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人物

朱溫,江蘇碭山縣人,老爸是個教書先生,很早就病逝,家裡非常窮,生活不下去,老媽就帶著兄弟三人離開家鄉,來到蕭縣給劉家當傭人。在唐朝的社會結構裏,農民是自由人,而傭人是賤民,是奴隸,屬於最下等的,和現在的傭人完全不是一回事,是沒有自由的。唐末稅賦沉重,土地兼併嚴重,很多農民破產,為了活命,賣身為奴,傭食於人,淪為農奴,奴婢,妓女,樂工等賤民。

所以,朱溫經常受到劉家大少爺劉崇的虐待。

朱溫的奴隸出身決定了他冷酷好殺,陰險狡詐;但同時也深知底層勞動人民的艱辛,五代中只有朱溫所統治的宣武鎮,相對別的鎮輕徭薄賦,人民稍微安生些,所以兵力比較強大,獲勝幾率就高。所以梁朝也是立朝最長的一代,享16年國運。

亂世出英雄。

黃巢起義時,天下大亂,很多賤民,包括農奴、部曲逃離主家參加了起義軍。朱溫和二哥加入黃巢隊伍,南征北戰,二哥戰死在廣州,朱溫打仗英勇又會用腦子,做到了同州防禦史。

黃巢攻佔長安,做了皇帝。唐軍向沙陀借兵,李克用率沙陀鐵騎開進中原剿匪,農民軍不能抵擋。在榮華富貴面前,黃巢完全變了個人,昏了腦袋,屠殺三品以上唐朝舊臣,卻依舊啟用三品以下的官員。全盤拿過唐朝的宦官監軍的治軍方法。這些太監在軍營明目張膽向將軍們索要賄賂,不給就誣陷其謀反,這讓各地的起義軍將軍很不爽,紛紛倒戈。朱溫在這種情況下叛變降唐。唐王大喜過望,賜朱溫新名朱全忠,任宣武節度使。

朱溫做到了一方諸侯,節度使在唐末五代就是諸侯國國王,集軍政生殺大權於一身,還是世襲的。

朱溫治軍嚴酷好殺。

長官戰死,本長官之下的士兵全部斬首。這導致長官一死,所率的士兵一鬨而散。最後他就給每個士兵臉上刺上軍號,士兵逃回老家,定遭擒殺,唯一生路,只有上山當土匪了,想回老家種田都不可能了。

朱溫善於玩弄陰謀。

他被黃巢軍圍困,求救於李克用,李克用殺退黃巢軍,沒有了軍糧,向朱溫借糧,李克用出言不遜,刺激了朱溫。朱溫擺下鴻門宴,伏兵襲擊了李克用,差點殺死李克用,自此二人水火不容。

血戰三十年,所向無敵。

先後奪取了二朱的山東,秦宗全的蔡州,時博的徐州,趙匡凝的荊南,擊敗太原的李克用,鳳翔的李茂貞,招降魏博的羅少威,幽州的劉仁恭,擁有78州,成為最大的軍閥。

終於在907年逼唐禪位,改名朱晃,建立大梁。除了太原的李克用,鳳翔的李茂貞等四鎮不服,其他南北各鎮,都承認其皇權。

得罪士人,臭名遠揚。

朱溫曾經和自己的幕僚及門客坐在大柳下,朱溫自言自語地說:"這棵樹應該做車轂。"大家都不做聲。有幾個門客起身回答說:"應該做車轂。"朱溫勃然大怒,大聲說:"書生們喜歡順口玩弄別人,你們都是這一類的人!車轂必須用榆木製作,柳木豈能做!"他便對左右的人說:"還等什麼!"左右數十人,拉出說"適宜做車轂"的門客全部打死。

私德殘暴荒淫,公德良心未泯。

朱溫掌握唐朝中央第一件事就是殺太監,殺完皇城的,再責令地方就地處斬軍隊宦官監軍。可見他對太監有多恨。

殺完太監,接著殺李唐皇室,斬草除根。

另外就是朱溫「扒灰」的荒淫事兒,比起唐明皇李隆基和西夏國王李元昊,還是有些區別。朱溫的義兒為了承襲皇位,主動送自己老婆服侍乾爹。而後兩者直接納兒媳為妃子。三個相同的結果都是被兒子所殺,唐明皇只是被慢慢折磨死而已。

再說朱溫的公德。

比起之後的李存勖,李思源,李從厚,這幾個二世祖,朱溫對老百姓要好千倍了。

朱溫當了皇上後,禁止額外差役。即使和太原連年苦戰,良民也沒有到流亡的地步。

這就是朱溫,從奴隸到皇帝的傳奇人物。


朱溫,幼年喪夫,家貧,母王氏在蕭縣劉崇家做工。朱溫長大後不務正業,是地方有名的地痞流氓,街坊鄰居都不喜歡他,只有他母親對他特別慈愛!後來參加了黃巢起義軍,命運開始改變!

受到黃巢重用後,封為同州防禦使。黃巢入長安後,他負責防守東線。數次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戰敗,請求支援,黃巢沒有答應。在黃巢危難之際,朱溫背叛了黃巢,投靠了唐朝。被唐僖宗封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公元883年,封宜武節度使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了黃巢起義,並被提為檢校司徒。此後,他以河南為中心,開始擴張勢力,和李克用父子等人長年混戰,導致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他先後吞併了許多蕃鎮勢,成為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公元901年,他帶兵衝進關中奪得唐昭宗,殺盡了朝廷的宦官。公元904年他逼迫所有人遷都洛陽,而後在一天夜裡集結幾十個大臣全部殺死,殺了唐昭宗,改立李祝為唐昭宣帝。公元907年他逼迫昭宣帝退位,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梁,史稱後梁。

朱溫稱帝後改名為朱晃。朱溫喜好女色,十分淫亂,就連兒媳婦們也要進宮伺候他。兒子們也藉此謀得繼承權。公元912年,朱溫在病中答應兒媳王氏的要求,要將皇位傳於王氏的丈夫朱友文(朱溫的養子)。三子朱友珪聽了十分妒忌,一天夜裡帶兵闖進朱溫寢宮,趁只剩朱溫一人之時殺了朱溫,奪取皇位。

朱溫死後謚號為太祖,被稱為史上最流氓的皇帝。

大嘴吧啦吧啦吧,為你吧啦所有你想知道的事,給個關注唄!點讚美一生,評論富三代!


朱溫是五代梁朝的開國皇帝,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自小便隨母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朱溫長大後,不屑種地,常以英雄豪傑自居,因而鄉里人大多都很反感他的遊手好閒,這一點跟光武帝劉秀的大哥劉縯很像,然而不同的是,劉縯性情耿直,毫無心機,而朱溫殺伐果斷,有心機,所以劉縯失敗了,而朱溫成功了。

朱溫的成功可以說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因為他也是以一介布衣起家,最終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了人生的巔峯,如果沒有唐末那個亂世,遊手好閒的朱溫這輩子很大可能只是一個街頭混混,說不定哪天便會與人結怨被人謀害,或者因罪深陷囹圄,了此殘生。可是上天眷顧了朱溫,給了他一個能盡情發揮自己才能與激情的舞臺——唐末亂世。在這個舞臺上,朱溫以一個絕對主角的存在,打敗了所有對手,笑到了最後,當然了,歷史從來不會畏葸不前,朱溫的巔峯是短暫的,在他之後這個舞臺上又出現了更多攪動風雲的人物,他們接二連三閃亮登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驚心動魄的畫面。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各地藩鎮割據自立,與中央朝廷互相對抗,而朝廷之上宦官掌握了禁軍——神策軍,從而開啟了第二次宦官干政時代,除了宦官集團,朝廷上還有因門閥對立而引起的黨爭,這些原因都使得中央政權變得虛弱無力,朝廷內外一片腐敗,最終在中央與藩鎮,藩鎮與藩鎮之間的連年戰爭中,宦官肆無忌憚的欺壓百姓中,大唐爆發了黃巢起義。起義爆發後,朱溫很快加入黃巢的起義軍,在軍隊中,他因為作戰勇猛,有謀略而屢立戰功,很快便受到黃巢的賞識而升為大將,公元880年,起義軍攻入長安,黃巢自立為帝,建立大齊政權,升任朱溫為同州防禦使,當朱溫攻克同州後,當時的大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集結部隊準備收復同州,在經過多次交戰後,朱溫請求黃巢發兵支援,然而此時的黃巢因前線接連失利無法派出援軍,朱溫因此更加篤信黃巢必敗,於是他殺了監軍嚴實,率軍投降王重榮。

朱溫降唐後,被朝廷任命為宣武軍節度使,成為唐朝地方軍政大員,為了向朝廷表忠心,他先後出兵剿滅黃巢起義軍,解圍陳州,討平蔡州,平定鄆兗。在這一系列的軍事行動中,他贏得了唐朝政府的認可,先後被皇帝加封為檢校太尉,中書令,進封為東平王,權力顯赫一時無兩。

作為臣子,朱溫實在是做到了頭,取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可是自古以來伴隨著無限大權力的必定是無限制的慾望,在那個藩鎮割據,天下大亂的時代,皇帝也應該是有能者居之,所以朱溫有了叛唐自立的野心,可是李唐王室經過近三百年的經營,雖然腐朽,卻依然是天下的共主,稍有不慎,便會墮入無底深淵,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朱溫一直在等待機會,幸運的是上天沒有讓朱溫等太久,公元900年,宦官劉季述不滿唐昭宗驅除宦官集團,幽禁了唐昭宗,立太子李裕為帝,想接著掌控朝政,朱溫敏銳的察覺到時機已經到來,率軍擊敗支持宦官集團的李茂貞等節度使,於鳳翔城將被挾持的唐昭宗救出,並迎回長安,助他複位,朱溫入長安後,殺盡掌權的宦官集團,持續一百多年的第二次宦官干政時代由此結束,而唐昭宗在一次次奪權的行動失敗後也已經看清形勢,他對朱溫說:「宗廟社稷是卿再造,朕與戚屬是卿再生。」從此唐昭宗成了朱溫手中的傀儡,對他惟命是從。不久朱溫被任命為太尉,兼中書令,宣武軍節度使,諸道兵馬副元帥,進封梁王。

公元904年,朱溫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一年將其殺害,另立昭宗年僅十三歲的次子李柷為帝,史稱唐哀帝,他還下令將唐昭宗的其他九子全部殺掉以除後患,同時在白馬驛殺害了以裴樞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並將他們的屍體投入黃河之中,歷史上稱這次事件為「白馬驛之禍」,在做完這些事後,朱溫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在公元907年,朱溫接受百官的勸進和唐哀帝的禪位後,正式即皇帝位,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廢唐哀帝為濟陰王,次年將其殺害。

朱溫雖然稱帝了,但歷史遠遠沒有結束,由於朱溫篡唐,維繫天下一統的最後一根紐帶也斷掉了,各地節度使紛紛自立,反對朱溫的篡權,當然了他們的反對並不是真心想恢復大唐社稷,而是出於自己的利益,這其中以河東節度使,晉王李克用的反抗最為激烈,經過十幾年的鬥爭,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打敗了朱溫的兒子朱友貞,滅掉後梁政權建立了後唐政權,當然這也不是結束,而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五代十國的開始。

朱溫雖然治軍嚴格,有勇有謀,但他的性格缺陷也造成了他的下場很慘,他徵戰天下三十年都沒有死在戰場上,最後竟然死在了兒子朱友珪手中,成為了兒子們權力爭奪的犧牲品,時也,命也,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的令人捉摸不透。

我是鹹魚,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五代後梁太祖朱溫(852年一912年),安徽碭山縣午溝里人,崛起於亂世的一代梟雄。

在唐朝末年時參加黃巢起義,時年23歲,七年後30歲時投降唐朝,被任命為宣武節度使駐紮汴梁,先是聯合各路諸侯剿滅黃巢起義軍,又剷除掉喫人惡魔秦宗權,然後就開始了長達幾十年與各路諸侯的爭霸戰,河東李克用,關中李茂貞,淮南楊行密,山東鄆州、兗州朱瑄、朱瑾兄弟、徐州時溥都是朱溫的敵人。

朱溫收降黃巢舊部葛從周、朱珍、李唐賓、張歸厚、張歸霸、丁會、龐師古等人,兵多將廣實力雄厚,後來又擊敗乾縣李茂貞,劫持唐昭宗,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當時最大的軍閥。

最後朱溫殺死唐朝兩個末代皇帝唐昭宗、唐哀帝,在55歲時登上皇帝位,建立了壽命17年的五代後梁王朝。朱溫一生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兇狠殘暴、貪淫好色,淫亂辱及手下大臣妻女和自己的兒媳,朱溫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壞的皇帝之一。歐陽修說「嗚呼!天下之惡梁久矣」。

只有著名歷史學家黎東方在《細說隋唐》一書中對朱溫做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梁太祖以生存為最高原則,沒有任何政治信仰。為了生存他投奔黃巢反對唐廷,為了生存他轉投唐廷攻打黃巢,還是為了生存他覆滅唐朝自己登上皇位,他有個性、有魅力、有手段、有闖勁,能夠吸引一大批人為自己賣命,能把許多諸侯打翻在地,成就一番大事業」。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即後梁太祖(907年—912年在位),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碭山[1](今安徽碭山縣)人,唐僖宗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

乾符二年(875年),參加王仙芝、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先後攻陷洛陽、長安等地,大大動搖了唐王朝的統治地位。中和二年(882年),歸附唐軍,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因鎮壓義軍有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他以河南為中心,極力擴大勢力,逐漸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據勢力。天復元年(901年),朱溫率軍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天祐元年(904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梁開平三年(909年)正月,遷都洛陽,因襲隋唐洛陽城。開平五年(911年)改元乾化。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弒殺。為掩人耳目,朱友珪暫時把朱溫屍體掩埋在寢殿。朱友珪將朱溫所定的繼承人朱友文殺死後,起出朱溫屍體,公佈了駕崩的消息,並於朱溫的靈柩前宣佈繼位。同年十一月將朱溫下葬宣陵。朱溫總計在位六年,卒年61歲。上謚號神武元聖孝皇帝,廟號太祖。

因為時間問題,百度得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