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投10中未達標 王哲林未通過體測將缺席新賽季前五輪_CBA_騰訊視頻?

v.qq.com
圖標

特約記者韓磊

王哲林因為體測沒通過而無緣CBA前五輪比賽的新聞,又一次把「體測」推上了風口浪尖,也難怪,作為一支目標季後賽的球隊,開局前五輪本土核心上不了場,福建隊的球迷不可能沒意見,就算是其他隊的球迷,也有說「王哲林剛剛為國出戰完,還在恢復期,情有可原」的。

去年的這個時候,喊冤最響的是北京隊的球迷,重回球隊的常林也是因為體測沒通過,無緣前五輪比賽;再往前,2016年體測時,遼寧隊李曉旭在測試過程中跟腱斷裂,更是惹得「民怨沸騰」。現在CBA體測改為每隊只抽出兩個人參加,而非全隊一起參加,就是因此而來。

但即使如此,CBA、包括WCBA的體測還是沒有要暫停的跡象,取消更是無從談起,至於原因,可能還要從2011年說起。

宮魯鳴是重啟CBA體測的關鍵人物

緣起,「讓混日子的人滾出CBA!」

2011年的時候,時任籃管中心運管部部長的宮魯鳴重啟了CBA的體測。

之所以用「重啟」二字,是因為早在1995-1996賽季,中國籃協就推出過CBA體測,內容就兩項,3200米跑和折返跑,網路上現在還能找到一張姚明光著膀子在操場上跑圈的照片,就是為了應付當時的體測。

但這樣的體測顯然不夠科學,1米8的後衛跑3200米當然輕鬆,姚明2米26的大個子跑起來困難不說,也容易受傷,所以這樣的體測一直被各俱樂部批判,說「形式化」,最終這個版本的體測在2005年廢止。

2011年的時候,正是中國籃球跌入谷底的開始,2009年亞錦賽決賽不敵伊朗,2010年世錦賽也是驚險進入16強,遠沒有了姚明時代的自信,怎麼辦?體測就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了。

「其實籃協的初衷很簡單,沒那麼複雜。」宮魯鳴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以前在休賽期,沒了教練的監管,球員經常抽煙、喝酒、作息不規律,甚至打野球,導致體能下降。我們出台這個政策,也是想讓球員在休賽期不要荒廢。」

因為對球員愛之深、責之切,宮魯鳴在接受採訪時還說出過 「讓混日子的人滾出CBA」的話,但在他看來,CBA體測的標準其實一點也不高,「一般運動員,只要紮實訓練就能做到。」

當時為宮魯鳴「背書」的,是北京體育大學科研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體育總局體能訓練與恢復重點實驗室主任王衛星,他幫助中國籃協制訂了體測的具體標準,從那之後,標準只是偶有微調,大體延續至今。

王衛星也認為,籃協制定的體測標準,一點談不上苛刻,「像卧推,標準是達到體重的120%、深蹲達到體重150%,對於籃球運動員來說,只能說是一般,優秀的運動員要超過這個標準才行。」

大賽成績起伏是體測重啟的起因之一

沒人公開反對,落馬卻是常有

其實不止是籃協、專家,體測開始這麼多年來,公開表示籃協體測標準定的太高的,一個也沒有,說自己能通過體測的人倒有不少。

2016年的時候,山西隊羅智和任駿威在集中測試時沒有通過,時任山西隊主教練的許晉哲就說:「我覺著這些項目對現役球員來講,真的很輕鬆的,但是如果你排斥他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容易完成了。如果你不排斥它,願意接受這個挑戰的話,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昔年閔鹿蕾治下的北京隊也是如此,因為老閔一直奉行大運動量訓練,所以北京隊每年的體測都是100%的通過率,當時籃協曾經給過每個隊一個「免測」的名額,北京隊根本沒用上過。但並不是所有隊都像北京隊一樣,體測推出這麼多年,年年都有落馬的球員,原因也不一而足。

有的肯定是平時訓練不到位,譬如折返跑、卧推這些,平時缺乏練習,那肯定是過不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有的則只能怪運氣不佳了,以這次王哲林的失敗為例,折返跑他通過了,卻折在了投籃上,因為投籃還是有一定的偶然性。

在今年的CBA體測中,投籃測試一共只測兩組,取最好成績,規則也很簡單,在2分鐘內完成基礎出手次數(內線兩分球30次,外線三分球24次),同時保證一定命中率。

王哲林未能通過體測

作為內線,王哲林需要在三秒區外自投自搶,然後2分鐘內出手30次。測試的時候,如果有兩次沒投進,球又蹦的遠,這組測試可能就掛掉了,第一組投的不好,影響心理,壓力一大,第二組可能又沒法通過。

兩次測試,王哲林都沒有達到基礎出手次數,而他最好的一次,是27投10中,最終沒有分數,即使你折返跑和力量測試過了,一樣無法通過。

27投10中顯然不是王哲林的正常水平,他在比賽中的命中率都不會這麼低,但沒辦法,規則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既然制定了就都要遵守,你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為國出戰、疲勞恢復期,但體測組的人用一句話就可以懟回去:你不可以,為什麼別人可以?

這也是為什麼體測沒通過的球員,沒有人抱怨規則的,回家之後繼續苦練,在補測的時候通過才是正途。

王哲林也是,聯賽開始5輪比賽後他才能進行補測,補測通過後才可以登場比賽。

NBA球員在休賽期的訓練更為嚴格

體測頻惹爭議?短時間內絕不會取消

算上今年,CBA體測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每年體測其實都會有爭論,支持和反對的聲音都有。

支持者的理由很簡單,這也是宮魯鳴此前重啟體測的最主要原因。體測中包含的三項(速度、投籃以及力量)基本內容,是球員技藝中最容易被量化的,也是最基礎的,球員的技戰術發揮,都建立在這三項基礎上。

平心而論,CBA的隊員不像NBA,他們即使沒有俱樂部督促,休賽期自己都會花錢請訓練師練習,詹姆斯、杜蘭特這樣的大牌也從不敢鬆懈,但CBA不是,因為國內高水平的運動員不多,競爭不激烈,CBA的隊員往往賽季一結束就放鬆了對自己的約束,增加體能測試,就是為了讓運動員自覺練習,別在休賽期把身體荒廢了。

反對的人的也有很多,早先的時候,有俱樂部認為體測勞民傷財,幾十個人集中到一個地方,人吃馬喂,需要不少費用。

以四川金強的訓練基地為例,每年體測期間,一名CBA男隊員的費用是500元一天,女隊一天也要300,集中訓練和體測,往往要一周左右,算下來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而且夏訓期間,CBA俱樂部常常有自己的比賽安排,和體測衝突的時候也有不少。

這種情況在CBA體測改為每隊抽兩人之後改觀了不少,女籃聯賽則是每隊抽籤抽出4人。9月21日至27日,WCBA 17支俱樂部(上海隊因海外拉練缺席)剛剛在成都進行了集中培訓和學習,同時也進行了體測,結果參加體測的一共69名運動員,最終39通過,30人未通過,沒通過的球員裡面,不乏楊半伴、楊衡瑜這樣的成名球員。

WCBA也實行體測制度

像福建、天津、河北這些本賽季WCBA的新軍,都有3名球員沒通過體測,也都讓俱樂部頭疼不已。這些第一次體測沒過的球員,會在賽季開始前接受一次集中補測,再不通過的話,就只能在聯賽開賽十輪後,才能申請補測。

自從宮魯鳴和王衛星等人淡出後,目前中國籃協在CBA、WCBA聯賽體測方面的負責人變成了北京體育大學籃球專業的博士生導師潘祥,今年兩個聯賽的體測他都是負責人。兩個聯賽體測的標準,現在的集訓測試教研組也是蕭規曹隨,近幾年一直變化不大,偶有微調。

但取消是絕對不可能的。

記者採訪了CBA體測教研組的一名工作人員,想讓他以專業人士的身份說一下體測的作用,他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事不是CBA的,是NBL今年夏天補測時候的事情,一個小隊員找到了我,之前的集中測試他沒過,電話一接通都快哭出來了,說老師,我自己在底下測了,折返跑拼了命還是差2秒左右,能不能記錄成績的時候寫我跑的快一點。我掙的不多,一年也就不到10萬,我給您一萬行么……」

用那名工作人員的話來說,「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一個年輕球員,練一練肯定是可以通過的,但他就是不練,那怎麼辦?那就讓他打不了比賽,好好反省,想吃籃球這碗飯,不是混一混日子就可以的。」

一句話,雖然國內的職業聯賽現在如火如荼,但你絕對不要高估了中國球員的職業素養,偷懶的人從來不少。

不信你看今年的CBA體測,改抽籤了,有球員一下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測了16個隊(北京和遼寧暫未測試),抽了32名球員,結果居然有8個人沒通過,未通過率25%。

2016年體測中李曉旭遭遇重傷

記者回過頭查了一下,CBA球隊最後一次集中體測是在2016年,當時第一批(國家隊員、有傷在身的球員未參加)共有254人參加,結果一共有25名球員(包括李曉旭)未達標,未通過率9%。

一改抽籤,未通過率直接翻倍了。從這個角度上說,體測改為每隊抽籤兩人,倒還真不一定是球員的勝利。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