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623_10151635378473872_815080218_n   

 

昨天去看創作社的舞臺劇演出,劇名為《檔案K》。這個劇本為臺北文學獎的得獎作品,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連結去看,我覺得劇本寫得非常好。

http://literature2008.culture.gov.tw/11lite/4.htm

 

詳細的劇情就請大家自己去看劇本了,我很喜歡這個劇本。

 

現場看舞臺劇的呈現更棒了,舞臺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多面舞臺上有不同的佈景,隨著不停轉換的舞臺,平面轉動的舞臺正和平行宇宙的概念相呼應,開放式的舞臺讓演員更接近觀眾,演員有時會跑到地板上演出,和觀眾更加靠近。同時也使用動畫投影在舞臺的布幕上,加上特別的音樂設計,讓人更加融入整個劇場當中。

 

原本得獎的劇本就是以幽默的口吻在對話,而舞臺劇更加入許多幽默臺詞,我覺得編劇在這方面的巧思很棒。觀眾們都笑得非常開心,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在一個小小的空間裡,大家有著共同的悲喜,一起發出笑聲的那種感覺,真的很好。

 

這次是在公館水源劇場演出,裡面空間不大,我又很幸運的坐在第二排中間的位置,再加上舞臺設計本身就非常貼近觀眾,而且演員也常常跑到極靠近觀眾席的地方演出,所以這場戲我看得非常過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劇團網站所寫的故事簡介:

費羅傑在科學中探究通往真理的縫隙

KM星球追尋留住真愛的記憶 

 

K的過去與費羅傑的未來  地球與平行宇宙的奧祕

這是一段既瘋狂又哀傷的旅行

一旦開始  只能前進

 

宣稱理解宇宙萬物運行的物理學家,要怎麼面對死亡、面對靈魂的歸處?

在遭逢一種心智和情感上都難以承受的巨大傷痛之後,理性的科學思維和論述,能否為悲傷帶來慰藉?為生命帶來救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故事的主軸為平行宇宙的概念。

平行宇宙是一種尚未得到證實的物理學論述,亦稱為「多重宇宙論」,意思就是說,在我們所處的宇宙之外還存有其他宇宙。根據量子理論,一個事件發生後所有可能產生的後果都會形成一個宇宙,而其後續發展會同時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進行。

 

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當中,九二一大地震後,人們都跑到街上避難,沈佳儀在電話裡和柯景騰通電話,他們同時抬頭看著月亮,然後說:你相信平行宇宙嗎?或許在那裡,我們是在一起的。

 

平行宇宙的概念其實很有趣。對此,我個人的解讀是,在平行宇宙當中也有一個我。我在這個宇宙做了一個選擇,而平行宇宙當中的我會做另一個選擇,無限次不同的選擇、無限制不停的岔路下去,就會造就出許多種不同的命運,但這都是我。

 

關於平行宇宙這個概念,有一個很有名的實驗「薛丁格的貓」,但這理論我並不是很能理解,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個說明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HEEdp79rIY

 

舞臺劇表演大約兩個小時的長度,看完卻令人覺得意猶未盡,實在覺得兩小時不夠長……很想再多看一點演員們精采的演出。來談談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如何面對自己兒子的死亡,在現實世界和另一個平行宇宙當中穿梭。

 

看著飾演科學家的莫子儀在臺上的演出,真的讓我很震撼,一個發瘋的科學家,如何激動熱切的闡述自己的理論、如何與親人朋友爭辯、如何激動的要求妻子不要離去,精湛的演技令人不捨、心酸,劇中我曾一度紅了眼眶,因為那情感詮釋的太過精確。一切感情都赤裸裸的展示在觀眾面前,如此狹小的空間、無限放大的情緒,我整個人都融入在劇中的情緒裡面,隨著角色的情緒起伏,直到散場後都還沉浸在情緒中,無法脫離。

 

這齣舞臺劇中穿插非常多幽默的對白,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部分。在我事後回想時才發現,是這些幽默的對白沖淡了整齣戲的悲傷以及沉重,如果把所有幽默的對白都抽掉,這齣戲會變得非常重,壓在心頭無法輕易洗去的那種悲傷。這位瘋狂的科學家認為沒有人相信他,唯有他的兒子,以死亡支持了他的理論,他相信自己的兒子還活著,活在平行宇宙裡。但是在旁人看來,他卻是完全的瘋了。

 

觀眾會看見科學家歇斯底里的喊著,被壓制在地上仍然不斷的掙扎著,對生命的抵抗,對這個世界運行方式的抵抗,對其他人的思考邏輯的抵抗,那是何等沉重的啊。

 

在舞臺劇中,科學家因為口香糖而跑到了另一個平行宇宙去,在那裡的人們分為兩派,一派是老派,他們會從墳墓裡出生,從老越活越年輕,這派人選擇承擔記憶,他們只記得未來、不記得過去,因為決定了未來要做什麼,所以記得。至於另一派,幹什麼都可以派,他們選擇不承擔記憶,幹什麼都可以,不記得過去也未來,只享受現在。

 

編劇這個設定很特別,而我應該是屬於老派吧,如果能夠記得自己的未來,不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嗎?如果不記得過去跟未來,那麼沒有悲傷來襯託,又如何知道快樂該是什麼樣的滋味?沒有記憶的人還是真的存在嗎,如果大家都沒有記憶,所有人不都是一模一樣的存在了?

 

宇宙至今仍不斷的在膨脹,因為熵不斷增加,物理學家提出一個假說,當宇宙膨脹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會開始縮減,等到那時就是一個「減熵」的世界,在那個收縮的世界當中,原本不可逆的時間軸會改變方向,因此我們只會記得未來,不會記得過去。

 

我想,或許我是相信平行宇宙的。我會想,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的自己,過得快不快樂?有著什麼樣的夢想?會像現在的我一樣,如此徬徨、如此茫然,覺得生活如此不順遂、夢想如此遙遠,過得如此疲倦嗎?我希望在那個宇宙裡的自己是快樂的。

 

演員細微的表情變化、肢體動作,因為距離非常靠近,一切情緒都被無限的放大,這樣的經驗可能不會再有了,也因此,這個晚上的戲會永遠留存在我心中。舞臺劇是藝術,而且舞臺劇的故事,舞臺劇演員的演技,完全不遜於時下流行的韓劇、偶像劇,但相較之下進場看戲的人卻非常少,這是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藝術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其實非常非常靠近,我並不熟悉舞臺劇表演的一些理論,說不出專業的鑑賞術語,但是我仍然能夠從演員的演出中,獲得感動、獲得救贖,得到一些對於生命的思索、人生的體悟,那麼這就是一齣非常棒的戲。

 

我覺得看戲就是進入一個導演、演員共同建構出來的世界當中。

 

在那個世界中,我們完全的交付自我,我們可以拋下一切成見,一切常理,拋下理性的思考進入感性的世界當中。將一切交付到演員手中,然後進行一場旅行,一場突破地域限制、超越自我生命經驗的旅行,我真的覺得看舞臺劇是一件非常享受、非常過癮的事情。

 

莫子儀的聲音非常好聽,舞臺劇演員最重要的訓練,就是讓自己口齒清晰,要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讓觀眾聽清楚,就算正在和其他角色爭吵、近乎發狂的激動說話,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讓觀眾清清楚楚的聽見對白,我覺得非常不簡單。而且他幾乎沒有下場,每場都有他的臺詞,近兩萬字的臺詞是很喫重的,整整兩個小時的表演,實在是很不簡單。

 

最後謝幕的時候,我覺得他的眼睛很漂亮,我有時候會覺得,一個人的內在如何,是看眼睛、看整體氣質就能夠知道的,姑且不論我是否還沉浸在戲中的情緒裡吧,我認為他的內在是可以層層挖掘的,一點也不空虛,有很多能量蘊藏在那裡面。

 

我真心希望,也相信,有才華的人絕對不會被埋沒。

只是發光的時間晚了一點,但是總有一天會被所有人看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