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算算,冷知識系列的文章也更了不少了。

  甚至可以說,動物界(能見到的)的祕密

  基本被我們扒了個一乾二淨!

  相信各位爸媽應該都已經在孩子們面前風光了一把~

  今天,讓我們來換個視角——

  幫各位爸媽科普那些家庭中常見的,因“意外”而發明的東東吧~

  敲黑板咯!開始!

  可口可樂

  是的,可口可樂剛發明出來的時候,只是一種用來提神、解乏、治頭痛的藥水。

  1885年,美國藥劑師約翰·彭伯頓從古柯樹的樹葉(Coca)和樹籽(Kola)中提取出了一種叫古柯鹼的物質。經過反覆試驗,配製成了一種能治療頭痛病的深綠色藥水(不含氣體,需要兌冷水飲用)。

  不過,1886年,約翰·彭伯頓的助手錯將蘇打水倒入藥水中,卻意外發現味道更好了!就這樣,世界上第一瓶可口可樂誕生了!爲了美觀,約翰·彭伯頓還對藥水進行了調色處理,才成了我們看到的褐色。

  後來,合夥人羅賓遜從糖漿的兩種成分裏,激發出了命名的靈感,爲了整齊劃一,他將Kola的K替換成了C,然後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Coca-Cola!

  順帶提一下,這個“治療頭痛”的祕方至今還存放在亞特蘭大銀行地下的保險庫中。

  玻璃

  沒想到吧!家家戶戶都有的玻璃,其實也是一個美麗的“意外發明”!

  3000年前,一艘載滿腓尼基人的大商船來到地中海沿岸的貝魯斯河河口,船上裝滿了大塊大塊的天然蘇打晶體(主要成分:碳酸鈉)。由於不熟悉這一片海域的海水漲落規律,這艘大船在靠近河口的沙洲上擱淺了。

  心大的腓尼基人索性跳下大船,在這裏生火做飯,等待着漲潮結束。可沒想到,這片沙洲上到處都是細沙,竟然沒有可以支鍋的石塊。有人突然想起船上裝的天然結晶蘇打,於是大家一起動手,搬來幾十塊壘起鍋竈,然後架起木柴燃了起來。

  當他們吃完飯收拾餐具準備回船時,突然發現了一個奇妙的現象:鍋下的沙子上有種東西晶瑩發光。大家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以爲發現了寶貝,就把它收藏了起來。其實,這是在燒火做飯時,支着鍋的蘇打塊在高溫下和地上的石英砂發生了化學反應,形成了玻璃。

  便利貼

  1964年,一個叫西佛的人加入3M的“聚合體黏着劑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強力膠計劃”),在一次試驗中,他不管原料的規定比例,也沒有理會研究資料,自己隨性調配原料來做實驗。結果,他竟然發現了一種新的聚合體。

  西佛興奮地拿着自己研究出的聚合體給同事看,結果這種“有點兒黏又不是太黏的”東西,收到了大家一致的評價:“有點兒用,又不知道用在哪”……(這種黏劑很團結,不管在哪,永遠都在一起)

  不過,西佛並沒有放棄,直到五年後,西佛遇到了一個新夥伴弗萊。弗萊是教會的唱詩班成員,平時爲了練唱,他都會將小紙條夾在歌詞本里,但是紙條常常會掉出來。有一次,弗萊當着西佛的面找小紙條,西佛恍然大悟:爲什麼不把黏劑塗在紙條上來使用呢?

  就這樣,便利貼誕生了……

  微波爐

  微波爐的發明就更加夢幻了——源自一個武器研發項目。

  微波爐的發明者是美國一位自學成才的工程師珀西·勒巴朗·斯賓塞。二戰爆發後,他在一家軍火公司從事雷達技術開發。聽起來很高大上對不對?其實只是一種具有探測功能的磁電管,可以發射高強度輻射光束。

  一天,他在實驗室做實驗時,一塊巧克力棒粘在了短褲上。珀西注意到,是因爲剛纔運行了磁控管,才導致褲子裏的巧克力棒融化。正常來說,一個武器工程師發現了這種不得了的東西,都會趕快將它投入到武器研發中。但珀西卻用它來烤爆米花……(是個和我一樣的吃貨沒錯了……)

  後來,珀西用一個可以隔絕輻射的箱子將磁電管包裝起來,作爲一種烹飪美食的新工具推向市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微波爐。

  塑料

  塑料的發明出自攝影師之手……(想問那個時代的發明家在幹嘛)

  19世紀時,攝影愛好者們還不能夠像今天這樣購買現成的照相膠片和化學藥品,必須自己製作需要的東西。所以每個攝影師同時也必須是化學家。

  攝影中使用的材料之一是“膠棉”,它是一種“硝棉”溶液,也就是在酒精和醚中的硝酸鹽纖維素溶液。當時它被用於把光敏的化學藥品粘在玻璃上,來製作類似於今天照相膠片的東西。

  19世紀50年代,亞歷山大·帕克斯查看了處理膠棉的不同方法。偶然一天,他誤將樟腦混合進膠棉中。沒想到,混合後竟產生了一種可彎曲的硬材料。帕克斯稱該物質爲“帕克辛”,那就是最早期的塑料。

  不過,早期的塑料非常不耐高溫。後來經過利奧·貝克萊特的合成,成功研製出了第一個能成功耐高溫的塑料,並在1909年申請專利。

  不鏽鋼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嗆人的戰爭火藥味已瀰漫歐陸大地,英國政府爲了實戰需要,決定研製一種耐磨、耐高溫的槍膛鋼材,以改進武器。於是,他們將冶煉鋼的任務交給了冶金專家Harry Brearley。

  當時,Harry Brearley正在爲槍械製造商工作,並試圖找到更耐磨的材料(由於熱量和排放氣體,槍管內徑磨損很快)。

  在一次實驗中,Harry Brearley嘗試着將10-20%的鉻加入鋼中,不過這種新型鋼材並沒有通過槍械公司的磨損測試。但他卻沒有丟掉這批鋼材,而是命令助手將它們留在室外。幾個月後,他注意到這些鋼材並沒有生鏽,從而發現了不鏽鋼。

  不粘鍋

  我們現在之所以能用不粘鍋來煎蛋,可要好好感謝美國化學家羅伊·普朗克特和法國工程師馬克·格里瓜爾的妻子科萊特。

  1938年,美國新澤西州傑克遜實驗室的化學家普朗克特希望利用氟氯化碳氣體來爲杜邦公司研製一種新型製冷劑,他將一些裝滿四氟乙烯氣體的儲氣罐塞在乾冰裏,以防它們受熱發生爆炸。不過當普朗克特後來想使用這些氣體的時候,他發現儲氣罐中的氣體離奇消失了,可儲氣罐卻仍像裝滿氣體一樣重,出於好奇,普朗克特用鋸子鋸開了儲氣罐,結果發現罐中掉出了一些白色蠟狀的小薄片。

  通過不斷地試驗,普朗克特發現這種新物質是一種奇特的潤滑劑,熔點相當高,並且不怕熱、不怕水、不怕酸,不粘材料“特氟龍”就這樣意外誕生了。

  特氟龍最初被用於製造軍事裝備,直到1954年,法國工程師格里瓜爾的妻子科萊特突發奇想,覺得丈夫用來塗在釣魚線上防止打結的不粘材料“特氟龍”如果可以塗在煎鍋上,效果一定很不錯!丈夫格里瓜爾聽了妻子的建議立即開動腦筋,廢寢忘食研製出瞭如何將“特氟綸”和鋁結合在一起的辦法,世界上第一隻“不粘鍋”由此應運而生。

  怎麼樣,沒想到吧?家家戶戶都有的東西竟然也有這麼多冷知識,爸媽們趕快趁着今天下班給娃安排起來吧!

  -END-

  策劃:有養

  撰文:子豪

  編輯:子豪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