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遊樂園,是每個孩子的夢想(不接受反駁,反正我是這樣)。最近我就發現,一位住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媽媽,幫孩子把夢想變爲現實!

  Beth Worley是一名兒科醫生,2012年帶着4個孩子(老大也只有8歲)從硅谷來到曼哈頓開始新的生活。

  (圖爲Beth和4個孩子)

  到了曼哈頓後,Beth找來了設計師,帶着孩子們和設計師一起溝通,準備裝修她們的新家——一個面積4000英尺(約合380平米)的平層公寓。爲了讓自己和孩子們都能在這樣的繁華地段有自己的小天地,Beth和設計師把公寓改成一套五居室。

  格局是醬嬸兒的:

  (房屋格局圖)

  光看這樣的格局圖,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走進這套房子後,慢慢會發現其中的玄妙。

  爲了讓一家五口能夠在家裏自在地生活,設計師在客廳打造了一個開放式的廚房,並且做了一個能夠容納18個人就餐的餐桌。平時孩子們和Beth可以在這裏一起做飯,就餐,彼此敞開心扉地聊天。

  餐廳旁邊有一個放滿了一家人照片的櫃子,後面還有個小小的書房,孩子們平時可以在裏面一起看書學習。

  餐廳、小書房都大氣又溫馨,可進入孩子們的房間,畫風立馬就不一樣了。

  在家也能盪鞦韆?

  首先,4個孩子的房間是連成一排的,走廊兩側牆壁上,按照孩子們的要求畫上了各種各樣的綠植。走廊頂部,設計師給孩子們做了一個吊索。不爲別的,就爲了孩子們可以從走廊這頭拉着吊索滑到另外一頭,好玩!

  吊索非常牢靠,即使是成年人也可以吊在上面劃來劃去。如果有人助推一把,滑起來速度非常快,不到5秒鐘就能從房間的一端到另一端,滑行過程中的風甚至能夠把孩子們的頭髮和衣服吹起來。

  它還可以調節高度,更換滑索把手的類型,適應漸漸長大的孩子們用不同的方式滑行。

  在老四Caspian非常小的時候,哥哥姐姐們把他放在帆布袋裏,用手扶着推着來回慢慢走。現在他雖然長大了,但團寵地位絲毫沒動搖,經常坐在上面讓哥哥姐姐推着玩。

  雖然說這個設計看起來好像是純粹“用來玩的”,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但它的確給這個家帶來了太多的歡樂,在Beth看來是最划算的一筆裝修開支了。甚至Beth自己,也經常會和孩子們一起滑一滑……

  孩子喜歡的樣子,房間都有

  孩子們的房間是四個相對獨立、但有一側走廊聯通的小臥室。三堵半隔離的牆,把這個區域分成了四個不同風格的空間。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四個房間的頂部都有一個小小洞。這個洞,通往孩子們另一個祕密基地——娛樂室。這個聯通了臥室和娛樂室的天花板隧道,是孩子們的最愛!

  每個孩子房間裏通往這個隧道的“樓梯”,也都是根據孩子們自己的要求,被設計成了不同的樣子

  老大Catherine的房間,是用一個帶弧度的槓桿當樓梯,聯通地面和天花板隧道的。Catherine表示自己雖然是老大,但並不代表自己少年老成。她喜歡倒掛,所以這個杆很適合她。

  弟弟妹妹們有時候也會來她房間裏玩這個杆,即使摔下來了也是跌到牀上。既能鍛鍊身體,又很安全。

  老二Alex不像其他姐弟那樣活潑,是個相對比較沉穩的孩子。他最喜歡的地理,所以他的房間牆壁也被設計成世界地圖的樣子。

  家裏的狗狗也很喜歡和Alex一起靜靜地待在這裏,在“世界”的環繞下,看書學習。他房間的梯子雖然不像其他人那樣富有新意,但在他房間上方有一張斜拉的網。

  Alex有時候就會爬到這個網上,躺下俯瞰自己的房間,這讓他感覺自己對世界有更爲宏觀的瞭解。這張網也非常牢固,可以承受5個成年人同時躺在上面,所以孩子們有時候也會聚在這裏聚會。

  老三Lucy是個活力少女,喜歡爬上爬下,她的房間的“樓梯”就設計成了攀巖的牆壁

  每次進入隧道,Lucy都能三兩下就能爬上去。從隧道出來的時候,她一般會直接一蹦,精準降落到牀上,看起來很炫酷了……

  老四Caspian的房間,雖然在樓梯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位於他臥室上方的隧道,卻是一個“要塞”,在這個隧道的盡頭,有一個黃色的小門。

  打開那扇小門,是一個黃色的旋轉滑梯,孩子們玩着這個旋轉滑梯,就能來到他們的娛樂室了。

  (老四Caspian玩着滑梯)

  這是他們一家人最喜歡一間屋子,在這裏他們一起看電影、玩遊戲、開派對……每個孩子在這裏都有自己喜歡做的事。

  媽媽Beth說:“無論我們度過了怎樣的一天,在這間屋子裏,我們都可以放鬆下來,分享美好,忘卻那些不愉快的事,我從我的孩子們身上汲取了非常多的能量。“

  媽媽也需要自己的小空間

  媽媽Beth在照顧孩子們的想法的同時,也設計了自己“理想的房間”,非常乾淨整潔,沒有太多的裝飾,很適合她獨處時放鬆。

  不過,Beth在佈置的時候,特意買了一張特別寬的牀。因爲孩子們偶爾會來和她一起睡,有時候是一個,有時候是兩個,有時,一家五口還一起躺在牀上聊天。

  和孩子們一樣,Beth也給自己設計了“祕密基地”,一個在臥室“深處”的小書房。關上臥室牀兩側的小門,Beth可以一個人在裏面安靜地辦公、看書,這也是一個完全屬於Beth的“小天地”。

  書房的靠窗一側,還有一個沙發。窗玻璃都是兩層的,所以能讓Beth的欣賞窗外風景的同時,不會被噪音“騷擾”,享受屬於她的時光。

  作爲一個撫養四個孩子,同時還需兼顧工作的媽媽,Beth一方面珍惜和孩子們的相處時光,但也保留了自己的“私人空間”

  無論是那個小小的書房,還是她精心佈置過的浴室,都是在她褪下“媽媽”這個角色,回到自我時最放鬆、最治癒的地方。

  擁有自己的空間,無論是精神還是現實,這對於所有成爲媽媽的女人來說,是至關重要卻又常常被忽略的。

  除了設計師精妙絕倫的設計,房子裏還有許多孩子們自己畫的插畫!

  Beth眼裏每個孩子都非常有創造力,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創作”和“奇思妙想”也都值得被珍藏。

  讓孩子們參與到設計家的過程中,會讓孩子們更愛這個家。所以,即使是看起來風格不那麼“統一”,這套房子對Beth一家來說也非常“完美”。有這樣美好的一個家,Beth和孩子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很讓人羨慕了。

  房子是有活力的,房子的活力也根據住在房子裏的人的要求而改變。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媽們和孩子一起,把他們的房間重新整理,變成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空間,其實是非常必要的。

  房子是買來的,但生活不是。希望Beth一家能夠一直快樂下去。即使孩子們都漸漸長大,也不會忘記媽媽Beth和這棟房子永遠爲他們的童真保留的一片小天地。

  -END-

  策劃:有養

  撰文:Lynn

  編輯:Lynn

  視覺:黑龍

  圖片來源:INS、YouTub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