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8、9兩個月的發行高峯之後,我國地方債年內發行已近尾聲。《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業內獲悉,新增專項債發行的全年額度至10月底基本已經用完。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規模已經超過4萬億元。記者瞭解到,目前已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主要集中在土地儲備、棚戶區改造、收費公路等領域,其對投資的撬動效應已經逐步顯現。展望明年,地方債發行的壓力與今年相比或將不減,而近期地方債投資渠道擴容以及地方政府層面積極探索制度創新等,都將為明年地方債順利發行奠定基礎。

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呈現出年初低開、二季度提速、在8、9兩個月達到年內發行高峯的趨勢。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共發行地方債超過4萬億元,其中專項債1.89萬億元,佔比超過46%。截至10月底,我國新增專項債已發行13252.63億元,基本完成全年1.35萬億元的額度。

10月當月,我國發行地方債2560億元,較9月的7485億元已大幅回落。進入11月,發行規模繼續回落,前兩周除四川省外,其他地區均無地方債發行,總發行額度僅40億元。

業內指出,全年新增地方債額度基本用完是地方債發行規模驟降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多個地方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發債任務。「今年我省政府債券發行工作(不含雄安新區)已於9月順利完成,共發行1823.36億元。」河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我國已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主要集中在土地儲備、棚戶區改造、收費公路等領域。例如,2018年河北新增政府債務限額1319億元,其中,張家口市新增政府債券額度109.7億元,比去年增長74.43%,新增債券資金主要用於崇禮鐵路、京張高鐵、寧遠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棚戶區改造、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業內認為,伴隨項目進展,專項債輸血投資的效應將在未來集中顯現。此前有專家測算,全年新增專項債中預計將有數千億「輸血」基建,槓桿作用下,預計撬動的投資規模或超萬億。

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湯林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經過數月爆髮式發行後,至10月底,今年的大部分新增債券額度都已經完成發行,年內發行壓力減弱了很多。從總體態勢來看,11、12月的地方債發行,主要將集中在借舊還新的再融資債和置換債方面,例如10月再融資債發行了1480.5億元,佔發行總量的近6成。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發行的置換債僅有2.38億元,較9月底還剩餘的非政府債券形式存量政府債務2565億元而言,杯水車薪。所以,預計剩餘的非政府形式債券可能不會主要採用置換債的方式予以化解。剩餘的地方債發行任務主要是再融資債。「綜合預計,今年剩餘1個多月時間,地方債發行的總額大致在不到2500億元,全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約4.3萬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地方債投資者的購買能力和購買意願,在三季度爆髮式發行下,很明顯都已經在經受考驗。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明年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的可能性在提高,從而明年地方債發行的壓力比今年很可能只大不小。

值得關注的是,前不久,央行、財政部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檯業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地方債投資渠道和資金來源開啟擴容通道,地方政府層面也已在積極探索地方債制度創新,這些都將為明年地方債發行奠定基礎。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負責人張伊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地方債櫃檯業務的開通,擴大了地方債投資者的範圍,有望提升地方債交易的活躍度,進一步完善地方債定價機制,並對地方債一級市場發行產生正反饋作用。投資者向個人擴容,從社會責任的角度來說,也有利於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和信息披露形成新的外部約束。他表示,鑒於地方債的低風險和高於國債的收益率,其將成為包括個人投資者在內的中小投資者重要的資產配置類別。目前在銀行間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約佔全部地方政府債券的41%,因此,此次通過銀行間櫃檯業務開放中小投資者購買地方政府債將進一步為地方債市場帶來新的增量資金。從中長期來看,中小投資者對地方政府債券的投資或將佔據地方債交易的三分之一以上。

「今年地方債發行高峯已過,因此擴大地方債的發行渠道和發行投資者來源的深意在於考慮未來年度的地方債發行。」湯林閩表示。

地方政府層面也在積極探索地方債制度創新,為明年的地方債發行鋪路。河北省財政廳上述負責人介紹,河北在探索完善地方債發行機制方面頗有成效。包括探索建立債務管理長效機制,切實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借得來、用得好、還得上」全過程閉環管理制度體系逐步形成。建立常態化發行機制,確保債券順利發行。完善績效考覈評價機制,確保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健全預算約束機制,確保按時還本付息等。

weixin.qq.com/r/XUhbQ2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