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记住基本概念,大概的框架就可以啦! 然后书就一直放在身边, 学其他科目的时候,有相关的都先学一遍解剖,这样方便记忆,还准确。

就算你现在学会了,后面也还是回忘的,就一点一点来,一直不要扔,到最后也就全都学会了。

但是!一定不要把一些概念模棱两可的记在脑袋里,遇到了就去翻书,你可以不全都记住,但一定不要记一堆错的东西在脑子里。

越往后积累的越多,解剖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学起来的难度并不亚于任何高等专业课,很多老教授还备著解剖书在办公桌上,所以不要著急,理解著背。

也可以使用画图法,把具体位置的解剖结构画出来,最好好看一点,这样真的容易记住。

当然了,一切都离不开反复的背~


多看,要有立体印象

再实际操作一下哈哈哈


可以结合解剖软体学习,比如visible body(收费),3D body。另外记忆一些东西时,理解性记忆,比如肌肉的功能


下载个软体对应著人体学


解剖怎么学?

这是一个好问题!给出的经验是:

1. 首先想办法「爱上」你的解剖老师。

2. 既然选择,就当解剖是件趣事,想办法爱上解剖。

那么具体的学习步骤呢?

题主你看这张图,阶梯图,从下往上看!

1 .听课--形成整体观以及课程框架和学习老师的方法。很重要,一般老师会分享学习方法,都很受用。这个部分可以做笔记做思维导图,非常清晰。

2. 辨认画图--一般我们的认知都是从图形图片开始,多看图片形成初步记忆。

3. 代入功能--怎么代入,在解剖课程当中,不代入自己的话,是不是特别的抽象?当老师讲到一块肌肉时,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平常这快肌肉都在怎么活动,是不是长期不干活?为什么不干活,是不是太懒了,为什么懒,形态决定功能。

4. 毗邻关系--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当你讲到胸椎的时候,你想想周边有什么,附著有什么,有肋骨,肋间肌,里面有心脏,有肝,被肋骨保护的还有两肺,下面还有膈肌分隔著,这样一联想,就很立体了。

5. 构建三维图像---由平面到立体。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平面,各个平面汇总构建一个立体的图片。

6. 画图---就算你前面都没有学好,你学会画图,也会让你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看起来简单,动手画起来真没那么容易,一个肌肉画出来后,对起止点有了解,在脑袋里形成一个平面,画一幅消化系统,对周边肌肉内脏关系有了了解。所以说画立体图是非常非常不出错的旋转。建议你去买一本解剖画图的书,有很多颜色笔,这样一层一层画有趣又好记。


我也觉得,太多了


就……结合具体的病想办法记一记吧……我大一的时候解剖学的也不好,后面四年都在为解剖不好而买单,甚至现在考研复习时不时还要翻出解剖书看看,真的很难了。所以还是好好学一下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