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拉回到70年前。


1949年,黨中央撤離西柏坡後進駐北京香山,指揮全國解放。爲保證通信工作,當年2月,北平地下黨和西柏坡的一部分同志先行在此籌備香山電話局,當時只有150門無鈕式自動交換機和50門磁石式電話(俗稱“搖把子”電話)。在1949年3月中央進駐後的幾個月時間裏,這個小小的電話局傳接着中央和全國解放的聲音。



70載光陰,倏忽而過。


2019年3月5日,人民大會堂,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兩會“部長通道”上宣佈,2018年年底,百兆光纖已佔寬帶入戶比例的七成以上。2019年,全國要開展千兆光纖入戶的試點示範,使一部分百兆光纖用戶轉爲千兆光纖用戶。


從最原始的搖把子電話、架空明線銅纜,發展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程控交換機、大通路寬帶光纜……固定通信的發展勾勒出70年信息通信業前進路上的精彩路標。中國通信業在時光中前進,在奮進中圖強,開創性地突破技術瓶頸、頂住資金壓力,經過艱苦探索與創新,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纖寬帶網絡,“神州大地皆光網”成爲現實,中國信息化發展邁上了一條全光網高速路,建設網絡強國、繁榮信息經濟迎來“高光”時刻,有了堅實根基。


中國建成世界第一大電話網


時間的刻度,清晰記錄走過的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即着手建設以北京爲中心的國際國內通信網。1949年11月1日,郵電部成立,統一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郵政與電信業務,翻開了我國通信行業的新篇章。


1950年年底,北京對國內電信由解放初的80%無線通信變爲80%有線通信。1952年建成連通全國六大行政區的國內明線幹線網。1952年開始在全國主要幹線上開通12路載波電話。20世紀60年代開始建設60路對稱電纜載波系統。1975年建成600路及960路微波接力通信,通達全國19個省會和自治區首府,承擔了電話/電報通信、報紙傳真和電視/廣播節目的傳送任務。1976年年初開通了由北京到上海、杭州之間的中同軸1800路載波系統。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研製光纖通信系統。


20世紀80年代初,隨着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人們對通信業務的需求猛增,爲國內通信事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會。通信業務以超常規、成倍數、跳躍式的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1982年,福州引進開通了第一套萬門程控電話交換機。1988年,第一個實用單模光纖通信系統在江蘇揚州、高郵之間開通。


我國通過大膽引進和發展程控電話,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了局端設備——交換機的生產力問題。1997年8月26日,中國縣以上城市全部實現電話交換程控化,國家公用電信網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突破一億門。


乘勝追擊,到2002年,中國建成世界第一大電話網,成爲世界電話用戶數最多的國家。


“八縱八橫”光纜幹線網絡覆蓋神州大地


在程控電話勢如破竹發展的同時,幹線網絡卻成爲制約我國通信生產力快速發展的瓶頸。


我國長途通信傳輸網的家底很薄,1980年長途幹線電路總數僅有3000條,是當時印度的45%、日本的1.2%,而且九成以上是技術落後、質量低下的架空明線。重慶到武漢、上海只有8條長途電路,到南京只有兩條,據測算,供需之間存在的差距有300倍之巨。


世界光通信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大通路光纖幹線登上歷史舞臺。1989年10月,我國首條跨省一級幹線工程——寧漢光纜全線開工,並於1991年通過驗收。此後,原郵電部黨組作出重大決策——面向21世紀,統一組織全國性的大容量、高標準光纜大通路。


1994年5月,《全國郵電“九五”計劃綱要》首次提出,建成“八縱八橫”、覆蓋全國省會城市和重點地區、聯通世界的光纜傳輸骨幹網。南沿海光纜、北沿海光纜、鄭西成光纜、大東北光纜、西蘭烏光纜、蘭西拉光纜……


在千里戈壁,在十萬大山,在世界屋脊,人類通信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到1998年年底,總長7萬多公里、覆蓋神州大地的“八縱八橫”光纜幹線網絡正式竣工。



我國電信骨幹網跨越銅線階段,一步到位邁入光通信時代,從根本上改變了通信幹線緊張局面,也使得我國通信骨幹網成爲與世界發達國家差距最小的領域。


光纖寬帶形成“1000M引領”新格局


幾年前,導致我國和世界寬帶網絡落差的根本原因,是兩代接入技術的差距,儘管通信業不斷對ADSL進行提速,但銅線技術已經遇到“天花板”,最高速率也僅能達到光纖寬帶起步速率的十分之一。


要對全國5億多公里的寬帶接入網絡進行一次徹底的光纖技術改造,是一項煩瑣而耗資巨大的工程,難度超乎想象,光是用戶側“最後一公里”的總和就足以繞地球上萬圈。而且,基於光纖的高速寬帶需求比例當時還很低,在接入網的光纖化改造上,面臨着“FTTH+ADSL”和“一步到位建設FTTH”兩種選擇。是沿用漸進式、改良式的發展模式,還是闖出一條跨越式、超常規的光網發展之路?



2012年,位於中國西南的四川率先走出了這一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對傳統電信網進行“一步到位”的全光網改造,普及光纖入戶,實現全程傳輸光纖化。2015年9月,四川“全光網省”全面建成,全省21個市州全部建成“全光網市(州)”,四川省在全國率先告別“傳統銅纜程控交換通信”,邁入全球領先的超寬帶、大視頻、全智能的“全光網”新時代。


2015年下半年,三家基礎電信運營商在山東、河南、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紛紛宣佈建成“全光網”,實現了寬帶發展的歷史性突破。2016年上半年,安徽、西藏、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等地也建成全光網,海南6個市縣提前建成全光網。目前,全國超過三分之二的省份已經建成“全光網省”。


徹底去銅換光,這一“基石”的變革,突破了“提速”的技術空間,網絡實現了全程光化傳輸,帶寬有了十倍級以上的跨越式提升,實現了光纖寬帶“1000M引領、100M普及、20M起步”的格局。自2013年光纖寬帶開始規模建設以來,我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快速提升,走出了一條漂亮的躍升曲線。


在四川涼山昭覺縣阿土勒爾村,村裏與外界的聯繫僅靠一條沿懸崖陡壁垂直而下800多米長的山路,年輕人上下一趟需4個小時。


這樣的一個“懸崖村”,如今,隨着通信網絡建設的推進,“懸崖村”開通了100M光纖寬帶和4G網絡,村民告別了“滿山找信號”的日子,還通過寬帶看上了高清電視節目,豐富了文化生活。


70年來,中國從一個“幾乎沒有電話的國家”一躍成爲世界頭號通信大國,固定通信的發展,在其中功不可沒。這70年的發展歷史,是一次跨越時代的信息文明崛起,體現了中國通信人的前瞻眼光、頑強意志和雄渾膽魄,爲網絡強國建設走向輝煌鋪平了道路。


編輯:樑晨


推薦閱讀:

李國英省長要求安徽通信業:加快5G應用和產業發展

中方關於美方正式實施加徵關稅的聲明

原來你們是這樣的移動人!中國移動第二屆“最美移動人”評選揭曉

2019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上,傳遞了哪些重要信息?

黃坤明: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爲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