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剖析名著去揣測作者的思想、階級啊、宗教信仰等等 但是作者在寫書的時候真的想了那麼多嗎?


謝邀。

所謂「作者當時根本沒有想那麼多」說實話,大概是網路小說看多了。別拿名著和普通小說相比。

古語有云,「文以載道」,小說有個基本的職能,就是借它表達對這世界直觀認識、對人生的看法和作者一直信奉的理念。這些有些是作者從小就被教育的,有些是作者潛意識的反應,有些則是作者在平常生活中不斷的反省和思考,有意識加在裡面。

如果小說不能表達這些,那根本就不合格,更談不上名著的標準。

老是有人拿一些高考閱讀題出來嘲笑出題人過度解讀。很簡單,你把名著讀透了,都會成為心理學家,看什麼都能從裡面解讀出意思。為什麼窗帘是藍色的,為什麼作者單單寫了窗帘,他怎麼不寫床單,他怎麼不寫杯子,作者下意識的注意到窗帘,可能連他自己都沒認識到他對窗帘的關注。為什麼死魚的眼睛看著作者,為什麼作者沒注意到別的只注意到了它的眼睛,作者下意識懊惱於自己的失敗,這時候會覺得全世界人都在注視他、嘲笑他,所以對死魚的眼睛格外關注。這就是讀名著培養出的條件反射

心中有禪意,看什麼都是佛法。

所以說什麼是好書,就是無論什麼年代讀都不過時,值得人一讀再讀的書。每次都能從裡面讀出以前沒發現的小細節,每次都能從里學到以前沒注意的新知識。

一本好書,總是常讀常新。


以前有一個問題是這麼問的

"如果有確鑿考證證明紅樓夢高程本後四十回是曹雪芹寫的,會不會人們對這後四十回的評價不一樣"

有一個答案是

「即便如此,前八十回已成,那些文字便已獨立於曹公存在,前半部那位有著似蹙非蹙罥煙眉,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林妹妹後半部要吃麻油拌五香大頭菜,也是不可原諒的!!!「


階級宗教一類的影響,即使作者在創作時沒有刻意去強調,但在潛移默化中不可避免會受其影響,當它體現在文字上時,甚至連作者自己也沒有意識到。

再者學會通過階級,宗教,心理學,統計學一類方法去剖析作品,目的並不只為了鑒賞作品,而是希望能夠將其應用到社會生活中,應用到自己未來可能創作中。

有的時候閱讀的名著並不一定是最好看或最有意思的,但在閱讀它的過程中往往包含了由A到B到C推出D這樣的深層的邏輯結構,和深度思維過程,而與之相比現代人更喜歡接由A直接推出D這樣的過程,簡言之喜歡簡單粗暴,不過腦。


——猴子上樹摘果子吃,它懂植物生長的生物學原理?懂爬樹的摩擦力?懂消化系統?

——不懂

——擦,那它也配摘果子?

——作家用了這個句法和這幾個詞寫了這個句子,又把這幾個句子用這種搭配方法組成了段落篇章,他明白音節內部聲韻學原理?懂得這種句法和其他句法差異的原理?可以從語法語用角度說明這個句子讓人產生新穎感的原因嗎?懂得這種寫法對不同性別,社會地位,生理狀況的人分別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學效果嗎?陳琳寫檄文的時候知道這篇文章對曹操這個病例的病理學效果嗎?

——不能

——擦,那他也配這麼寫?


一部分作者,應該是有自己想要表達的主題,根據這一主旨,來組織寫作的。另一部分作者,可能是情之所致而寫作的。但持續寫作之人,一定屬於前者。


作者當然沒有想那麼多

但是我們剖析的是作者為什麼會想那麼多

一種思想,或者說是一種理論,都是社會發展刀一定階段的產物。有其必然額歷史邏輯和發展規律。

既是馬克思不寫出《資本論》,總有人會寫出類似的作品,也許內容上會有差別,時間上,國籍上會有差別

歷史事件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對立統一運動結果,偶然性中透者必然性,必然性要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

我們思考那麼多,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作者的思想和理論,本質上是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

謝邀

這個說不準,但是大部分都是沒有的。或者說是後來想起覺得這裡有什麼作用,說的高大上一點裝裝逼。

比如有些突如其來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你剛好沒用買保險,然後很悲慘。你可以說,你沒有買保險為你的悲慘做了鋪墊,但是你剛好沒買保險是你刻意安排的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