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鹹菜的祖師爺:洪應明。

腌制鹹菜在中國已有2000年歷史。《周禮 大官》記載「大羹不致五味,鍘羹加鹽菜矣」。這是我國關於蔬菜腌制最早的文字記載。

鹹菜的主要原料是蔬菜,按鹹菜所用蔬菜的原料部位,可以分為根菜類、莖菜類、葉菜類、花菜類、果菜類和其他類。

1971年,在湖南長沙東效馬王堆西漢古墓的隨葬品中發現了醬菜---豆豉姜醬蘿蔔,這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實物證據,是世界上儲藏最久的菜根類鹹菜。從此可以看出,用菜根腌制鹹菜的歷史,至少可以推至西漢之前。

我國古籍中有關「菜根鹹菜」,有名有姓的,就數《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最有影響力,明清時期,民間行會興起,鹹菜種類多種多樣,但是製作菜根鹹菜這一類別,都尊稱洪應明為祖師爺。在山東一帶的菜根鹹菜加工者,至今都供奉洪應明。

洪應明《菜根譚》序中講道「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這句話既象徵了粗茶淡飯、清貧淡泊的生活,也體現了一種清而彌遠、淡中有味的人生智慧。寓意人的才能和修養,唯有經過磨鍊才能獲得。只有堅守理想、甘於淡泊,歷經艱難困苦,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而菜根鹹菜的製作過程中,同樣歷經周折,才能製成可口的美味。吃得是菜根,品得是人生。這大概是菜根鹹菜製作者以洪應明為祖師爺的真正原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