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夏衍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写的一篇《脏话风波》引起了不少人关注。该学生在文中记述了班级里发生的一种不文明现象——讲脏话的同学越来越多,班主任为遏制此类现象,煞费苦心,与学生“斗智斗勇”。

  说脏话,是某些孩子的通病。那么,这类不文明现象是从何而来?它又是怎样蔓延呢?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出口成脏”令人忧

  清明假日期间,因为作业写不来,路桥区路北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可可(化名)和妈妈徐女士吵了起来,随口说了一句脏话。徐女士听到后火冒三丈,小小年纪居然学会了说脏话,当下就教育了可可。

  平日里乖巧可爱的女儿为什么学会了讲粗口,可可妈心生疑问。几次询问女儿后才得知,是从班级里的男孩子口中学来的。“听到后就狠狠教育了她一顿。”徐女士叹了口气,可可虽然才三年级,个子已经比班级里的女孩子高出半个头左右,座位也只能安排在教室里靠后的位置,身边的同桌几乎都是男孩子。

  “可能是身边男孩子太多了,调皮捣蛋的也多,才会被影响了。”徐女士说。

  五年级的小胖(化名)曾因为家庭聚会被家中长辈说了几句而爆出粗口,小胖的姐姐张女士在一旁看不下去就批评了他几句。

  “弟弟大约是从四年级开始说脏话的,也许是当初从高年级学生那学来的。”张女士表示,现在高年级小学生讲脏话现象颇多,“也有部分原因是来自于网络,不过在家里说得也不多,教育几次,他说得就少了。”

  只能以批评为主

  那么,低龄儿童在校内讲脏话现象存在吗,老师都是怎么处理呢?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几名班主任,他们均表示讲脏话的学生不少,发现后多以批评、指正为主。

  在椒江区人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丁建军眼里,孩子们天真无邪。但在采访中,丁老师特地在班中做了个小调查,意外发现孩子讲脏话现象还挺严重。“基本上当着老师面不讲,其他场合会说。”丁老师说,一般到了三四年级开始多起来。

  “大多是模仿、无意识的,以为讲脏话很帅、很牛。”丁老师解释,大多数孩子无法辨识是非好坏,以为说脏话很时髦。“多以严厉口头批评为主,并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丁老师说,接下来,针对此类现象会积极引导学生,要他们少接触网络上不良的信息,也会与家长多沟通,为孩子营造文明的家庭氛围。

  据椒江区洪家街道兆桥小学三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观察,讲脏话的孩子是不分学习好坏的。“好学生也会偶尔讲脏话。”

  椒江区章安中心校五年级班主任杨老师透露,她的班级由46位学生组成,但讲脏话的孩子并不多。“讲脏话的孩子大多是比较调皮,基本上以男生为主。”杨老师说,班级里的班干部或者是其他同学会对讲脏话的同学进行举报,老师再进行批评教育。

  此外,三门县横渡镇中心小学班主任王老师则认为,如果孩子们一旦学会了讲脏话,就很难改正,一旦情绪上来就会冒出脏话。

  成因复杂,适当干预

  台州医院心理卫生科主任医师陈文泽表示,低龄儿童讲脏话的成因复杂。

  “一方面是来自于家庭内部或者是他所处的外部环境,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所遗留下的不干净的语言习惯,会以较快的速度影响到孩子身上。”陈文泽说,如今互联网发达,不少社交媒体及网络平台上的不雅语言也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影响。另一方面,部分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及不良情绪应对方式等内在原因也会导致其产生此类现象,如引起对自我的关注及宣泄愤怒等负性情绪。

  “如果这些算是‘正常现象’的话,还存在着一种病理情况,属于病理性,叫‘Tourette综合征即抽动-秽语综合征’,常见于学龄期儿童中的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需要专业医生专业治疗。”陈文泽解释,一般来说,男性、单亲家庭、养育方式缺陷及自我控制不良的儿童更容易说脏话。

  针对家中或者班集体中有讲脏话现象的孩子,陈文泽建议,家长或者老师们需要第一时间告知其不能说脏话,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同时,家长和老师需要积极为孩子们营造文明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们合理宣泄负能量。“若发现严重者,可采取适当行为加以干预,正确应对孩子的早期叛逆现象。”陈文泽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