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科技部公佈了「精準醫學研究」國家重點專項,精準醫學研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精準醫學研究」中的「精準醫學大數據管理和共享技術平臺」,將作為國家唯一的精準醫學大數據平臺,通過匯聚和整合跨機構、跨部門的醫學大數據,解決我國精準醫學最關鍵的中國人組學

等數據缺失問題,建設支撐我國精準醫學研究和臨牀應用的國際一流的精準醫學大數據平臺。

在大數據的浪潮中,中國的精準醫學把握時代的趨勢,高瞻遠矚,幾乎與世界發達國家同步開啟精準醫學研究。下面,讓我們放眼看世界,瞭解一下其他國家和地區精準醫療的舉措。

1. 2012年,英國啟動十萬人基因組計劃

2012年12月,英國政府宣佈啟動針對癌症和罕見病患者的英國10萬人基因組計劃(100,000 Genomes Project)。通過該計劃,英國政府預期到2017年年底實現以下四個目標:推進基因組醫療整合至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並使英國在該領域引領全球;加速對癌症和罕見病的瞭解,從而提升有助於患者的診斷和精準治療;促進基因組領域的私人投資和商業活動;提升公眾對基因組醫療的知識和支持。

(圖片來自網路)

?2015年年底,英國政府宣佈將在未來再追加3.75億美元的經費用於該計劃。2016年6月,英國政府宣佈已經完成了9892個基因組測序工作。

2. 2013年,英國首個大數據醫療科研機構揭牌

英國首個綜合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醫藥衛生科研機構於2013年5月3日在牛津大學正式揭牌,這家機構名為「李嘉誠衛生信息與發現中心」,將致力於用新興信息技術改善醫療衛生與藥物研發現狀。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揭牌儀式上說,醫學研究新突破離不開信息獲取與共享,該中心的成立有望為英國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帶來革命性變化,它將促進醫療數據分析

方面的新進展,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人類疾病及其治療方法。

據介紹,「李嘉誠衛生信息與發現中心」總投資達9000萬英鎊(約合1.40億美元),其中李嘉誠基金會資助2000萬英鎊。該中心包括「靶標發現研究所」和「大數據研究所」兩個機構,旨在通過蒐集、存儲和分析大量醫療信息,確定新藥物的研發方向,探索特定疾病的新療法。

3. 2014年,韓國啟動後基因組計劃

2014年2月19日,韓國政府宣佈正式啟動後基因組計劃,以推動新型基因組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該計劃包括繪製標準人類基因組圖譜、發展韓國的人類基因組分析技術,以及依託基因組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技術等目標。預計該項目將耗資5.4億美元。

2015年11月韓國政府宣佈以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NIST)為依託,開展萬人基因組計劃(10,000 Genome Project)。該計劃的合作者還包括蔚山市、蔚山大學、蔚山大學醫院、哈佛醫學院的個人基因組項目。預計至2019年,該計劃將獲得2500萬美元的資助。

4. 2015年,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精準醫學計劃」

2015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奧巴馬推出「精準醫學計劃」,提議在2016財年向該計劃投入2.15億美元,以推動個性化醫療的發展。

(圖片來自網路)

?奧巴馬當天在白宮舉行的「精準醫學計劃」活動上說,「精準醫學」為實現重大醫學突破創造巨大機遇,為新一代拯救生命的醫學發現鋪平道路,指出「精準醫學」所要做的是,把按基因匹配癌症療法變得像輸血匹配血型那樣標準化,把找出正確的用藥劑量變得像測量體溫那樣簡單,總之,「每次都給恰當的人在恰當的時間使用恰當的療法」。

據悉,「精準醫學計劃」將包括建立一個生物樣本庫,通過整合一些現有臨牀研究的數據等方式,收集100萬人的醫療記錄、基因和生活方式等數據;尋找會誘發癌症的基因;制定相關監管規則;研究如何保護患者隱私和數據安全。

5. 2015年,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大數據分析平臺揭示癌症基因關係

2015年6月,從香港理工大學獲悉,該校癌症基因組的大數據分析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建立一個創新的大數據分析平臺,分析基因之間的相互作用,揭示在癌症中基因網路的失控機制。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團隊假設參與相同機制的基因會呈共同表現(即基因之間的表現水平互為關連),並且探討每對基因之間的關係,從而破解癌症背後的機制。研究團隊還發現診斷及治療慢性骨髓細胞白血病的潛在標靶基因——核磷蛋白(NPM1)及其相關基因,有關研究發現有助確立由核磷蛋白導向的治療策略。

(圖片來自網路)

?這項研究確立了一個創新的結構性基因共同表現分析平臺,揭示癌症發病機理,並發展以核磷蛋白導向的治療策略。共同表現分析發現了基因網路上的失控機制,加深對癌症生物學的瞭解,有助確定治療的新方向。這個平臺不但對科學發展有所貢獻,並可隨時應用於其他疾病的診斷、預後和治療研究之上。

6. 2016年,奧巴馬斥資5500萬美元啟動精準醫療公用資料庫

奧巴馬政府於2016年7月中旬宣佈財年投入5500萬美金建立精準醫療公用資料庫,即美國政府最新投入建設的「精準醫療組」(Precision Medicine Cohort)資料庫。作為精準醫療計劃(PMI)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資料庫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且最具雄心壯志的研究項目。」

根據項目計劃,該資料庫將涵蓋超過100萬位志願者的詳細健康信息用於疾病的研究與個性化藥物和療法的開始。同時,這一新型資料庫也將幫助美國政府更好地監管快速增長的基因檢測市場。

NIH主任FrancisCollins表示,精密醫學組所涵蓋的具體信息將包括各類病人的醫療記錄、基因組測序數據、血液和尿液測試數據甚至終端設備和應用程序所收集的移動健康數據。Collins強調精密醫學組資料庫中的信息可以代表所有種族、民族和不同社會經濟階級的人。同時,精密醫學組將通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收集人們不同生活狀態和不同年齡下健康數據。

7. 2016年,法國啟動精準醫療計劃

2016年6月,法國政府宣佈投資6.7億歐元啟動基因組和個體化醫療項目,並將其命名為:法國基因組醫療2025 (France Genomic Medicine 2025)。該項目以提高國家醫療診斷和疾病預防能力為整體目標,預計在全國範圍內建立12個基因測序平臺,2個國家數據中心。項目初期將會聚焦癌症、糖尿病和罕見病。2020以後,項目將會逐步延伸至一般性疾病。

在未來10年,法國政府希望達到以下三個目標:將法國打造成世界基因組醫療領先國家;將基因組醫療整合至患者常規檢測流程,意味著每年需要測23.5萬個基因組;建立起一個國家基因組醫療產業,從而推動國家創新和經濟增長。

(圖片來自網路)

?小結:精準醫學的研究,在世界範圍內都處於起步階段,都期望從基因組數據中獲取研究突破,攻克癌症、糖尿病等威脅人類生命與健康的疾病。在這過程中,數據將是一切研究的基礎,在保護患者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數據進行研究,從數據研究中找到病因和對症治療方案則是精準醫療造福人類的重要成果,我們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根據互聯網內容整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