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情寫作

寒菊無語傲秋風

姜均

秋分已降,小院被圍牆阻隔,半邊終日照不到陽光,秋風一陣緊似一陣,帶來寥落之氣。然而陰冷的牆邊幾叢菊花越發茂盛,足有半人高,花苞累累,英姿勃發,沒有半點蕭索瑟縮,數百蓓蕾欲綻,枝幹承受不了重壓,彎下了腰。我趕緊把它們扶正,用竹竿細繩圈上,那花兒就粉白的粉白,淺綠的淺綠,或鵝黃絳紫,或輕紅淡墨,星星點點,絲絲縷縷,含顰帶蹙,如怨如慕,在秋風中矜持地搖曳着,恣意開放了。

大凡是感情正常、熱愛生活的人恐怕沒有不愛花的。一部《紅樓夢》詠海棠、芍藥、芙蓉、薔薇、紅梅……歷歷可數,而曹雪芹對菊花情有獨鍾,借大觀園一批富貴閒人之口,一個“菊”字,居然做出憶、訪、供、對、問、畫、讚的詩章來。曹雪芹曾享過安逸富貴,錦衣玉食,晚年困居北京西山,過着“蓬牖茅椽,繩牀瓦竈”的日子,想來已沒有對花的條件了,只好把理想寄託在天地間一部奇書中。

老舍先生酷愛菊花,在《養花》中,說到有一次鄰居院牆坍倒,被砸毀一百多棵菊秧,全家人幾天沒有了笑容。

愛菊的還有陶淵明,因爲他生活的年代早而佔先,更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直逼得曹雪芹稱道“一經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後人稱菊花,甚至在菊前加一個“陶”字。

說到陶淵明,便想到菊花原本不是盆栽,那花定是散落在籬笆下,短牆中,更多的在山野間,性子很野,花色單調,以黃爲主,所以俗稱“黃花”。有黃巢的詩可以作證:“颯颯西風滿院栽”,“滿城盡帶黃金甲”。還是戰爭年代,戎馬倥傯,偉大領袖毛澤東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感受到的是“戰地黃花分外香”,多麼豪邁的氣魄,多麼自然的風光,物我相融。

盆栽使菊花進化了,品種增多了,有了人工的痕跡,也很難侍弄,平常人家種在盆裏,不是細挑挑地猛往高裏鑽,就是肥篤篤的不開花或開不大。私心說一句,種在盆子裏的花即使長得再好,也有一種“病態”的美,由人造型,不能率性生長。龔自珍把盆栽梅花痛稱爲“病梅”,他恨不能買盡天下盆栽梅花,悉數移到地上,讓它們自由生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餘暇時光坐在院子裏,看一片菊花的世界,雖然長在陰冷中,卻比陽光更加燦爛明亮。菊花無語,怒放業已月餘,仍然充滿生機,秋風似乎奈何不了它。坐久了,看得眼花,心裏不免有一點惆悵,花開總有花謝時,詩人元稹曾嘆息:“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他是惋惜一年中菊花開罷將無花再開,怎麼辦呢?孟浩然答曰:來年“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冬季裏

因爲有你

而變得溫暖

來源:呂城雜誌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