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林

斯里蘭卡「雙總理共存」(提名總理拉賈帕克薩和被總統撤職但未經議會批准的總理維克勒馬辛哈)風波僵持了近兩個月,由於拉賈帕克薩的退出,使該國政壇動蕩不安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

12月15日,拉賈帕克薩簽署辭職文件,辭去總理職務。他當天發表廣播講話表示,他不願在沒有進行議會選舉的前提下出任總理,為了不妨礙西里塞納總統執政,他將辭去總理職務,以便於總統組建新政府。下一步,他將繼續作為反對派推動議會儘早舉行選舉,以解決斯里蘭卡國內政治動蕩局面。

雖然拉賈帕克薩心有不甘,但迫於壓力還是作出了讓步。拉賈帕克薩曾擔任斯里蘭卡總統,任職期間從中國獲得貸款建設斯里蘭卡基礎設施的經歷,讓他登上總理之位產生地緣政治影響——削弱印度對斯里蘭卡的影響。在不少外媒眼中,拉賈帕克薩立場「親華」,有外媒甚至把斯里蘭卡這場政壇紛爭與中國牽連,描繪為親華和親印的博弈。

據消息人士透露,拉賈帕克薩退出後,「親印」的維克勒馬辛哈於12月16日恢復總理職務。就地緣政治而言,斯里蘭卡離印度太近,離中國太遠,而且印度在南亞地區和印度洋的影響力要比中國大得多。

從表面上看,印度恢復了對斯里蘭卡的影響力,中國無非是回到了原點而已。由於斯里蘭卡政府與北方分裂勢力「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進行了長達26年的內戰,現在急需發展經濟,擺脫貧困。然而,除了中國,現在沒有誰能幫助斯里蘭卡實現新的投資,印度不可能,美國也不可能。

馬爾地夫的情況類似。由於馬印雙方直線距離較近,因此,印度對馬爾地夫的影響也較大。在今年9月23日馬爾地夫總統選舉中,反對黨領導人薩利赫出人意料的擊敗現任總統亞明,成為馬爾地夫新總統。

薩利赫當選後,一時間,「馬爾地夫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有可能疏遠中國」成為中外媒體關注的話題。因為,薩利赫被印度媒體普遍稱為「親印」領導人,而亞明則被指為「親華」總統,這次大選還被描述成了「中印在印度洋上的角逐」,宣揚薩利赫的勝出將會產生強烈的地緣政治效果。

儘管這些說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誇張的,它們所依據的視角也存在問題,但也要承認,印度在馬爾地夫的地緣影響是天然的,其對後者的綜合影響可謂無處不在。中國與馬爾地夫近年發展經濟合作不應被看作是中國去馬爾地夫侵蝕印度的影響力,是「龍象之爭」的又一回合。

在印度的對外政策中,最具標誌性的就是,印度一向反對任何「外部勢力」進入和干涉南亞和印度洋事務,尤其是反對中國介入南亞事務。客觀上說,雖然印度對中國在南亞和印度洋的影響力確實有所忌諱,但中國在南亞國家中的影響與印度不在一個層面上。

相對印度而言,南亞諸國處於很不利的位置,例如尼泊爾、不丹,這些國家,北邊都是喜馬拉雅山,南邊緊挨著印度,各種進出口貿易都不得不通過印度開展。他們天然受制於印度,這是一個客觀現實。

例如,中國與不丹建交之所以迄今沒有實現,印度的作用不可忽視。不丹的外交和經濟命脈幾乎都為印度所控制。中國和不丹領導人曾於2012年在巴西會見並討論建交問題,但由於印度擔心兩國建交會損害自己的利益,向不丹政府施加壓力,最終中不建交不了了之。

中印在南亞的博弈中,印度似乎暫時佔了上風。不過,中國也在南亞有一定的勢力範圍。儘管在短期內不可能使中國與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關係達到它們與印度之間那樣的程度,但中國憑藉自身的政治和經濟實力,依然可以在相當程度上,使這些依附於印度的小國附庸地位大為改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