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拿不到題主的樣品,也不知道樣品怎麼樣,就給出一點大範圍的建議,具體各種物質的鑒定詳見百度或者化學資料

看你是自己測還是其他。一般都有專門的分析機構,就是收費標準(我也不太清楚)。

如果自己測就去看分析化學,學紮實了,(不清楚要什麼地步才合適,反正就認真學習,把國內基本著名的分析化學學好,比如武漢大學那本)砸幾十萬(不算多)買儀器和標準物質。波譜儀(謝謝評論提醒),質譜儀,紅外儀,核磁共振儀等,色譜柱,離子交換柱(網上有現成的賣,也可以自己做),滴定管(幾乎不用,電泳管(這個好像用的不多)等。然後就可以開始操作啦

操作過程詳見分析化學,再結合自己手中的物質初步估計,再分析。因為不是定量分析,所以會好辦很多。

順便你還能去考個證,領個執照,靠接分析業務回收點成本

那麼為什麼不直接送去分析所?(雖然他們大概率不接這單)


小分子有機物大部分只需要H1和C13NMR以及MS就可以分析出來,比較複雜的可以用其他NMR比如F19P31和二維NMR以及元素分析和IR輔助,當然如果你能搞到晶體的話,CCD就可以直接秒殺


要是給到我手上,直接無腦走一針GC-MS和一針LC-MS,大概有多少東西就可以猜個七七八八了,然後就是提純,再上氫譜碳譜進一步分析。


1.如果是混合物先純化.得到單個純品,一一堅定結構

2.得到純品先做元素分析,測其分子量,可用質譜測其分子量,元素分析儀測其元素組成

3.用紅外檢測儀測其官能團

4.用核磁共振碳譜,氫譜,氟譜等等元素譜計算含量,和確定每個原子的化學位置

5.用核磁共振二維檢測確定樣品中各官能團相對化學位置

6.綜合分析確定最終結構

有問題私信


這個活和我們做天然產物的差不多

一般來說點個板或者走個液相看看咋樣

然後分一下

接下來就是走流程的核磁質譜等等

這種已知化合物沒有難度

直接求個微譜與資料庫比對就行了

但是特別想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藥學的分析和化學的分析不一樣。我們儀器分析老師經常說的,他們搞藥學的經常弄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

因為分析本來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你只有把化合物真正的拿到手,你才能說這個東西是啥,很多做方法學的,走個液相就說化合物的產率,東西只有拿到手纔有絕對的說服力。

所以很多藥學裡面有一些定性的方法個人覺得emmmm無關痛癢。

我舉個例子,之前還和老師討論了很久的

這個活...真無聊

因為一般來說最大吸收和濃度關係不大,他這裡來了一句濃度不同,最大吸收也不同,讓人很無語。後來問了一下藥學老師,他們說是高濃度下,小峯不明顯,所以要稀釋。

那你直接說掃某個範圍的波長唄,弄得很迷惑。

其次,這個方法也只是苯環的特徵吸收峯,和這個藥物分子關係不大。也就是說很多物質都有吸收。

再或者巴比妥類和銀離子的鑒定,那我要是不小心弄了點汗液,有氯離子呢....就覺得這些方法很不靠譜。

所以我覺得藥典裡面給出的方法應該是指,基本上能確定化合物是啥,在有限的幾種藥物之中找某一種,纔有一定的意義。

但是對於陌生的混合物,先分離再鑒定纔是正道


如果太雜的話,其實並不好分。

可以先柱色譜大致分一分。然後分次走色質聯用。

利用色譜純化後,分別紅外,核磁。定結構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