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爱天堂》开场利用手持摄影拉开序幕,且流畅的运用了一镜到底,甚至使画面中角色认知到镜头的存在,技巧性的打破第四面墙,这样纯粹、自然未经调色呈现的画面感,将观众更拉近故事中,甚至可以看作掌镜人即是导演,即将说一段关于此『家庭』的故事,接著出现正片片名,才进入经调色过后产生出『电影感』的画面,如此和序曲未修饰的『现实感』对比呈现,立即展现掌镜多年的导演功力,饶富意味。

进入正片后,《烈爱天堂》谨遵传统三幕剧的方式,叙事结构上以『家庭』、『正义』、『大海』工整明了的三段章节做『起、承、转、合』,始于一场蓄意爆炸,过程在法庭的攻防战上逐步掀起高潮,最后结束于私刑报复下的愤怒。巧妙的是,编导在影片中不著痕迹将角色的个人恩怨,拉到探讨国家民族主义的高度上,仅利用几句对白和角色背景就自然将『新纳粹』的政治面牵引出来,其中『土耳其』身为『德国』最大的外来移民,在社会中所受到的『排外』事件自然曾出不穷,身为土耳其裔德国新移民的导演法提阿金,透过片中来自土耳其男性角色努瑞的死亡,所投射的情绪自然不言而喻,再来从极右派『金色黎明』组织牵引出『希腊』与『德国』间法西斯主义的关联,格局顿时从个人小仇小爱的纠结,转化成国家间的种族议题,令观众直视并同时思考此等社会议题,编导功力令人激赏。

而编导三段章节式的呈现皆各有千秋,虽说『家庭』篇节奏上有些冗长,但铺陈上却是必要,进入『正义』篇后,俐落、明快的剪接消弭了前段节奏的缺失,且一颗俯瞰镜头凝视著女主角,留下无所畏惧对抗邪恶的女性身影,震撼且到位,甚至对白编写上都再再触动人心,虽说洒狗血了点,但抓住每个观众的情绪起伏,终篇『大海』的结局则不留暧昧空间,在看似象征放下且事情结束的月经来临后,回马枪给了所有人一记当头棒喝,以私刑了结全片,强烈表达在第二段的法律程序无法伸张『正义』时,象征包容一切的『大海』也阻止不了私刑的爆发,其中导演满泻一地的悲愤、无力、怀著报复快感的复杂情绪直捣人心,重重打向银幕前的你我。

全片则以『日本武士』刺青贯串头尾,在女主角刺青完成之后,不成功便成仁,暗示了片尾的走向,且在最后以字卡说出:『在2000-2007年间,爆炸案层出不穷,而一名德国新纳粹组织成员杀了数名民众,这些受害者之所以被杀害,仅是因为他们是外来移民。』,直截了当的告诉观众,为什么努瑞会遭到蓄意谋杀,不是因为毒品买卖、不是因为涉及黑帮,仅是因为受害者是德国的『外族』,片尾再次提醒观众种族议题的严重性,给了全片如饮烈酒后劲般的震撼答案。

综观全片要能引人入胜,除了好剧本之外,坎城新科影后黛安克鲁格精湛的演出更功不可没,情绪上从刚开始失去至亲的悲伤、中段对于罪犯的愤怒、终章隐藏在平静下的汹涌报复,诠释的皆相当到位,每一颗特写镜头情绪皆立体饱满,在一部几乎是以黛安克鲁格撑起大半演技的片中,获坎城影后一点也不侥幸。

二战后至今,德国对于纳粹的罪恶一向勇于承担,从法律制度、基层教育、广设犹太纪念碑、各式电影作品等等来看,『转型正义』的确做得不留余力,对于此『原罪』,法提阿金这次明显聚焦在种族议题上,铿锵有力的抛出德国社会中纳粹留下的歪曲思想,唤醒大众对于此议题的注意,而在法庭的攻防战、主角报复与否的抉择上张力尽显,紧抓人心,使观众跟著主角呼吸、同悲同仇,一部电影同时兼顾了社会责任,且娱乐性十足,《烈爱天堂》在商业与艺术上的精准拿捏平衡,的确是上等佳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