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走到倒数第二天,这天行程原定是东京大学、合羽桥、浅草、晴空塔、代买、跟朋友碰面...

但是,忧郁状况大发,几乎在东京大学就达崩溃之际。最后,行程只剩下,东京大学、中野、代买、跟朋友碰面。

然后要在合羽桥找的代买跟浅草、晴空塔行程就塞在最后的伴天,以跑百米之姿在浅草跟合羽桥还有搭车的新宿站狂奔。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个原因是,本来这趟行程要见的人见不到,虽然努力说服自己还是难掩失落。不过后来有奇迹似的见到啦~~~~啦啦啦~~~~洒花~~~~~

第二,原本只想再东京停留两天,但因为少拜访在名古屋的朋友而多两天停在东京,虽然多了许多时间可以发呆但是这天早上跟两年多没见的朋友通过电话后想念如影随形。

第三,旅行的前半段都在人很少的地方,东京稠密的人类对心里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挤到爆的地铁车厢简直是地狱。请看德国摄影师Micheal wolf拍的Tokyo compression系列,身在其中觉得快疯了。

第四,这天的行程大半都是代买行程,说真的,除非别人有托你买过什么,不然什么"顺便帮我带"这种话实在不要太轻易对要去旅行的说。没有顺便这回事,都是"特地"去找的! 而且很多东西台湾就买得到也不见得贵到哪,不要拿代买来考验情谊。

第五,旅行终会结束,只是该死的他就这样来了。

第六,一个人独自旅行八天,再怎么high也是会有能量用光的时候。

Day7

东京大学

赏银杏的首要地点,东大的校徽就是银杏。不过因为连续几天雨下的多,叶子落了很多,枯枝更添失落感。心情是忧郁的看什么都是哀伤的。

日本的第一所国立现代大学,原名东京帝国大学在1877年设立,是明治维新后期阶段。日本国内的信心随明治维新渐渐恢复甚至壮大,1921年兴建的安田讲堂更是表现出富有帝国色彩的设计。1870年代也是日本大举向外侵略的初期阶段。也是在这个阶段发生1874年台湾牡丹社事件,三年前琉球人民漂流来台60多人遭出草,日方以"保民义举"为由出兵3600人侵台。最后,迫使清朝签定北京专约,也因为此专约默认琉球属于日本。啧啧啧...

22.jpg

因为忧郁大发呈现像是霍尔要融化掉一样的状态,所以非常快的离开东京大学。也忘了这是搭哪一条线的车,拿著西瓜卡转啊转,在人少的列车上等待,等待心情跟上行程的节奏继续向前。但是,后来在山手线上木然的让车子带我顺时钟绕东京一圈回到池袋,回到赤羽。开始腐烂之姿...

23.jpg

不到十点回到旅店,面带尴尬的笑容向老板说声太冷了,想休息一下就躲回房间。拉上所有窗帘隔离外头滴滴答答下不停的雨声和跟心情无法相应太过明亮的白天。倒在床上蹉跎,还好有睡著而且没睡太久。醒来后拉开一侧的床帘,依靠著日光写23封信。我想,到今天还有朋友在等那时我去日本的明信片,他们仍无法到你们手中。因为我还没寄出去,到底为何呢?

老实说,我不知道确切的原因。只是,我就这样带著写好的信搭上飞机,把他们放在抽屉里半年,然后,搬家时把它们看过一遍就默默收进行李。慢慢等吧~~~~

23-2.jpg

中野 MOMO Gärten

信写差不多时已经近四点,心情恢复许多。于是,直接前往中野。中野,是动漫迷必去的地方,但是我却不是去看动漫,所以又是个令日本人困惑的选择。会想去中野是因为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主角15岁少年田村和副线的老人中田先生,都是住在中野。抱著想一探究竟的心情,决定前往中野。在查中野资料时找到一间老宅新生的咖啡馆MOMO Gärten,让我想去看看。

从中野出站时大约五点天色已经全黑,因为MOMO只营业到六点所以决定先去。google导航不迷路情况是15分钟,但沿途我不断质疑它的指向而走了快半小时才找到这间。看到MOMO时傻眼,在标准住宅区就算了,还是在隐密铺著地砖的步道旁,周围只有路灯是亮的,没有人更没有车。低矮的建筑里从老旧的木窗间透出光,照著一旁落叶散尽,挂满饱满即将成熟的柿子,的柿子树。

IMAG2548.jpg

2013年开始营业的MOMO坐落在桃园川旁的65年老屋,店里不只是咖啡馆,也是各种艺文活动空间,Facebook粉丝页上出现过大提琴音乐会、冲绳民谣、日本传统剧、琉璃DIY之类的活动,店里有许多书籍,有内阅也有贩售。那天到访时,仅剩2位日本潮男在老屋里的角落滑手机、倚靠沙发翻阅书籍。

在众多书籍里,一本A4大小精装本白底黑字如砖头般重的书吸引我,55座核电厂。55、55、55太震惊所以说三次。一直以为国土是台湾10.5倍,人口是台湾5倍、GDP是台湾1.8倍的日本,核电厂数目大不了就是台湾的十倍,30座。结果,居然是55座。开什么玩笑!!!!

IMAG2532.jpg

 

一面摇头一面翻看55座核电厂图鉴(老实说每座看起来都差不多),不久一进门时就点的印度风味咖哩饭送来。惊魂未定吃著温暖的咖哩饭压压惊。这份咖哩饭是这趟旅行第二盘咖哩饭,如果是喜欢蔬菜风味清爽暖口型咖哩饭的旅人,我会非常推荐。

IMAG2541.jpg

中野 红叶公园

中野,日本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但是在中野路上走并不觉得壅挤。房子不是压倒性巨大的高度,人口多是因为住宅密度高,路面基础薄弱难以发展成商业或工业区。这几年,因为这里产出许多漫画家、漫画公司进驻,动漫产业在这里聚集发展。除此之外,走在30多万人口的中野,遇见门口停放数台脚踏车的汤屋和拿著小脸盆缩著脖子前往汤屋的爷爷奶奶,遇见提著啤酒来到红叶公园的人。

在离开MOMO后毫无压力的给自己充裕的时间迷路,漫无目的走著竟让我走到小巧稠密集体发烧的红叶公园。这次旅行最不可求的幸运莫过于可以同时赏枫跟赏银杏。

25.jpg

中野 さらしな総本店

在我跟日本人说要去中野没目地的散步时,虽然不可置信,但住过中野的他也没忘记向我推荐好地方,手打荞麦面さらしな総本店。所以,最后就晃到这里。在踏入店里以后才知道,さらしな的创办人是台湾嘉义出生的新岛繁,是湾生爷爷,光是如此的缘份就觉得可贵。

26.jpg

是的,就在吃完咖哩饭后不到一小时,就接著吃荞麦面。这不是因为我是大食怪,而是荞麦面本身是下酒小菜的概念,在许多歌舞技、俳句里都能见到荞麦面被放进创作里。因为是下酒小菜所以份量不会很多,不要把他当正餐的份量来期待呦!

菱形状面条的荞麦面是最具特色的部分,荞麦面的吃法有热的、冷的、汤的、干的。面体成分依照荞麦与面粉比例有十割、九割、二八、七割、六割、五割的差别,数字越小表示面粉比例越高,口感越加滑溜。但是,相对荞麦香也就淡薄许多。我个人很喜欢荞麦比例高的荞麦面,因为都选择吃荞麦面了还想要滑溜那吃乌龙面就好,专注感受荞麦相对粗糙有些刮口的口感和香气更能获得荞麦面独特的养分。

27.jpg

关于药妆店或代买的行程内容,线上高手如云,我用零碎时间随走随买超不专业的买法不足挂齿。所以不要问我,保证买贵绝对绕远路 :)

Day 8

11点15分新宿往成田机场的车,所以没有多少时间。

很早就离开赤羽,把行李放在新宿站,就到合羽桥、浅草、瞄一眼晴空塔。对有人群恐惧的我会本能的闪避人潮,所以浅草、晴空塔这些很多人打卡拍照的地方,最好能免则免。但因为要到合羽桥买东西,就顺道看看荒谬的人们。

IMAG2579.jpg

看人们在雷门灯笼拍著照,当大家把浅草放在东京必去之地时,多少人只为了拍一张照片给别人看而去?

浅草是东京最古老的寺庙而且是观音寺可能去完回来还不知道,雷门大灯笼的由来跟松下电器的关系也不知道,雷门本名是风雷神门两旁有风神雷神像也不知道。当部落客集体鼓噪,反复复制介绍,标点符号、断句、形容词千篇一律,这般连自己书写文字都嫌懒的文章依旧吸引了无数网民追随,我们出国旅行真的能看见更广的世界更深的文化吗?

对了,雷门因为瓦片掉落到2016六月底前不开放。

29.jpg

很多人会说,啊我出国只是想要放松不想这么沉重不行吗?!

恩,可以。但是,这最好是能让你放松啦! 更诚实的说:我就是想满足虚荣不行,这样我可能更尊敬你。因为,至少你是诚实的。

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坦然的面对问题,为什么而来?看见什么?东京在你身上留下什么?

旅行,才更有价值。

这张照片,最珍贵的不是巨大的主体,而是左侧下方,两位牵著自行车的妈妈。为什么妈妈们要在早上八九点牵著脚踏车经过观光客爆多的这里?

旁边有间幼稚园,正值上学时间妈妈们带著小朋友来上课,戴著大大圆圆贝雷帽的小朋友被安置在脚踏车后方座椅上,因为天气冷所以都包裹著毛毯只露出一颗红红脸颊的大头。在校门口妈妈们抱下小朋友牵著手怎进幼稚园后放手的一幕,超越所有名胜古迹成为我认为到东京最珍贵的画面。

 

 

30.jpg

在从浅草寺往合羽桥的中间,一台推车上有四五的宝宝,老师推著他们走向水族箱,语调轻柔但精神十足的说故事。这是少子化的日本,教育的进行式、东京的进行式、日本的进行式。

28.jpg

我一直到现在都不是迷恋日本的哈日族,只是因为种种机缘接触日本料理、到日本旅行,因为好奇而读日本文化分析的书。越加理性的理解日本,就越能明白他们的生活态度也看见他们自身的矛盾。

跟在日本生活的朋友聊日本食物,往往第一个打破的迷思就是,食物很清淡吃得很健康这件事。还有什么很环保,也不知道是谁把他们的形象塑造成这样,根本不是这回事。许多所谓相对来说较为负面的处事方式却都被美化成好的说法。不得不说台湾人迷恋日本的根基,建立在一个迷幻绚烂的泡泡上,甚至移植外显的礼仪、妆容试著让自己成为那个模样,却压根不明白我们不是日本人,也不需要成为日本人。

 

 

23-1.jpg

有些事,日本可以其他地方不行。例如:

东京的都徽是银杏叶的样子,都树是银杏,银杏里里外外都是代表东京的象征。但是,每年银杏叶都会掉光,在人行道上马路上铺设一条条金黄色的地毯。很多地方也看上银杏叶转黄美丽的样貌,纷纷种起银杏树。

然而,堆积的树叶会腐也会影响用路安全,清扫需要多大的人力,这些人力从何来?

某天走在路上迎面而来几个婆婆一看知道不是职业清扫人员,一面闲聊一面拿著扫帚畚斗沿路扫除落叶。无论他们有领实质酬劳或是自发主动清扫,在台湾这都不可能发生。这便是立基在信仰、人口、社会产生的文化差异。

不需要感叹也不需要贬低自己,我们也有日本不可能发生的事。例如:PChome 的6小时到货。

哈哈哈哈~~~~~~

 

八天七夜移动530公里

金泽-兼六园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合掌村

高山-高山阵屋、宫川朝市

松本-旧开智学校、松本城、松本美术馆

东京-筑地市场、东京铁塔、21-21设计美术馆、新美术馆

东京-品川、原美术馆、自由之丘

东京-东大、中野、浅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