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指肉毒杆菌毒素作美容用途,效果短暂,亦会逐渐消失。

一名52岁妇人怀疑接受注射俗称「Botox」的肉毒杆菌素后死亡,本港过去2年半已累增至20宗因注射肉毒杆菌相关个案。衞生防护中心强调,肉毒杆菌毒素如用作美容用途,注射后效果短暂,亦会逐渐消失。若获转介由医生施行注射程序,消费者应了解医生的全名,并查阅医务委员会注册医生名单,同时查询其专业资格和相关资历。

近年流行注射肉毒杆菌毒素。网上图片

衞生防护中心指,由于中毒病人的相关肌肉会受影响,而肉毒杆菌毒素亦可能扩散,影响注射部位以外的其他范围,故病人有机会出现眼睑下垂、重影或视力模糊、咀嚼困难、声音沙哑,甚至在吞咽、说话或呼吸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征状可能在注射后数小时、数日或数星期出现。

衞生署呼吁市民,在注射肉毒杆菌毒素前,注意以下健康建议:
●注射程序只应由本地注册医生施行;
●注射前,先了解程序详情、潜在风险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征询医生的意见,作知情的选择;
●如曾对肉毒杆菌毒素过敏,或拟注射部位有感染发炎,不应注射;
●如获美容服务提供者转介至医生施行程序,应要求以书面形式提供医生全名,了解其专业资格和相关资历;
●及如出现感染病征,如发烧或感不适,应立即求医。

市民可参阅衞生署区分医疗程序和美容服务网页、药物办公室的香港注册药剂制品搜寻,以及衞生防护中心肉毒中毒专页,了解详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