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豐田RAV4在全球已經陸續上市,海外對使用TNGA平臺的RAV4給予很高的評價,甚至稱它迴歸到第一代RAV4的本源,當然,國內還處於孵化階段,到底表現如何暫且放到一邊。至於人人關注的安全性今天值得談一下,近日美國IIHS已經進行了碰撞測試,神奇的是作爲全新一代車型,居然沒能獲得安全推薦,要知道,同平臺的凱美瑞IIHS評價非常高,是2019的進階安全首選車型,上一代RAV4也是2018的安全首選,難道全新一代還不耐撞了?

  上圖是IIHS對國內老RAV4進行的安全碰撞報告,在2018年獲得安全推薦車型,從實際的評分中可見,除了副駕駛員側的碰撞強差人意之外,其餘項目都有不錯的成績。事實上,副駕側的碰撞也是近年IIHS引入的項目,因此車身設計有段時間車型確實是個考驗,而同時期德系和美系車型也好不到哪裏。

  反正IIHS每次推出新項目,車企總是心驚膽戰,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顯然是一件好事。前後兩代車型的碰撞結果對比發現,最明顯是副駕駛員側的碰撞成績,由老款的POOR躍升到GOOD。無疑,這是車身結構和材料考究的結果,從目前TNGA平臺使用的車型來看,無論凱美瑞還是CH-R再到RAV4,車身的剛性大有提高,而從更細緻的報告可見,乘員的生存空間大大提升。

  上圖這堆數字可能不太懂,大概意思是車身潰縮的距離。發生碰撞時,車身的變形越小,車內乘員獲得的空間更大,在衆多調查中可見,人員受傷大多是受到車內部件積壓而成,而全新一代RAV4正面小角度碰撞後測得的變形量比上代少得多。不過,車身並非越堅硬越好,因爲隨之而來的是車內乘員會受到更大的瞬間能量,此報告也有指出,車內假人承受的力量老款比新款少。可見,這是個矛盾的命題,車身越堅硬車內乘員受力更大,做到兩者平衡纔是一款安全性高的車型,而從結果評級結果來看,RAV4顯然比上代安全多了,即使假人收到的衝擊更大,但也在人體可承受的範圍內。

  同樣的事情在側面碰撞的數據也可論證上述觀點,但是正面碰撞時,不單單車身的入侵量比上代少,連車內假人承受力量也減少了,這說明,不只材料堅硬了,更重要是車身對於碰撞力的分解也更合理更講究,至於實際有什麼顯著的變化,我相信當RAV4真正上市後,通過我們CT機拆解欄目將能解答這個大家都關注的安全疑問。

  看起來全新一代RAV4撞得挺漂亮,即使在主動安全系統的測試上也有極高的評價,IIHS卻偏偏將安全首選的稱號藏起來。其中的原因還是在車燈上,有留意此碰撞機構標準的朋友都知道,車燈是令很多車廠不能獲得高評價的主要項目,有燈廠之稱的奧迪也如此,甚至在之前的評測中,IIHS認爲Q8的安全評級比A6L低,其原因也是如此。

  安全評級中,車燈達到Good的等級可獲得安全首選+,獲得Acceptable可獲得安全首選,但是全新一代RAV4的反射式LED頭燈的照射距離不足,成爲不能獲得推薦的主要原因,而暫未對高配的LED Bi-Beam頭燈進行測試。

  IIHS的評級值得消費者參考,但車身安全性能大幅提升也是不爭的事實。車身剛性的提高不單單令碰撞時車身潰縮更小,還令操控性能大大提升,根據外媒的試駕報告,無一不對其稱讚。豐田的這波TNGA可謂改變了他們的固有形象,年輕當然是其主打,但更重要是安全性能的提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