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赤黴病是制約我省糧食生產的主要生物災害。4月8日,省農業農村廳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赤黴病發作和防控情況。據省植保總站近期調查,預計今年小麥赤黴病全省大發生,發生面積約2950萬畝,需實施預防約7000萬畝次。目前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已從藥劑、技術方案等方面做好充分準備,抓住防治“窗口期”,推動各項措施落實。

  發佈會上,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介紹,今年小麥赤黴病防治任務重,預防控制“窗口期”短,難度大,加上預計4月中下旬多降雨天氣,給防控增加了難度。3月23日省政府召開全省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對赤黴病防控準備情況進行調度。4月4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出明傳電報對小麥赤黴病防控作出安排。

  目前,省農業農村廳已印發防治技術明白紙,並組織省、市、縣三級會商,發佈了赤黴病長期和中期趨勢預報,並會同省財政廳從農業生產救災(病蟲害防治)資金中切塊5000萬元,專項用於小麥主產縣(市、區)開展赤黴病防控。各地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強化防控物資保障。阜陽市安排資金5462萬元,亳州市落實資金3900萬元,濉溪縣安排1226萬元。

  專家介紹,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預防“窗口期”短。爲確保防治到位,從4月中旬起,省農業農村廳將對小麥主產區赤黴病防控進展情況進行跟蹤調度。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普及防控知識。發揮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示範區,以及各類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引領功能,大力推進統防統治、聯防聯控、羣防羣治,帶動和服務小農戶開展防治。開展農技人員駐村包點等多種形式的指導服務,提高防控技術到位率。

  --End--

  來源:安徽日報 編輯:明光

  審校:張珍 海博 審覈:鄧傳功

  環保公益廣告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因爲你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