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1月开始,福清导演在"乡间小路月刊"会写下行动院线的故事,纪录我们在行动中所遇到点点滴滴的感人小故事。
http://countryroad.tw/ (乡间小路/农业生活月刊)

一月份已出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全台诚品书店找到喔!!
 

乡间小路 2013年1月  
 
-----------------------------------
载故事到最遥远的地方

「谢谢你拍这部电影给我孙子齐悦看,齐悦一出生,我们就在找她的第一部电影,但是都找不到,现在她四岁了,终于…第一次进电影院。你知道为什么她的名字叫齐悦吗?因为她一出生,我们整家人都很高兴…喔,对啦,今天看你的电影,我们全家也都好高兴喔! 」---一位阿嬷激动地拉著我的手,站在戏院门口很久,说她无论如何也要亲自向我道谢,离去前,她又握住我的手…「你很好,要继续加油,啊…我给你加油。」我的手心握著他硬塞给我的两仟元,看著齐悦一家人开心的离去。

「我真的没想到这个电影会有这样的效果,我儿子五岁,第一次这么安静看完一出戏耶,太神奇了。」---一位年轻妈妈笑嘻嘻地拉著她儿子到我跟前,直夸她儿子。

「导演,谢谢你。今天是我妈妈最感动的母亲节,因为你用一个骨肉瘤小朋友的故事感动了那么多人…我的妹妹很多年前就是因为骨肉瘤去世了…。」---一位老奶奶泪流满面,女儿在一旁向我道出她看完电影后的感触,这段话令我不知如何应接,却让我想起了一个约定。

约定
二○○八我认识了一个十三岁的骨肉瘤小朋友家彣,拍了纪录片「彩虹下的约定」,这个纪录片让我认识了一群骨肉瘤小朋友,也改变了我对癌症小孩的刻板认知。以往,总觉得罹癌的小朋友很可怜,但遇上这群小朋友以后,感受他们面对病痛的勇气,也领受了他们发生的正面力量。

从这个感动出发,我著手「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剧本,花了三年的时间,完成一部结合真人实拍、动画、合成特效的电影,虽然这是一部难度颇高的电影,但是引擎启动了,我们便一路航行。我带著约定,从彩虹下启程!

两颗草莓的触动
电影上映前,好友王老师跟我讲了一个她任教的东海国中的小故事,促使我决定要把电影带倒没有戏院的台东,自辟一条院线,免费让国小与学龄前小朋友看电影。

王老师说有一次她买了一盒草莓分给班上的同学,其中一位同学拿到草莓后,盯著看了许久,然后就珍重地用卫生纸包起来。王老师见状就问他为什么不和其他同学一样把草莓吃掉呢?同学说他从来没有吃过草莓,他要把这两颗草莓带回家和妹妹一起吃。「我的学生都是台东市的孩子,还有这样贫穷的,其他偏乡孩童资源缺乏的程度,你是很难想像的。

因此,我们便来到台东,走进偏乡,展开了奇幻旅程。

移动中的电影院
「我们这里离有戏院的城市很远,小孩看电影的成本太高,希望有一天『不倒翁的奇幻旅程』到我们学校,好期待哟。」---我的脸书上,一位国中老师为她的学生如此期望著

电影下院线后,我们带著当初的约定与触动,一乡过一镇,将电影院移动,把故事载到最遥远的地方,循「纸风车」前辈辟出的蹊径,「行动院线」到村落、学校放电影,让乡民重温陈年记忆,也创造小朋友共同观影的机会。

乡间有影
戏院,曾经是五、六○年代乡镇的重要艺文聚所,但随著娱乐业的变化更迭,乡镇戏院陆续在七○年代歇业、拆除,步入历史。时至今日,三C产品攻陷了艺文视听场域,乡下小孩没有影音共同环境,只有闭锁在电脑、手机萤幕方寸里,三C隔绝了他们和环境的对应,也切断了人际的互动。他们可以在萤幕里冒险患难,却对实体环境却步;他们可以在网路视讯往来广阔,却对现实人际漠然对待。更严重的是三C内容无所不包,但也无从筛选约制,也就让儿童曝露在视听辐射下,一步一步走向畸形发展。

行动院线,要鼓励儿童集体观影,透过共同参与,摆脱三C孤立,并且提醒年轻父母,儿童阅听不当喂养的危害。因此,行动院线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要达成的是儿童的无害阅听环境。

感念当初,骨肉瘤小朋友触动了我的书写,从一部纪录片到一部剧情片,再到行动院线,每一个转折都是一部奇幻旅程。人生如寄,游萤尚且不吝发光,行动院线投下的光影或若萤虫,但是,愈处黑暗,萤光益显。有光才有影,萤游村野……我们要让乡间有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