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北燈節開幕點燈典禮,柯文哲。(圖/記者李毓康攝)

▲柯文哲。(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市長柯文哲近來頻頻針對「總統職權」的國防議題發表意見,特別是國防部才推動不久的募兵制,他直言「喊臺獨卻取消徵兵制?這是在幹嘛?兵夠不夠?」,之後也表示是「美國老大哥」的意見。據瞭解,近期積極籌備3月訪美行的柯文哲與美方開始互動,農曆年前對方涉臺單位就悄悄拜會北市府,過程中便談及臺灣在大陸壓力下採取募兵制恐面對的問題,軍隊會「更小、更昂貴」,也希望臺灣能將募兵制視為實驗,之後回到傳統的徵兵制度。

柯文哲近期對於國防議題意見不少,與近來「少說少錯」的方針大大不同,除了點出經濟要強、國防要有準備等實力原則外,日前演講時還公開質疑臺灣的國防實力,「傳統戰爭臺灣至少要撐2天,美國纔有辦法到,但現在臺灣有辦法撐2天嗎?」、「喊臺獨卻取消徵兵制?這是在幹嘛?兵夠不夠?美國國防部要求你要撐48小時。政治凌駕專業講假的」。

據瞭解,近來柯文哲對於國防議題有許多想法,因過年前美方拜會時提出不少資料佐證,證明臺灣確實不適合推行「全募兵制度」。

根據美方提供之資料,以美國為例,採行全募兵制度下,兵力人口比都只能達到0.69%,但臺灣的兵力人口比標準需達到0.91%,若採行募兵制,臺灣要維持常備國防力量在一定水準有其難度。

此外,面對未來少子化衝擊,臺灣人口在快速老化下,目前規劃是否能夠及時因應「人口斷崖」危機,已屬國安重大議題。

美方會柯 點募兵「質量」、「國防預算佔比」兩問題

據瞭解,美方拜會柯文哲時,帶了不少資料點出臺灣募兵制的問題,打中柯實事求是、資料論證的做事心態。如美國國防部2018年中國軍事實力報告,第5章「針對發動臺灣事變之軍事現代化」中提及「臺灣的防禦能力」的內容指出,「臺灣在2019年所改採的全募兵制,其成本的增加出乎預期,使原本就有限的國防預算更加喫緊,也造成軍備採購、訓練、及其他項目的國防投入之資金轉移,以支持募兵制的新增成本。」

美方提到,改採全募兵制後有「質量」、「國防預算佔GDP比例」兩問題,臺灣在推動募兵制的期程延緩,主要就是因為在招募足夠兵員的問題上存有艱鉅困難,因此徵兵制刪減的兵員所得到的預算空間,雖可作為提高募兵制後單兵的薪資、福利、安家、加給等之運用,但不足以支應為吸引及留住可續用人才的相關人力資源之投入成本。

在成本增加幅度超過預期的狀況下,為了維持全募兵制順利,臺灣政府將原本應投入在國土內外防禦的軍備採購計畫、培訓與國防準備等項目的資金,挪用到人事費用的支出,長久下來恐影響國軍整體的素質。

美方提供的資料中還提到,臺灣國防預算目前僅維持約佔整體GDP之2%,而蔡英文總統近期也承諾會提高國防預算之比例,雖然報告中沒有明白建議臺灣政府應該提高多少國防預算比例,但美國不少涉臺官員與相關人士都認為至少應佔GDP的3%。既然人事成本會成為採行全募兵制的問題之一,整體國防預算的提高能一定程度能緩解未來募兵制將所面臨的質量下滑之困境。

▼國軍採行全募兵制後,兵力來源成大問題。(圖/記者季相儒攝)

▲▼國軍106年春節加強戰備媒體參訪,陸軍第十軍團機步234旅,特戰小組著陸(圖/記者季相儒攝)

美方不看好募兵 盼「回到傳統的徵兵制度」

此外,美方還引用美國防部亞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2018年10月在「美臺國防工業會議」發表演說時,力陳臺灣國防預算太少,發展應考量可靠、韌性與成本效益。AIT主席莫健也曾提到,臺灣不要為了未來的能力而放棄現在的即戰力;美方鼓勵臺灣加倍努力,為強化有效全面防禦做好準備,這將需要進一步投資國防,並加強其儲備與徵召制度。

莫健也曾指出,面臨重大威脅的國家如南韓、以色列,還是維持徵兵制,臺灣若要推行全募兵制,需做足相關準備,同時展現捍衛自己的決心。另外,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的柯慶生(Thomas Christensen)也曾表示,臺灣改為全募兵制會導致軍隊更小、更昂貴,也不符合臺灣的戰略,直指臺灣在軍事方面沒有做好充分凖備,將無法遏阻中國可能以武力威迫臺灣,盼臺灣能將募兵制視為實驗,之後回到傳統的徵兵制度。

▲▼2019臺北燈節開幕點燈典禮,柯文哲。(圖/記者李毓康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