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這一在絕大多數家長眼裡,還是「洪水猛獸」、「玩物喪志」的東西,卻已經悄然改變了數萬孩子的命運。

1.

這些年來,一邊是各種各樣的主播口吐著髒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嚴打,漸漸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另一邊,卻有很多人利用這一門廉價的新技術,給那些被困在教育黑夜的孩子們,像普羅米修斯一樣帶去了一束光明。

大約在兩三年前,共享單車剛剛興起,大街上小黃車、小紅車開始漸漸多起來的時候,我就開始有這樣一個想法:「把自行車共享出來,並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但也許這種共享的思路,可以用在真正好的地方。」

比如我一直在思考階級固化的問題。很多人說「知識改變命運」、或者是「教育改變命運」,但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是:改變命運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稀缺資源。就像你需要花錢買車、買房一樣,教育同樣需要花非常昂貴的價錢來購買。比如要買學區房,要給孩子送到一個好的小學、中學。

有著無數的孩子,從小就努力學習,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但他身在一個教育資源匱乏的地方,即使是那個村學校裏的前幾名,後來又是某個縣高中的高材生,最後也只是考上個一本,甚至差一些的只上了二本。而在另一邊,一線或者二線城市的重點高中裏,一個班上中流,也不算多麼努力的學生,就能輕輕鬆鬆地達到上面那個孩子一樣的水平。

而像他們同樣努力的城市孩子,也能上211、985這些名校。如果是北京的孩子,那就是清華、北大。自出生開始,這些孩子就和幾千公里外的另一批孩子,有著哪怕一生都難以逾越的距離。

但這也沒辦法,因為培養一個優秀教師,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艱難、需要花費大量資源的事情,如果是名師的話,那就更是難上加難。如果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那麼教育資源就會這樣持續匱乏、稀缺、不平等下去。

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給瞭解決問題的一些可能性,比如通過一套名師系統講課的視頻,或者對名校老師講課進行即時直播等等,來達成「教育資源共享化」。但因為我不是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也無從對這些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實驗,而且學習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環境,哪怕再好的名師講課,也不能說讓孩子們在家裡,靠自覺學習。如何在營造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去接受更好、更優質的教育,這是一個問題。

好在這個世界足夠廣闊,任何你想到的點子,在另一邊都也會有無數人想到。在我還在苦惱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有人付諸實踐,並且也有了成果。

2.

成都七中,全國一流的重點高中,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國外名校錄取,70多人考進了清華北大,90%的一本率。而另一邊廣闊存在的貧困地區學校,廣西的一個貧困縣甚至連一個本科生都考不上。這兩者的巨大差距,何止是地理位置上的數千公里?

但現在,他們通過黑板上一個小小的投影鏈接了起來。

有兩百多所貧困地區的中學,開始了實驗性質的「直播班」,其中一個就是「祿勸一中」。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中學的孩子們,完全跟不上成都七中的進度。比如一個女生,是他們鎮裏的中考第一名,和班裡的數學課代表,但考七中的卷子,除了語文以外,全都沒有及格。她和中國青年報記者聊的時候,重複了六遍:

「我沒想到我這麼差。」

但慢慢地,在成都七中名師們優秀的授課下和原本學校裏的老師監督、鼓勵下,直播班的孩子們一方面認識到了差距,一方面更加刻苦的學習,整體學習成績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他們很多都是自願在教室裏學習,甚至在凌晨的時候。

一位班主任在「為理想和尊嚴而戰」的標語下說,他的一項工作是凌晨來教室,把那些還在學習的學生抓回寢室。

一方面是成都七中的老師們,授課水平高;另一方面也讓這些直播班裡的孩子們看到了,那些七中裏的小「天才」們是怎樣學習的。他們對成都七中的學生們,甚至有一種遙遠的崇拜感,幾乎每一個直播班的學生,都能叫出幾位自己崇拜的七中學生。

有一次,某位七中的老師,到一所遠端學校裏演講,要離開的時候,一回頭,發現全校學生都烏泱泱地向他送別。這些孩子都是聽過他直播或者錄像的。

他當時眼淚就下來了,他從未想像過自己會有這麼多學生,幾百甚至有上千人。

3.

這些孩子們的付出和貧困地區學校、網校的勇於實驗,都是有回報的。

祿勸一中的分數線,比昆明最差的中學還要低一百分。在生源極度流失的情況下,這所學校1230名學生,二本上線634人,一本上線147人。

他們說:「低進高出,我們從不放棄。」

這些年來,有7.2萬名貧困地區的學生,通過這個小小的直播屏幕,絕大多數都考上了本科,其中88位孩子,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

而今年廣西省的理科狀元,就是從直播班裡面出來的。

讓原本黃金般珍貴的教育資源,因為科技的發展、直播的技術,變得漸漸平價,能讓更多貧困的孩子也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我們現在只是一個開始,因為這樣僅僅一根網線、一些費用,是連一些偏遠山區、極度貧困的地方,也都能承擔起的,以後不光是某一地區的「直播班」,而是真正普及起來。

從高中,到初中,甚至是小學,都全面儘可能地普及起來。就算你是在全中國最貧困的地方,也能和北京、上海的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也能讓他們真正有一個「改變命運」的階梯,而不是困在知識的黑夜裡,即使願意上進,也沒有一條路,只能就這樣迷茫下去。而且還可以讓全中國最優秀的一批教師,出一套最完善、最優秀的系統教學視頻,通過更多基層教師的監督來完成教育,這一套精華視頻,甚至可能比成都七中、衡水中學,要優秀得多。這一條路上可以發展的太多了,包括人工智慧輔以教育等等。

這就是「教育資源共享化」,比「共享單車」或者共享其他亂七八糟的,要更有意義,也更偉大得多得多。

希望這一天,能夠更加早得到來。

(完)

PS:關於「教育資源共享化」的問題,我一直想聊,一直想說,這些「直播班」讓我看到了「真正共享化」的可能性。

寫這篇文章 ,一方面是因為歡喜,另一方面是希望盡我的力量來進一步推廣,加快教育資源共享化的進程。

最後,願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

我是溫柔,希望你喜歡我的文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