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春、品春、聽春(大山裏的春天)

  含苞欲放的杏梅

  鮮嫩翠綠的山韭菜

  周身長刺的薔薇

  雙手相扣的忍冬

  啄食山桃花的棕頭鴉雀

  斑胸鉤嘴鶥的巢

  春天來了。

  這些天,微信圈的朋友們紛紛曬出了城市公園、河邊路旁、住宅小區等平原上春天的照片,張張繁花似錦絢爛無比。各色的花兒開得跟百米衝刺似的、爭先恐後。這也難怪,大家處在一個地平線上,受太陽的光照是相同的,誰也不想讓自己成爲落後分子。

  春天在大山裏,則有些不一樣。山腳、山腰、山頂和陰坡陽坡,因處的高度不同,受太陽的光照也不同,所以植物花開的時間也各有不同。陽坡的、山根的地暖的快些,花開得就早些。山背陰處、山腰及山頂的,地溫則要低一些,花兒開的就要稍晚些。這使得山裏春天的花開,由低處向高處像接力賽,一棒接一棒,整個春天像是跑馬拉松,距離遠時間長。

  春天到山裏來,如果僅用眼觀是不夠的。還得調動身體其他的器官,去聞、去聽、最好動手去感受。

  品春,是大山給喜歡登山賞春又懂得美食的人們的一份的獎賞。

  山韭菜,也就是小蒜。它看是纖纖細弱,實爲消谷殺蟲之大俠。山道小路邊,你隨手掐一把,來個小蒜炒雞蛋,不光是色香味俱佳,更重要的是那種淡淡的辛辣味道,消食、溫胃、祛寒,讓你食後渾身有了春天的力量。

  在平原田間,“突突突”,傳進耳朵的是鐵牛春播的轟鳴聲;

  如果走進山間,則能享受鳥兒們音樂殿堂般的歌唱。鳥兒們都在山裏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你聽,聲音婉轉悠長的是畫眉,它的聲音像訓練有素的美聲唱法,透入人的心脾;聲音短促連續的是領雀嘴鵯等鵯科鳥類,它們的聲音清亮悅耳,類似自由發揮的通俗唱法;而令人驚歎的則是雄鷹、喜鵲及烏鴉們的叫聲,沙啞、低沉、有力,像秦腔戲,張口吼一吼,大山抖一抖......

  眼下,春光正好。快卸下冬日的鎧甲,像蜜蜂採蜜一樣,去到花前、走進大山,動手播種,待到收穫時節才能真正體會到春天的奇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