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說11月的大事件都有什麼,微博用戶花總丟了金箍棒 (簡稱「花總」)發布《杯子的祕密》,14家五星級酒店被爆光衛生問題應該算得上其中之一。

酒店服務員撿起地上的臟浴巾擦漱口杯、洗手盆、鏡子;用同一塊抹布擦洗手池、坐便器、杯具;從垃圾桶裏回收一次性塑料杯蓋……

其實酒店的衛生亂象已經不止一次被曝光了,但這次涉及到的酒店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曝光後就引發了網路熱議。

如今,很多人們出行並不會吝嗇住宿費用,他們會更願意相信自己入住了一晚價格在1000到5000元的五星酒店,就會得到更舒適、更安全、更人性化服務。

這次的集中曝光讓人大跌眼鏡,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更加神奇。

「花總」的個人信息被酒店工作人員曝光,並在圈內傳開,除了被酒店圈封殺,更是收到了惡評謾罵,直到後來更是受到了人身威脅。

12月15日,「花總丟了金箍棒」發文稱其遭死亡威脅,北京警方已立案受理。

12月初,北京、上海等五省市主管部門開始對涉事酒店「調查懲處」。

2

其實花總在曝光前是曾向酒店反映過情況的,酒店表示會改正,但花總再次求證時發現,「還是沒有變,屢教不改。」

去年9月,藍莓測評調查北京W、洲際、萬豪、希爾頓、香格里拉這五家酒店,發現存在不換牀單、不洗浴缸、不擦馬桶的現象,還歷歷在目。沒想到現在,這些問題依然存在。

昨天,他在微博發布名為《一些想說的話》長文向大家陳述了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文中說道:「在24小時之內,涉事酒店之一的某位職員,就將我在該酒店前臺辦理登記入住時的護照掃描照片放到了某微信羣裏。」

衛生沒有搞好,就忙著泄露用戶隱私,這不應該是解決問題的思路。

「我們每個人入住時都要掃描或複印證件信息,雖然各大酒店都有隱私保護的政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除了錄入Opera與PMS等系統,許多前廳部員工及更高級主管都可以輕易接觸到這些敏感信息。」

運營規模更集中的品牌酒店,成為用戶隱私的重要管理者,而且掌握的不只是護照和身份證信息,還有開房信息這種更私人化的數據。如果酒店可以隨意曝光入住者的私人信息,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曝光問題是本質,不是威脅,不是嘩眾取寵,只是希望這次曝光能夠切實推動酒店行業進行整改。

有人幫助大家發現社會問題,然後冒著風險把問題揭露出來,結果這種「風險」變成了對自己切切實實的傷害。

一味地針對曝光者,甚至上升到了人身安全問題,這麼流氓無賴的行為和高端酒店品牌形象聯繫在一起,實在讓人感嘆,讓人寒心。

這就是曝光亂相的代價嗎!?

3

花總是誰?很多人對花總的印象僅限於他把五星級酒店曝光這件事上。

據微博用戶@不太老稱,1997年,花總在擔任大學學生會主席時,曾為同學何婷芳發起過網上募捐救助,不僅使救助成功,而且期間沒有發生任何糾紛,每一分錢都清清楚楚。

2012年,前陝西省安監局局長楊達楊達才由「微笑局長」變成「表哥」,就是花總的功勞。他通過編寫程序抓取大量網路圖片,將楊達纔出鏡過的11塊名錶的品牌、價格一一羅列出來。

此事件隨後發酵,直到2013年,楊達才因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5萬元。楊達才案也被視為網路反腐的典型案件。

屢次揭黑,花總被授予很多榮譽:2012年《新週刊》年度「知道分子」稱號,稱他為「微時代的民意啄木鳥」;2013年被評為新浪微博2012年年度非凡人物;他的博客也被《華盛頓郵報》評為「在風險中推動變革的博客」等。

榮譽的背後卻是別人所不知的惶恐,因為得罪了太多的人。

花總說:「成為「網紅」之後付出了自由和金錢的代價。我是喫過虧的人,像喪家之犬一樣不停變換酒店居住。」

他並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今天的他依然選擇了曝光,選擇讓大家知道一些真相。不過未來,可能你我將不會再見花總,他坦言現在已經沒有勇氣再去做這樣的事情。

希望家長朋友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夠做到好榜樣作用,面對事實,不逃避,遇到不對的問題能夠說出真相。

因為,如果沒人再願意替我們說話,沒人再願意多管閑事,連真相都不能指出,那或許真的是我們所有人都錯了

如果不想世界變成——為眾人抱薪者,已凍斃於風雪,那麼我們現在還要做的是:理智堅持正義,並且正視錯誤。

最後,借用魯迅的一段話共勉: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魯迅

撰文 | Susie 編輯 | 付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