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銅梁火龍,表演者將1500度鐵水拍打至龍身,散發出陣陣金花。(圖/民眾提供)

▲重慶銅梁火龍,表演者將1500度鐵水拍打至龍身,散發出陣陣金花。(圖/民眾提供)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農曆春節過後,大陸各省市文化交流團紛紛赴臺參與各地燈會,包括來自雲南的文藝表演團、陝西的安塞腰鼓、重慶的銅梁火龍,上海市臺辦主任李文輝也受邀至臺北燈會為「上海燈區」點燈,全臺從北到南燈會活動都有大陸民俗表演團身影出現,激起兩岸文化碰撞火花。

▲陝西安賽腰鼓團。(圖/民眾提供)

▲陝西安塞腰鼓團。(圖/民眾提供)

來自陝西的「安塞腰鼓團」受縣長林明溱邀請,在南投燈會壓軸演出。超過百人的表演團隊,快節奏的敲擊腰鼓,同時揮動手中紅綾,動作整齊劃一,配合陝北民歌及民俗樂器,讓不少第一次觀看的現場民眾耳目一新。

據瞭解,安塞腰鼓是陝北的民間廣場舞蹈藝術,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被大陸官方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人民網》報導,今年是安塞腰鼓第二次到南投演出,隊伍從114人增加到138人,場面更加壯觀,並增加了秦腔、陝北說書等表演形式。安塞腰鼓演出隊隊長郭岐武表示,「希望能傳遞我們黃土地的聲音,讓臺灣同胞感受震撼的大陸民間藝術魅力。」

▲重慶銅梁火龍。(圖/民眾提供)

▲重慶銅梁火龍。(圖/民眾提供)

重慶銅梁火龍興起於明、清兩代,包括龍燈舞及彩燈舞兩大系列。表演者赤裸上身,將生鐵燃燒成1500度的鐵水,表演過程中,鐵水拍打至舞動的龍身,頓時散發出陣陣金花,亮眼奪目。

銅梁火龍表演團隊連續三年到南投燈會演出,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火龍表演在原有基礎上升級,不僅表演時長由以往的9分鐘延長至15分鐘,還融入川劇元素,開場則增加了舞旗表演和火把演出。

▲「十萬青年同飲一杯中華茶」活動啟動儀式,由雲南茶人代表演譯唐朝煎茶文化過程。(圖/記者魏有德攝)

▲「十萬青年同飲一杯中華茶」活動啟動儀式,由雲南茶人代表演譯唐朝煎茶文化過程。(圖/記者魏有德攝)

第二屆「七彩雲南,相約臺灣」文化交流活動則走訪高雄、花蓮、南投及臺北等多個縣市,派出160人左右的參訪團,以「孔雀開屏•諸事吉祥」為主題的文藝表演已於2月5日在佛光山和臺灣民眾見面,昨(19)日也在臺北書院舉辦「十萬青年共飲一杯中華茶」活動啟動儀式,邀兩岸青年以茶為媒、以茶會友,部分活動將持續到3月10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