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廟,簡稱孔廟。唐貞觀年間(627-649),皇帝下令各州縣皆立孔子廟,於是孔子廟遍及全國。唐代封孔子為文宣王,故孔子廟又稱文宣王廟。明代改先師廟,又稱文廟,清代因襲之,民國復稱孔子廟。廟中正殿中間為至聖先師孔子塑像,左右列四配(顏子、思子、曾子、孟子)和朱熹等十哲先賢像,其七十二弟子及歷代大儒之襯祀,均列於東本兩廡。歲時致祭,祭禮十分莊嚴隆重,穿全國統一制服,「奏歌陳樂」,樂器、祭器、樂曲也是全國統一的。自古諸侯卿相及地方長官,上任之前必先謁廟,然後從政。州縣以太守、縣令為主祭,「非有疾不得他委」,不是因病之故不得委託他人主祭。

孔子廟是古代儒家最高的榮譽殿堂,中華文明標誌,孔子廟除奉祀萬世所尊的孔子外,還配祀從春秋戰國至清代二千多年來的賢儒170位,分別為先賢96位、先儒74位,其中閩籍先賢一位(朱熹),先儒10位(楊時、羅從彥、李侗、游酢、李綱、真德秀、蔡沈、黃斡、蔡清、黃道周),7位是閩北人。尚有崇聖祠14位先儒,閩籍有蔡沈之父蔡元定,朱熹之父朱松。

從祀孔子廟的先賢先儒不是永久不變的,由於朝代不同,存有爭議的先儒也有被除名罷祀,如明永樂八年,元代理學家吳澄進祀,後來有人說他是南宋的遺臣,又當元朝的官,「不恥事元,名節掃地也。」遂將吳澄從孔子廟裡除名。

延平四賢是民間稱謂,按從祀孔子廟位次排列,只有朱熹列祀西哲先賢,楊時、羅從彥、李侗均稱先儒。

古代申請從祀孔廟,是一件難度很大曆時很長的事,它先由高官個人向禮部送奏本,舉薦從祀先儒的事迹,經審查後,禮部便奏請皇帝批准,一般不會批准。如清代二百多年,皇帝對從祀的先儒只批准4人。因此,有的從申請到批准,跨越幾個朝代,歷時幾百年,如羅從彥、李侗從祀孔廟,從宋代淳祐開始申請,到明代萬曆才獲准列祀孔子廟,經歷了宋、元、明三個朝代,時間長達368年,幫助申請的高官多達十幾人,奏本數十個。可見崇祀孔子廟是何等不易,也說明從祀孔子廟賢儒地位的崇高和尊貴,他們不僅是久經考驗的歷代傑出教育家、哲學家、思想家,同時還是德才兼備的師表和楷模。具備了從祀孔子廟的條件,但還要有高官的推薦,如羅從彥、李侗去世不久,便有福建提刑楊棟的舉薦,南宋淳祐六年(1246),他在《請謚羅李先生狀》中說:「龜山(楊時)楊文靖公,傳之羅先生從彥,傳之李先生侗,時朱文公(朱熹)篤志講學,求師四方。後見李先生,聞聽謂默坐澄心,體認天理之說,脫然知道之大本在乎是也。從游累年,往複問辯,而卒傳先生之學。」


孔廟的從祀制度相當複雜,因為這是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不同的時期,由於政治和學術環境的不同,導致能夠進入孔廟配享和從祀名單的人員不斷發生變化。我就大致的講一講。

我們知道,孔廟在最初是私家廟宇,在漢代受到皇帝的重視,常常有皇帝親自蒞臨孔廟進行祭祀,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孔廟才逐漸走出曲阜闕里的範疇,開始在京師建廟,並祭祀孔子。這標誌著孔廟祭祀逐漸由私家祭祖的範疇向國家祭祀典禮範疇的演進。

到了隋唐,孔廟祭祀制度成為定製了,同時我們知道,古代祭祀禮儀中,祭祀對象往往不止一個,有一個主祭的人,同時也有配享和從祀的人,從祭祀禮儀中的地位上來說,主祭者大於配享者大於從祀者。而孔廟祭祀中享受祭祀的人員也大致按照這個順序排列。孔子地位最為尊崇,所以是孔廟祭祀中享受主祭的人,其次的配享人員,則是孔子以下在中國文化中地位最為尊崇的一批人,到孔廟祭祀制度定型以後,配享的人員就基本固定為四個人了:顏子、曾子、子思、孟子。而配享之下,又分了從祀人員,從祀人員中又可以分為兩等,一等是十哲(一度也有十二哲的情況),十哲之下又是從祀的先賢與先儒,他們都是歷史上的大儒。到了唐宋之後,配享的四人名單基本固定了(當然其間也有變動),但是從祀的十哲(十二哲)與先賢先儒的名單,其實是變動相當大的,這和當時具體的政治、學術有關,比如北宋王安石主持變法,實行新政,王安石死後,其政治地位仍舊相當之高,因此得以入孔廟配享名單,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朝廷中不少人將國家困境歸咎於王安石的新黨,南宋初年更是為北宋滅亡尋找借口而大肆攻擊王安石,這直接導致其從孔廟配享名單中除名。

(從祀先賢先儒)


孔廟有主祀與從祀,主祀者當然是孔子,至於從祀人員,歷代從祀人數、標準不一。以明代為例,從祀人員包括配享、十哲、兩廡先賢先儒。

孔廟大成殿(圖片均來自百度百科,侵權請刪,下同)

配享四人為復聖顏回、宗聖曾參、亞聖孟子、述聖子思,四配從唐代開始逐步確立,至清末基本不變。「十哲」主要是孔子弟子,來源於《論語》,「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唐李元瓘之說),十哲確立之後,也幾乎未發生改變(清代增至十二哲)。主祀者孔子、四配及十哲均在孔廟大殿內部,而在大殿兩廡,還有人數不定的先賢先儒。先賢先儒從祀從唐代確立,但直至清代,人員一直發生變動,歷朝甚至歷任皇帝,對先賢先儒從祀的標準都不統一,如唐代貞觀年間以二十二賢有功於聖人之經而從祀,但也可窺見一定規律。

如明代,從祀的標準可以概括出來三點:

一是著作的多少。如薛瑄、吳澄等從祀,都是因為著作較多。在客觀上,個人的著作是確實可見的文化遺產,著作的多少,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一個人學識淵博與否,甚至可以說,著作較多,代表一個人對儒家經典的貢獻很大,所以理所當然成為從祀的標準。

二是個人品行的好壞。除關注本省著作多少外,也越來越注重從祀者的個人品行,特別是嘉靖年間孔廟改制以後,對從祀者個人品行要求越來越嚴格。再如吳澄,雖已從祀孔廟,但因曾仕元,被認為德行有虧,所以屢遭罷祀。

三是能夠傳播孔子思想。這一標準其實是要求從祀者有志於孔子聖學,能夠傳播孔子思想,換句話說,從祀者思想必須與儒家思想契合。

當然,孔廟從祀標準是複雜的,除上述因素外,其中還摻雜有政治鬥爭和學術派別的分歧,且上述三個因素,尤其是著作與德行,有時候是德行重於著作,有時候著作重於德行,有時候又需要兩者結合。


感謝邀請,說到孔子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論語》了,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是春秋時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私人講學的開創者,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劇史料記載孔子有三千多學生,其中身通六藝的有七十二人,被稱為:孔門七十二賢。

好了言歸正傳祭祀孔子的活動是在孔子死後他的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的故居改建為廟,起初只是私家祭祖的場所。 從春秋時期魯哀公十七年起到現在已經有2000多年了。公眾祭孔活動則開始於漢高祖劉邦時期,據記載:漢高祖劉邦於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二月,從沛縣回京師長安,路過曲阜以太牢祀孔。從此開了帝王祭孔的先河。

從此以後的各朝各代便陸陸續續有帝王和一些官員前往曲阜祭祀孔子。據《兗州志·歷代褒崇孔聖典孔》中記載有11位帝王曾經親自到山東曲阜祭祀孔子,次數多達18次,其中我們所熟悉的就有清代的康熙帝和乾隆帝,據說康熙帝在祭祀孔子時還發生過一次尷尬的事情。

據記載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南巡時路過山東曲阜時帶領文武百官到孔廟行三跪九叩大禮,併到孔林孔子墓前行一跪三叩之禮。起初康熙站在孔子墓前遲遲沒有進行祭拜,而是用眼睛絲絲的盯著墓碑看,後來一個大臣看出了原因,將墓碑上「大成至聖文宣王」的王字用布遮蓋住,康熙才跪下祭拜。

民國時期的黎元洪,袁世凱都曾經舉行過大型的祭孔活動,直到今天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或是海外依舊會舉行大型的祭孔活動。


孔廟祭祀的從祀,始於東漢永平十五年,即公元72年,當時從祀者為72弟子。唐貞觀二十一年,即公元647年,太宗李世民以左丘明、公羊高等22人配享,首開先儒從祀於國學的先例。到民國期間,孔廟配享的先賢、先儒已達到172人,都是歷代儒家學派中的著名人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配享孔廟的都是那些人。

四配:「復聖」顏回、「述聖」孔伋、「宗聖」曾參、「亞聖」孟軻。

十二哲:子騫、仲弓、子貢、子路、子夏、子若、伯牛、子我、子有、子游、子張和朱熹,除宋儒朱熹外,均為孔子弟子。

東廡先賢:公孫僑、林放、原憲、南宮适、商瞿、漆雕開、司馬耕、梁鱣、冉孺、伯虔、冉季、漆雕徒父、漆雕哆、公西赤、任不齊、公良孺、公肩定、梟阝單、罕父黑、榮旗、左人郢、鄭國、原亢、廉絜、叔仲會、公西輿如、邽巽、陳亢、琴牢、步叔乘、秦非、顏噲、顏何、縣亶、牧皮、樂正克、萬章、周敦頤、程顥、邵雍。

西廡先賢:蘧瑗、澹臺滅明、宓不齊、公冶長、公皙哀、高柴、樊須、商澤、巫馬施、顏辛、曹血阝、公孫龍、秦商、顏高、壤駟赤、石作蜀、公夏首、後處、奚容箴、顏祖、句井疆、秦祖、縣成、公祖句茲、燕伋、樂欬、狄黑、孔忠、公西葴、顏之仆、施之常、申棖、左丘明、秦冉、公明義、公都子、公孫丑、張載、程頤。

東廡先儒:公羊高、伏勝、毛亨、孔安國、毛萇、杜子春、鄭玄、諸葛亮、王通、韓愈、胡瑗、韓琦、楊時、謝良佐、尹焞、胡安國、李侗、呂祖謙、袁燮、黃干、輔廣、何基、文天祥、王柏、劉因、陳澔、方孝儒、薛瑄、胡居仁、羅欽順、呂柟、劉宗周、孫奇逢、黃宗羲、張履祥、陸隴其、張伯行、湯斌、顏元。

西廡先儒:穀梁赤、高堂生、劉德、董仲舒、後蒼、許慎、趙歧、范寧、陸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游酢、呂大臨、羅從彥、李綱、張栻、陸九淵、陳淳、真德秀、蔡沈、魏了翁、陸秀夫、趙復、金履祥、許衡、吳澄、許謙、曹端、陳獻章、蔡清、王守仁、呂坤、黃道周、王夫之、陸世儀、顧炎武、李塨。

這是一份讓人嘆為觀止的名單,幾乎囊括了中國曆朝歷代所有的文化精英,他們的事迹加在一起,就是一部中國文化史和思想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