自然完成優勝劣汰。以中華酷聯為首的老牌手機廠商相繼承諾不搞「機海戰術」,導致手機品牌一夜之間減少80%。努比亞手機聯合創始人買東海曾透露,三年前中國有大約500個智能手機品牌,但現在數字降為接近100。

據搜狐科技採訪了解道,國產「三線」手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在互聯網手機中,除了小辣椒手機在某些三四級市場還可以看到,過去曾大手筆做廣告的盛大手機、美圖手機、迪士尼手機、韓庚推出庚Phone、崔健的藍色骨頭手機、水木年華和汪峰與100+推出定製機,以及周杰倫的uGate等,早已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出現倒閉現象的原因】

1.強者恆強,兩極分化嚴重 IDC數據顯示,國產手機華為、小米、Oppo和Vivo四家手機早在三年前就已經佔據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45%。然而,中國正在轉變為成熟市場,智能手機年出貨量去年僅增長了1.2%。由此可以看出,手機「四大家族」不斷將蘋果、三星以及中國中小手機廠商地盤「瓜分」。

2.小手機品牌渠道被「擠壓」據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透露,三年前華為、OPPO和Vivo三家手機利潤都超過10億美元(約64億元人民幣)。而華為手機對線下市場野心也是不斷加大,從2017年開始,華為已在全國重點城市的核心商圈建立了近 300多家體驗店,超過10000多個專區專櫃。

3.去庫存「價格戰」愈演愈烈國產手機低端價格戰殃及道整個供應鏈,出現利潤空間越來小甚至高性能的手機虧本賣出的現象。而由於大生產商對供應商有更強議價能力,可以比小公司獲得更低的生產成本,導致不能將價格壓得更低的中小手機廠商被迫關門,慘遭淘汰。

資料圖:小米8發布會現場

【未來手機品牌的趨勢】

此前,華為終端CEO余承東推斷,未來全球手機品牌可能就只有1-2個,而vivo全球副總裁馮磊說,進不了前5手機品牌鐵定出局,被用戶記住的手機品牌也就3-5個。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則認為,「未來全球手機品牌不是2個,也不是20個,而是6-10個品牌這是比較靠譜。」

【小芯有話說】行業優勝劣汰是必然,經過當下激烈的市場「角逐」, 實力較弱的企業會消失,同時必定也會湧現出更有實力的品牌企業。對於正在發展的中小企業來說,從自身或是別人的教訓中警醒自己,這樣才能更好的在接下來更加殘酷的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

回想下你曾經用過的國產手機品牌,有哪些是現在很難在市場上看到的?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與網友一起討論你的看法。)

圖片聲明:圖片來自網路,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且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繫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