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關於第三方物流未來發展方向的問題,下班前抽空做了簡要的回答,特摘錄如下,以供大家參考。

提問:

第三方物流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由於需求方招標等工作運用越來越頻繁,服務企業丟失原有業務的幾率比以往要大很多,而丟失的這部分業務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

回答:

【利益相關:第三方物流市場從業者,微勢物流創始人】

國內第三方物流服務起步較早,像寶供安得外運招商等企業在早期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包括引進SAP等系統與500強客戶對接,制定企業深度細化的各類SOP,加強供應商管理、也做了不少軟硬體的投資、升級工作,但近幾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多數客戶對成本的要求逐步增強,3PL企業很多時候只能在壓低自己利潤率之餘再去「壓榨」各方供應商,大部分區域市場往往哀鴻遍野;當然,在精益物流與供應鏈領域也出現了一些諸如北京普羅格供應鏈等企業,用SaaS及智能化軟硬體及各環節雲服務的部署幫不少企業完成了供應鏈端的轉型升級,在類似方向上進行創新和探索應該是未來第三方物流發展一個繞不過去的點;其次,如何對傳統三方物流企業的人效及組織結構進行創新嘗試,也是一個可以探討的方向。

最近有接受下媒體的採訪《被搶風頭的企業物流外包市場 會被微勢物流喚醒嗎》,核心內容就是第三方物流及 如何為海量中小企業去做物流優化和外包託管,其中關於3PL未來發展方向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

國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行業內較早走上規範化、信息化道路的一個羣體,但由於種種原因,近年各大三方物流企業似乎紛紛遭遇業績增長瓶頸,大有被新興互聯網物流平臺乃至快遞、快運市場搶過風頭的趨勢。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又會有哪些積極的改進措施呢?

微勢物流服務中小企業非標準化綜合物流外包市場,現狀是中國國內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告一段落,傳統製造業增速放緩,中小製造企業、貿易商成本壓力增大、期待效率提升,打造精益供應鏈的需求日益增強;中小企業往往缺少專業物流團隊、而行業內中高級物流人才供需又不均衡,人員流動性強,而多數傳統外包企業創新供應鏈認知滯後時代、有待進一步轉型升級。相比產品線相對標準化的快遞、快運行業,客戶需求個性化,較難進行標準化;多數物流外包項目之間不易複製,較難實現系統性的規模化增長;因無法解決成本中心單一的問題,傳統三方物流公司多通過堆砌團隊設立運管中心和分層管理設立子公司模式支撐業務增長,似乎公司規模越大越難管理;大型客戶招投標頻繁,項目源相對不穩定;項目源不穩定又導致服務商團隊不穩定,從業者待遇低,物流與供應鏈價值被普遍低估。

第三方物流市場目前現狀是什麼樣?存在哪些痛點呢?

大致存在以下幾個痛點:①成本高:物流佔企業成本比重高,多數企業物流成本有較大優化空間;②外包難:中小企業物流規模小需求雜,成本優化及物流整體外包難;③缺團隊:缺少專業物流團隊及穩定高效的資源、運價獲取渠道;④耗精力:企業為個別需求常對接多個物流供應商,時間精力佔用多⑤無渠道:中小企業幾乎沒有物流諮詢與供應鏈方案優化的渠道;⑥不透明:傳統物流外包服務公司往往以固定團隊服務固定項目,成本中心較為單一,外包服務差價多、不透明;⑦被無視:優勢第三方物流公司「抓大放小」,集中公關大型企業;⑧體驗差:現有外包服務體系相對原始、隨意性強,用戶體驗相對較差。

該領域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是什麼?

機會:中小企業成本壓力日益增大、期待效率提升,打造精益供應鏈需求增強;經濟新常態下,共享經濟成經濟發展新趨勢,國家提出實施「互聯網+」,發展分享經濟;物流與供應鏈價值被普遍低估,物流與供應鏈從業者待遇相對較低,以專業技能換取額外收入意願較強,有需求也有供給。挑戰:1、物流市場規模較大且供應商資源較為分散,整合海量物流行家存在一定難度;2、各細分領域平臺發展尚處中早期,物流外包市場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改造還待時機成熟;3、國內中小企業的物流外包意識較弱,引導此類市場行為任重道遠。

提供的服務如何解決行業痛點?

微勢物流通過物流經理共享模式完成中小企業綜合物流服務的眾包,以海量成本中心代替傳統第三方物流市場成本中心單一的痛點,實現物流外包商的規模化增長;通過物流眾包方式為企業匹配專業物流經理,實現企業彈性用工;通過SaaS服務支持物流行家眾包與多級承運商協同作業,一定程度上解決服務、成本透明化問題;通過降低管理顆粒度,實現大流程標準化,一定程度上緩解客戶服務個性化,服務難標準化的問題;傳統第三方物流市場往往定期招投標,導致服務商項目源不穩定,通過方案眾包解決成本中心單一的問題、微勢物流有能力服務海量中小企業,服務黏性較強、使項目源總體趨於穩定,進而降低團隊流動性。

你覺得物流外包行業這些非標的因素有可能通過什麼信息的手段顯著提升效率嗎?

短期內較難,可參考其他諸如軟體開發、平面設計等個性化程度較高的外包服務行業(因需求方要求各異);但未來通過外包服務平臺與一個個相對成型的細分領域物流巨頭(此類巨頭當前還較少,細分領域物流平臺仍處於類似2010年左右的「餓了麼」狀態,在摸索到快速增長模式、形成絕對競爭壁壘的爆發前夜,大家需要積累的技術、資源都還很多)的深度鏈接、共享達成項目需求的無縫分包,以及外包服務平臺本身在基於歷史服務數據、用戶所在行業特點等的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匹配最合適的物流專家、一線服務商可以實現。我們現在努力的方向就是儘可能去促成這個「顯著提升」,但短期內憑技術完全代替人的條件還不成熟,先提高人效、再用更完善的新技術與資源共享輔助人、最後是技術和數據應用佔絕對比重而人稍加引導,或許是這個發展路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