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思想

“我最近…”

“等等,咱先別說了,掛了吧”


咋了,你有啥事兒?我還沒說完呢”


“不,不是,你這回把話給我說完了,我怕你下次就不給我打電話了”


這是我和他的一次通話

我怕你這次說完下次就不給我打電話了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讓我怔在那裏許久纔回了神

不免想起來關於他的很多事情

...


小學前關於他的事只記得兩件

因爲迫於生計他早早就外出打工,聚少離多

我甚至記不清他那時候的樣子


臨近年關的一個晚上,他從外地回來

從包裏一一拿出來給媽媽我和弟弟的禮物

我的禮物那是個我從來沒見過的玩意兒

那種快樂,那種驚喜感這輩子都不會忘

小時候缺失的陪伴有那一次回憶就足夠了

 

另一件是和我媽一起去代銷點接他的電話

我踮起腳從比我高很多的櫃檯上

拿起來村裏沒幾個的座機喊了一聲“爸”

這就是幼時關於父親所有的記憶


現在有時候還會佯裝生氣

氣呼呼地跟他說“你錯過了我的童年

我都不記得你年輕時候的樣子

我還懷疑你一下子都沒抱過我“

他立馬就反駁

“錯過了你的童年?

你問問你媽,大冬天的你那小時候的尿布都誰洗的"

說着還翻箱倒櫃找到一張力證抱過我的照片

他在一棵零零星星幾朵花的桃樹下抱着我

看那樣子那時候我應該還不會說話


小學已經和父母一起在江南的某個小鎮上生活了

可以說我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胖的

因爲我爸燒的一手好菜啊,三天兩頭變着花樣

簡單的食材也能讓你食慾大增

關於父親的記憶也多了起來


三年級

“爸,老師讓我們買復讀機”

“復讀機?啥是復讀機…都買嗎?不買中不中”

“不中”

雖然在領我去買的路上叨叨了一路

可是到店裏,詳細問了復讀機的性能等級

讓店員給我拿最好的


五年級

“爸,我們音樂老師讓我們買笛子

“啥笛子?“

“橫笛,我不知道咋說但是我認得

學校門口就有賣,15塊錢

“15?走我帶着你買去


到最後

帶着我去買了兩塊錢的像道具一樣的笛子

木的,漆的漆,我咋吹都吹不響

難過的想哭,我跟他說不是這樣的,都吹不響

然而他拿起來就吹了一個大約在冬季

我現在都很震驚

我爸居然會吹笛子?還會吹曲兒?

後來才發現他不光會吹笛子

踢毽子的花樣比我都多,針線活比我媽都細

這樣的人年輕時候的生活該是有多豐富

年輕的時候都經歷了啥

以至於後來有事沒事就問東問西

聽他講他那個時代的事兒

 

 

初中,自己選擇回老家唸書

聯繫的方式又變成了電話

他會每週定時給你不定量打電話

接電話聽到最多的就是:

“又考試沒有,考幾分兒啊?錢夠不夠?缺啥不缺

你奶奶身體好吧?你爺爺幹啥去了?咱家的鬥雞咋樣...


嗯,好,沒有,不缺,差不多

是我所有的回答

即便這樣的回答,也沒消磨他的耐心和關心


高中時期,因爲我和弟弟相繼參加高考

父母親便又從外地回來留在了省城謀生

高中仍是寄宿學校,三週回家一次

若不是母親後來提起,我都沒意識到

的確是那樣,我每大週迴家都可以看到父親

母親原話是

”你爸三天兩頭想回家,一會誰家結婚

一會回家幹個什麼事,就是想回家看看你倆

......

大三臨近寒假崴折了腳

打完石膏當天就嚷嚷着要接我回家休養

2019年2月14情人節下大雪

父親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車到醫院看我

外套披在肩上的懷裏抱着一束玫瑰

他說一路上一直感覺有人看我

沒送過花,一直感覺全身火辣辣的

站了一路也不敢坐,怕把花壓折了”

“青青,你查查一共多少朵”

一共14朵,我查了它的花語

你是我的驕傲



前些日子通話

“聽說你有男朋友了?你自己願意那可不中

我還沒見嘞,我願不願意還是一回事”

......

 

這幾年發現他身體不比以前了

好像,老了


什麼時候意識到父親老了呢

或許是應他要求把來電鈴聲調到最大的時候

或許是無意間瞥見他手機字號巨大的時候

或許是年假期間

一大早就聽到他在院子裏放河南豫劇選段的時候

總覺得前不久他還喜歡刀郎呢,咋就喜歡聽戲了

或許是揹着我上樓感受到他雙腿不再強健有力的時候

或許是在陪我候診

看到他不再挺拔,眼睛裏有歲月痕跡的時候

或許是聽到他嘮叨

“等我老了,我就和你媽我倆在那半截地蓋個小房,

喂點雞鴨,種點地養點花”的時候


對我掏心掏肺地好,卻從未說過愛我

我默默地接受着一切,也從未說過愛他

謹以此文致深愛我的父親

感謝他爲我付出的一切


(右一是我父親,右二是我爺爺)


當不喜歡他嘮叨叮囑這叮囑那的時候

我一直告訴自己

他曾是個摩登青年瀟瀟灑灑毫無牽掛

第一次當父女都沒有經驗

慢慢來吧


我們很多時候都忽略了父親的存在和付出

其實他一直都在默默地愛你

在你的生活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你和你親愛的“老父親”有什麼故事嗎

可以在評論裏分享哦

轉給他,告訴他,你懂得他的愛


作者 | 魯青青
編輯 | 趙家譽

審發 | 王龍龍
本文系中青網教育(ID:zqwjypd)原創
轉載請留言並註明出處 

留言爆料

歡迎廣大網友爆料,無論是校園新鮮事、突發事、煩心事,還是好人好事、暖心事,歡迎文末留言,並附上您的聯繫方式。我們會保護您的隱私,如有需要將化名採訪。反映學生呼聲,迴應青年訴求,報道校園故事,傳播教育好聲音,中青網教育在行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