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文學史上,陸遊的名字獨樹一幟。他身處在南宋,其實詞曲的巔峯,而詩歌卻因爲唐詩太過耀眼,而被大多數文人視爲畏途。然而陸遊卻固執地認爲,詞乃雕蟲小技,詩歌纔是黃鐘大呂,因此他有意要做詩人,留下了9000多首詩,只有150多首詞。

  小珏自然沒有全部拜讀這9000多首詩,然而卻發現陸遊很重視家教,其中有好幾篇都是以《示兒》爲題目的。比如說他臨終的《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這是我們最爲熟悉的,也是感動中華民族一千年的詩歌。然而,在另外一首《示兒》之中,我們獲得的感受了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它是這麼寫的:

  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築百步塘。早茶採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老夫一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

  這首詩表面上是告訴兒子讀書的道理,實際上卻是將自己的兒子360度全方面誇耀了一遍。

  第一、二句“舍東已種百本桑,舍西仍築百步塘”表面上描述自己家中的環境,不僅在東邊種植了桑樹,還在西邊要挖掘池塘。詩人爲什麼要如此勤奮?一個“仍”字,似乎就在暗示爲了給兒子們留下家業,才這樣不敢懈怠。這個字,也寄託了父親對兒子們深沉的愛。

  第三、四句“早茶採盡晚茶出,小麥方秀大麥黃”緊緊承接上面的意思,描述了一幅農忙時節的畫面。

  第四、五句“老夫一飽手捫腹,不復舉首號蒼蒼”,這裏的“老夫”,自然是指陸遊本身。在此,陸遊將自己老態龍鍾的形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即是說明開墾荒田,操持勞作的不易,也是在爲下面的內容埋下伏筆。

  第六、七句“讀書習氣掃未盡,燈前簡牘紛朱黃”,表現了詩人的情趣所在。即使是在如此繁重的田間勞作之後,即使是在垂垂老矣之時,他依然不忘自己還應該讀書,而且對讀書非常感興趣,連簡牘都被眼前的燭火燻黑。此時陸遊生活在南宋,紙質書已經很普及了,這裏當然只是寫作手法而已。

  第八、九句“吾兒從旁論治亂,每使老子喜欲狂”是戲劇化的一幕。原本我們能以爲陸遊是在講述自己的生活態度,沒料到筆鋒一轉,開始說明這是自己的兒子在旁邊高談闊論,將治國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因此陸遊欣喜若狂。

  在這裏,陸遊透露出了兩個信息。第一是兒子說得好,這個好就包括談話技巧和政治正確。第二是兒子的觀點和自己的相當接近吻合,因此陸遊纔有如此的興奮和高興。

  因此,人逢喜事精神爽,同時看什麼都高興。他竟然達到了“不須飲酒徑自醉,取書相和聲琅琅”的程度。這反過來,還是在誇獎自己兒子表現出衆,做父親的十分陶醉。

  最後四句“人生百病有已時,獨有書癖不可醫。願兒力耕足衣食,讀書萬卷真何益!”倒是詩人在強調讀書和自食其力的重要性,這也是對兒子的殷切期望和諄諄教誨,還是回到了《示兒》這個題目上來。但是,讀完全詩,給小珏印象最深的並不是教育,而是在誇獎自己的孩子,如果當年也有朋友圈,想必陸遊也是一個曬娃狂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