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逢涼山森林火災,失聯的30名消防官兵全部犧牲,4月3日人民日報公衆號有一篇推送,讓我生生看哭了,那些犧牲的消防官兵,有的還想讀大學,有的還沒來得及表白,有的還沒能給摯愛一場婚禮……清明節這天,致敬英雄,痛悼之餘,我想來聊聊有關生命的話題。

  回想一下,我們爲什麼“怕死”?在討論這個話題時,我們聊到了自己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一位同事說,某次乘飛機突遇事故,空姐已經發下寫遺書的紙和筆了,她才意識到“原來我還有那麼多事沒做”。

  在這個世界上,死亡隨時都在。當死亡的威脅迫近,我們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想說的沒說,想做的沒做。

  這部紀錄片叫《臨終筆記》(B站搜「多桑的待辦事項」),是日本女導演砂田麻美初次執導的作品,記錄了自己父親砂田知昭臨終前的那段日子。

  普通上班族砂田知昭,在一間私人化學公司打拼了一生,67歲退休後沒多久,便被診斷出胃癌晚期,人生正式進入倒計時。

  得知此事的砂田知昭,沒有陷入無止境的困頓中,反而開始製作終活筆記(終活,即臨終前爲自己安排好身後事),並一絲不苟地實施,女兒也拿起攝像機,跟隨着像從前一樣幽默熱血的父親一起,完成他臨終前的「待辦事項」。他說,“如果沒有把一切規劃好,後事一定會讓家人很困擾。

  “

  待辦事項1:造訪神父

  待辦事項2:認真陪孫女玩

  待辦事項3:投票給自民黨以外的人

  待辦事項4:籌備告別式

  待辦事項5:與母親一起旅行,再吃一次年輕時吃過的鮑魚

  待辦事項6:告別式場勘

  待辦事項7:再見一次小孫女

  待辦事項8:跟親友告別

  待辦事項9:受洗

  待辦事項10:第一次對老婆說“我愛你”

  ”

  在砂田知昭的待辦事項中,我看到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親人、愛人、朋友。

  陪孫女好好玩一次

  5月,砂田知昭查出癌症,6月孫女便因暑假要回日本了,他說,“我沒時間因癌症消沉,我得認真陪孫女玩一次了。”

  從前的砂田知昭很“瞧不起”老把孫子掛在嘴巴上的人,沒想到自己當上爺爺以後,居然愛上了被孫女耍得團團轉的感覺。

  媽媽&鮑魚

  在砂田知昭的待辦事項中,第5項是鮑魚與媽媽。

  最後一次旅行,砂田知昭將目的地定在三重縣伊勢志摩,理由很簡單:因爲鮑魚排。那是年輕時吃過一次,就再也沒有忘掉的美味。

  這場旅行,砂田知昭還帶上了94歲的媽媽,淡定地和媽媽聊了聊自己的身後事。

  雖說淡定,但因先於媽媽離去的不放心還是悄悄透露出來,“如果能和你一起走那就簡單多了。”

  話雖說得如此輕盈,在最後的日子裏,砂田知昭躺在牀上,給媽媽打電話,“謝謝你長久以來的照顧,很抱歉比你早走一步,家裏人會照顧你的,下次再打電話給你,謝謝媽媽。”伴隨着這些話,他的眼淚一滴一滴地往下掉。

  和妻子說一句“我愛你”

  砂田知昭和淳子的故事,其實就是普通家庭的故事:新婚時期快樂得像扮家家酒,後來生了三個孩子,又逢砂田知昭事業上升,兩人壓力增大,爭吵逐漸升級,然後兩人跌跌撞撞數十年,等到兒子在國外定居,砂田知昭搬去兒子的空房子,與妻子分居,兩人只在週末相見。

  自打發現砂田知昭罹患癌症以後,淳子好像就一直在“生氣”。

  長久以來,砂田知昭一直都在忙於工作,即便下班時間也盡數安排給應酬和打高爾夫,好不容易等到退休,時間比較充裕了,兩人從爭吵不休也變爲和諧相處,砂田知昭卻要面對癌症,時刻準備赴死。夫妻倆這次面臨着永久分離。

  看《抗癌鬥士之路》時,淳子的眼淚止不住地流。(我看了兩遍紀錄片才發現!)

  在砂田知昭生命中最後的幾天裏,淳子一直握着他的手。

  最後的淚點爆發在砂田知昭拉着淳子的手,顫顫巍巍地說出那句缺失了一輩子的話,“我愛你”。此時無論是鏡頭裏還是鏡頭外,所有人的淚腺都再也hold不住了,淳子哭道,“我也是,我想和你一起走。不要丟下我,你是那麼好的人,現在已經太遲了,我應該早點更加珍惜你的,對不起。”

  網友爲《臨終筆記》寫下影評:生命到最後,所有的愛恨情仇,無非化爲三句話: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

  這一堂死亡教育課,很多人都不敢上,因爲無論何時,死亡教育都伴隨着沉痛,但在看《臨終筆記》時,隨着砂田知昭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終點,我哀於生命脆弱的同時,也發現,當一個人直面死亡以後,反而能遵從自己的內心,摒棄生活中大多數煩惱。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還可以拼命地活着,一項項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一句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生命到最後,最怕的應是“我本可以,但還沒來得及……”

  -END-

  策劃:有養

  撰文:大魚

  編輯:王機智

  視覺:王黑龍

  圖片來源:《多桑的「待辦事項」》、新浪微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