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

春天是一個屬於詩人的季節!!!

桃花、新柳、細雨、浮雲

哪一樣不是讓人覺得

看一眼就生出詩意呢?

即使是號稱“沉鬱頓挫”的杜甫

在春天也有“好雨知時節”的細膩

也許你並不喜歡杜甫的詩

但你總不會和春天過不去吧?!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

相信你會有一點不一樣的發現:

原來,“詩聖”也有可愛的一面;

原來,“詩聖”的煉成是這樣辛酸!

這一年的春天,杜甫28歲。

這是他落第之後,

在齊趙地區遊歷的第五個年頭。

未來的詩聖,在這個時候,

還是個滿懷抱負的青年。

能寫“一覽衆山小”的豪言壯語,

也能與友人在鹿鳴聲裏,一醉方休。

在這一年,詩壇發生了兩次地震,

張九齡、孟浩然相繼過世,

大唐開元盛世,

與杜甫這無憂無慮的日子,

一起臨近尾聲!

這一年的春天,杜甫34歲,

這個時候他已經到了長安,

做了一名“長漂”,

當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旅食京華”。

“野無遺賢”的故事還沒有發生,

尚沒被“殘杯冷炙”弄得滿懷悲辛的杜甫,

經常與岑參、王維一起遊玩,

但他仍然經常懷念,

之前與李白攜手共遊的時光。

杜甫知道,李白是他一生的摯友;

但他不知道,他們的名字註定並列千年。

這一年春天,杜甫41歲。

曾經“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張繼,

很快就要登第了,

而杜甫仍舊是一介布衣。

最新出版的盛唐詩選《河嶽英靈集》上,

沒有他杜甫的姓名。

杜甫在做什麼呢?

他在曲江水邊,

圍觀一場極盡奢華的宴會。

麗人云集,珍饈羅列,何等耀眼!

但在這紙醉金迷的夢寐中,

隱藏的卻是皇家醜事祕聞,

以及,大唐江山的危機……

這一年春天,杜甫45歲。

安史之亂還在繼續,

長安城已經淪陷半年多了。

杜甫曾經逃走過一次,

被叛軍捉住,押了回來。

此時的長安城裏一片蕭條,繁華不再!

春花春鳥,再無舊時無憂模樣。

杜甫就這樣在城中游走着,嘆息着……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爲誰綠”?

他問春天,也問自己,

卻永遠也得不到回答。

這一年春天,杜甫46歲,

安史之亂終於平息了!

杜甫不再年輕,戰亂的傷痛仍在。

好友李白流放夜郎,

更是讓他心頭蒙上一層陰影。

在這靜謐的春夜裏,

於門下省值班的杜甫,

無心睡眠,默默地念叨着明天的工作。

旁觀歷史的我們,誰也不忍心告訴他,

這份工作馬上就要丟失了!

這一年春天,杜甫49歲,

在“漂泊西南天地間”兩年之後,

暫時在浣花溪畔安定下來。

用數首詩歌“衆籌”出來的草堂雖然簡陋,

談笑往來,卻盡是志同道合之人。

一簇桃花、一場春雨,都如此鮮活可愛。

只是,現世仍未安穩,

歲月只是勉強靜好罷了。

這一年,王維走了,李白也不久於人世,

年邁的高適“龍鍾還忝二千石”,

杜甫的草堂歲月,又能有多久呢?

這一年春天,杜甫51歲。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

然而時局依舊動盪,成都也有叛亂,

杜甫只好到梓州避亂。

李白已於去年過世,高適忙於軍務,

昔日親密同遊的三人,

一個死別,一個生離。

在這樣的情境下,遇見童年的夥伴,

杜甫是驚喜的。

他好像又變成了四十年前的那個孩子:

桃花那麼紅,柳絮那麼白,

小夥伴剛重逢又要離別,

簡直是氣死寶寶了!

四十年啊,人生的一多半了!

四十年前,他們還是總角少年;

四十年後,江山與人俱老……

這一年春天,杜甫58歲,

這是他生命中最後的春天。

年長一些的高適,5年前就過世了,

這年正月,比他小兩歲的岑參也去了。

杜甫翻閱舊日文件,

看到高適的“人日題詩寄草堂”,

想到這些故人一個個地離開,

不由悲從中來。

他沒想到,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故人”,

在等待着與他重逢,

那是昔日的御用歌手——李龜年。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當王維的名句從李龜年口中唱出,

杜甫不由得淚如雨下。

那沙啞的歌聲裏,

分明是那再也回不去的大唐盛世啊!

江南落花時節,

杜甫的生命,很快就要開到荼蘼了。

他不會知道,他這窮愁困頓的一生,

究竟給後人留下了怎樣的財富。

十二年前寫給李白的那句詩

彷彿也成了他自己的讖言: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時間線參考資料:

1、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

2、聞一多《少陵先生年譜會箋》

3、搜韻(王兆鵬)《唐宋文學編年地圖》

圖文由“詩詞中國”(shicizg)原創

轉載請聯繫小詩妹

每天5分鐘,把日子過成詩

今天看小詩妹了嗎?

欲問行人去那邊

眉眼盈盈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