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25079  

「没关系,反正我一直都是一个人。」__夏薇乔 

「有了你们,我终于不再是一个人。」__黄立淮

 

 

这篇文章分享我对电影《共犯》的想法与感触,从这里再延伸到电影《告白》、《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再介绍演员巫建和,以及他参与演出的戏剧《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

 

 

电影《共犯》改编自乌奴奴、夏佩尔的小说。因为女学生夏薇乔的死,将原本毫无关联的三个人牵扯在一起,那是出自于偶然,生命中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却如此巨大的牵引三个人的命运。

 1488da092f8000003502bc2c386c1998  

黄立淮

是个很寂寞的角色,他被霸凌,但是他想要朋友,因此他制造假象,让他们以为夏薇乔是被害死的,目的是让三人能够一起执行计划,如此一来这些朋友就能陪他更久一点。

从许多细节都可以看出,他一直想要留住他们,原本辅导课结束,不同班级的他们应该就此分开,但却因为黄立淮邀约他们一同去参加夏薇乔的丧礼,而让他们继续产生交集,丧礼之后,他又约他们一同潜入夏薇乔的家,又邀约他们一同进行复仇计划,他们快乐的一起逛街玩耍,回到湖边戏水。黄立淮一直都很努力,努力想要留住他唯一的朋友们。

 

1411662295_1  

夏薇乔

在电影一开始就坠楼死亡,充满谜的角色,随著故事推展一一解开谜题,我觉得她跟黄立淮是最相像的两个角色,他们隔著时空遥遥相望。她看似与其他人无关,却又在无形中进入许多人的人生当中。我想她不孤单,至少有黄立淮了解她。

1411728562_1   

叶一凯

我很喜欢这个角色,在电影里面,他是最坚强温暖的一个人,虽然给人的感觉像是坏学生,在学校里面没有人愿意亲近他,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辩驳自己不是杀人凶手,他在同龄的学生里面找不到认同,所以转而向外寻求慰藉,直到遇见黄立淮跟林永群,他脸上开始有笑容,跟同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他依旧是那个天真单纯的他。

当黄立淮溺水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就跳下湖重新回头去救他,就算看见林永群选择转身逃跑,他也没有迟疑,继续回头要去救黄立淮,就算被全校的人说是杀人凶手,被黄立淮的妹妹质问,他都没有辩解,看见自己的课桌被涂鸦,他只是气愤的踢了桌子,选择默默离开,他什么都不说,不只是为了义气、为了保护朋友,我更觉得那是他试图想要努力继续维护他们之间的友谊,想让这个东西不会被破坏,于是选择承担一切。

10653636_375517452601722_4868042649434661592_n  

林永群

这真的是个不讨喜的角色,最开始在警局问讯的时候,他是最常回答警察问题的那个人,也就是说他很擅长面对大人,看见夏薇乔跳楼的时候也是他报警的。但是后来他们三人在湖中戏水,他溺水,激烈的挣扎,以致于不小心用手肘打到黄立淮,让他昏倒沉入湖中死去,而当他被救上岸,第一个念头就是转身逃跑,他的软弱与叶一凯的勇敢形成强烈对比。

当他溺水,对死亡产生剧烈挣扎的时刻,原本可能因为被霸凌的阴霾,而长期与死亡共处的黄立淮,却第一个拥抱、拯救了他,尽管这个拯救最后竟又导向黄立淮自身的死亡,让这个拯救的性质与意义变得有些可笑。为什么让黄立淮拯救他人,却导向他自身的死亡?不太懂作者这样编写的用意何在,甚至我觉得这对黄立淮的人生来说像是一种悲伤的诅咒。

1410755823_1   

朱静怡

一次体育课,夏薇乔听见朱静怡为自己说话,后来两人又刚好在图书馆相遇,想拿同一本书,卡谬的《异乡人》。之后某天,夏薇乔将厕所门从外面锁住,让朱静怡在里面害怕的敲门,希望外面有人在,几秒钟后,夏薇乔将挡住门的拖把移开,将异乡人这本书交给她,我猜想,这个锁门的举动,或许是因为朱静怡为夏薇乔说话这个小动作,让她从中获得温暖,所以她也想给朱静怡一点温暖,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采取这么笨拙的方式,只想让她在离开黑暗之后,第一个看见的是自己,而且认为是自己拯救了她。

回教室后,有人跟朱静怡说:是夏薇乔把妳锁在厕所里面的。于是朱静怡便直接去问她,但是并没有质问的表情,只是很单纯想知道为什么,夏薇乔突然拿出手机拍下她的脸,我觉得那个当下夏薇乔是很开心的,她很高兴终于有人愿意试著理解她,想知道她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像其他同学,轻意相信别人说的,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个自私蛮横的女生。

 

 

 

我是第一个发现妳的人。

透过夏薇乔的日记,黄立淮试著去理解她,我觉得黄立淮的这种情感也是对夏薇乔的最大安慰,而黄立淮之所以是第一个发现夏薇乔死亡的人,不是这群朋友里面的第二个、第三个发现的人,也不是隔著电视新闻遥遥看见的人,就是因为他们两人本质的相似性,他们很像,都同样孤单,说那是一种牵引也不为过,是命中注定,注定黄立淮会第一个发现她,感觉到她的温度,而且因为她,而有了朋友。最后,黄立淮也死在她的秘密基地,当他跟朋友提起「这里是夏薇乔的秘密基地」,那时他脸上充满笑容,能够死在她的秘密基地,或许对黄立淮来说也是一种幸福。

1411662278_1   

我们都同样孤独。

他们三个人都没有对夏薇乔的尸体感到畏惧,猜想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叶一凯之所以不害怕,很大原因应该是因为他像个「坏学生」,胆子大,所以不害怕,而林永群则是镇定,知道怎么迅速的处理事情,所以报警,其中或许也有对死亡好奇的成分。而被霸凌的黄立淮或许也曾想过要死,看见夏薇乔的时候,就仿佛发现同类一般的温暖,所以他凑近她,轻轻摸上她的头,面对警察问讯的时候,他还说:「她还有温度,我亲眼看见她吐出最后一口气。」

最终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三个跟夏薇乔一样,都同样孤独,叶一凯在学校找不到能够理解他的同学,林永群虽然人缘很好,但是必须假装自己是个爱读书的乖学生,其实他根本不喜欢这样,黄立淮则是被排挤,不被任何人接受,我猜纵使有同学想要亲近他,也会因为害怕自己被霸凌而怯步。

 

af  

「我要永远记得你的样子。」

夏薇乔在自己的秘密基地,在那个湖边呐喊,同时是她的口白,她说:「在学校里,每个人都说一样的话,都作一样的事。」她或许就是厌倦每个人都一样的世界,厌倦每个人都随便相信流言,没有人理解她,只有朱静怡不一样。于是她将朱静怡的照片放上自己的粉丝专页,打上文字「我要永远记得你的样子。」

这段话当时被黄立淮加以扭曲,跟朋友说,就是朱静怡欺负夏薇乔,一定是她害死她的,并以朱静怡的照片跟这句话,形成佐证,这句话瞬间变得仿佛充满愤恨,但其实这句话是充满温柔以及感谢,只有妳想要了解我,所以我会永远记得妳,夏薇乔对别人的爱,看在他人眼底竟也像是恨,可见所有人都不了解她,也从未试著要了解她,包括她母亲也是一样。但是黄立淮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不同,他是真正想要了解她,而且最有可能了解她的人,因为他们是同类。

 

sh    

「就像长出枝芽的植物,我会不停的浇水。」

当黄立淮发现夏薇乔的秘密日记,而且从中找到可以维系得来不易的这段友情的方法,于是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可以就此不同,他用这段话描述自己的心情,像植物不停生长,那如死水的生命此刻又可以重新复苏……我觉得,黄立淮死前跟朋友笑得那么灿烂,一同戏水的画面,是作者给我们这些观众以及黄立淮的最大安慰。

当他们三个整完朱静怡,来到湖边,那时黄立淮露出笑容,抬头看著天空说「我们终于替夏薇乔报仇了」,我原本无法理解,明明夏薇乔没有被朱静怡欺负,这样为什么算是报仇?但是后来我知道了,那或许是因为黄立淮无法对欺负自己的人报仇,所以他将自己移情到夏薇乔身上,想像夏薇乔也被别人霸凌,跟自己是同类,自己并不孤独,如今终于对假想敌(朱静怡这个霸凌者)报仇,像是替夏薇乔不被世界所接纳,因此选择死亡这件事报仇,也像是替自己报仇了。

 

10698597_380215678798566_5266504294610668627_n   

「没关系,反正,我一直都是一个人。」

「有了你们,我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

电影第一个画面就是黄立淮的死,其实不太明白为什么导演想从这里开始,若直接从发现夏薇乔跳楼那边,再演到黄立淮沉进湖里,在搜救之后被打捞上岸,我觉得这样更能堆叠观众情绪,让观众为他的死而悲伤。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是导演刻意而为,不让单纯的死,主宰观众情绪,而是让黄立淮写在笔记本上的纪录,那句:「有了你们,我终于不再是一个人了……」让这句并不悲伤,而是充满喜悦叹息的语句,真正的打进观众心底,让观众为之伤心,整部电影唯独这段,让我的眼眶瞬间盈满泪水,是最让人悲伤的一段,但这悲伤当中又藏著温暖。

夏薇乔总会来到那个秘密基地的湖边,对著安静的湖面大喊,喊出她内心积压的所有悲伤,那时她手中紧握著母亲送给她的项链,在学校体育课的时候,她坐在角落抽烟,没有太多表情得盯著手中那条项链,她虽然看似跟母亲没有交集,甚至将母亲留在桌上的生日礼物,也就是那条项链,扫落在地,可是最终她依旧紧握著那条项链,死命维系自己内心最终残存的那一点温暖。  

她说:「没关系,反正,我一直都是一个人。」

可是她真正想要说的,或许是,我不想一个人……

 1404500675-30643

 

 

「只要大家相信,就是真的。」

他们三人在黄立淮的邀约下,去参加夏薇乔的丧礼,面对她母亲的时候,黄立淮说:「我们都很喜欢她。」虽然他并不认识生前的夏薇乔,但是这句话会成为对她母亲的安慰,同时可能也是他心底感觉的投射,他确实喜欢夏薇乔,因为她跟自己同样寂寞,两人是同类,黄立淮是出于这种感觉而说,而且只要说出来、有人相信了,那就会是真的。

这句话又可对应到很多地方,当林永群看见网路上许多人在辱骂杀人凶手,因此感到恐惧的时候,他脑海里响起黄立淮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有人欺负黄立淮、将他推入湖中杀死,只要大家相信,那就会是真的。另外也可对应到他们两个朋友相信黄立淮说夏薇乔是被害死的说法。

 

「为什么你们都没有怀疑?」

朱静怡被他们三人引到湖泊附近,掉进坑洞,她也因此看到他们在湖中溺水的整个过程,所以她明白黄立淮的死是意外,她问叶一凯为什么不说出真相,为什么不为自己辩驳,她还说:为什么你们都没有怀疑黄立淮所编造的谎言,为什么你们两个轻易就选择相信他,只因为那张纸跟字句?我觉得,那是因为「信任」,虽然才刚认识不久,但是他们愿意相信黄立淮,基于这样短暂却又美丽的信任情感。

后来,因为一本日记而发现真相之后,叶一凯拿著那本日记要给林永群看,受到杀人凶手这种指责煎熬的林永群,心情激动,没有翻阅就直接把日记丢掉,两人情绪激动的扭打起来,接著叶一凯说:黄立淮骗了我们。他很愤慨,不甘愿被骗,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个性很直,所以不甘心自己这么想要保护朋友,却被这样欺骗,但,他是否能够理解黄立淮只是想获得他们的友情,想将他们留在身边,所以才会用这么脆弱的方式,试著跟他们建立关系,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他们能够理解,这对黄立淮也会是很大的安慰。

 

1410886346-1677416486_n   

「这不重要,我只是希望他还活著。」

最后,林永群激动的喊出这句话,镜头转到那面深绿色的幽暗湖中,然后是叶一凯的声音:「我也是……」幽绿深遂的美丽湖水里面,是一页页随著水波展开的日记本,那张缓缓飞起的,写满黄立淮真心告白的纸张,然后是黄立淮飘荡的黑发,他安详闭著双眼的模样。

 

sddefault  

夏薇乔坠楼前夕,面对母亲传来的简讯,她不想再承受,生命的重量将她压垮,她拿起母亲送的那条项链,在空中,那个芭雷舞者摇晃欲坠,她非常缓慢的松开手指,自己也如那个坠落的舞者一样,两脚悬空,往下掉落,这段特写她的双脚,扬起细微尘埃还有声响,接著她缓缓往空中落下,发丝飞扬,她安详闭起双眼,坠落。黄立淮跟夏薇乔承受许多悲伤与痛苦的人生,在最终的时刻,至少都还能够这样,安详的闭起眼睛迎接死亡。

 

我们每个人都是共犯

或许,我们都是共犯结构里的一员,黄立淮不准妹妹在学校里接近她,这是为了保护她,妹妹选择退后,成为共犯体制的一员。共犯体制的一员都是不得已的,局外人,可以用正义的态度纠正、责骂他们的冷漠,但是,我们却不自觉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当我们在那样的状态下,恐怕也没有任何勇气,将自己推到危险里面,甚至这个举动根本救不了那个想救的人,而是让自己跟对方都陷入更深的泥沼里面。

 goods_005895_113452  

 

 

「欺负人这件事情,再平凡不过的人都做得出来。」__黄立淮

仇恨与宽恕

当黄立淮编造出夏薇乔被别人欺负的谎言,他说他看到过程,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做,那种感觉像是在说:「我被霸凌,可是很多人都像这样,假装没看到,但是我能明白,如果我自己在那个位置上,我也会做同样的选择。」背转过身,洋装不知,成为共犯,他像是在责怪自己无法拯救夏薇乔,又像在责怪那些没有对他的苦痛伸出援手的人们,却又像是宽恕,明白若是自己身处那个位置,同样无法提供任何援助。

黄立淮虽然被霸凌,但却看不见他的恨意,他从未展露过真正仇恨、愤怒的情绪,不过,也有可能他只是不敢显露那种情绪,把憎恨藏在心中,对这个世界愈来愈排距,他散发出阴暗的气质,而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又能露出笑容,一同在湖中玩耍戏水。

黄立淮的死,是意外,起因于他们一起戏水,若不是叶一凯率先跳下湖中戏水、若不是为了拯救溺水的林永群,他可能就不会死,若他自己没有那么奋不顾身的去救林永群,若是身高跟力气都比较大的叶一凯动作更快速的救到林永群,他可能就不会死,尽管他比较矮,可能力气没那么大,但他依旧是第一个去拯救朋友的人……不论如何,命运的安排似乎就是让他迎向死亡,无法回避。

 

 

这部电影,并没有要说教,没有阐释什么,也没有给观众一个方向,一个我们该怎么面对青春的残酷、生命的残酷的方向。我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要教导什么,而是很单纯的揭露所有不忍猝睹的事情,然后结束,让这些东西进入每个人心底,让愿意思考的人去思考该怎么做,去思考从中获得的东西是什么。

黄立淮死前跟朋友戏水的时候,他说:「等一下我有个很重要的东西要给你们看。」我不禁会想,那是不是就是那本日记?他会带他们去看那本日记,让他们知道这一切,他不必再说谎,于是他们可以继续当好朋友。

 

4(278)   

我很喜欢电影结局的安排,暖黄色的光线照射下,他们三人停下脚步听著电视机播报夏薇乔的死,走在前面的林永群转过头,笑著对黄立淮说:「过来啊。」那感觉像是在说,我们是一国的哦,过来这里吧。那是一种接纳、认可,于是黄立淮露出微笑,这样的归属与友情的温暖,是他许久没有尝到的滋味,这是对观众的安慰,至少,在黄立淮人生的最后,他拥有了温暖。

 

夏薇乔跟黄立淮的死,其实是很相像的,虽然前者出于自主意识而跳楼,后者则是因为意外而溺水,不过其实是一样的,黄立淮的死,有个朋友奋不顾身的在湖中想要拯救他,还有亲人为他流泪,妹妹努力想要找到线索,揪出出凶手为哥哥报仇。而夏薇乔的死,也有妈妈为她流泪,还有那个被诬赖成欺负夏薇乔的凶手,朱静怡,整个班级的学生要为夏薇乔折纸鹤、在黄丝带上写想对她说的话,事实上学生却都在嬉笑聊天,他们都讨厌夏薇乔,所以没人真正在意她的死,此时画面却带到一个默默坐在位置上,没有表情的女生,那就是后来出场的朱静怡,她虽然跟夏薇乔没什么交流,只说过几次话,但这却足以成为夏薇乔心中的渺小温暖。

 

 

演员

电影大胆启用许多新人演员,这部戏因为是走沉郁路线的缘故,台词自然也没有太多,台词少就可以避免演员念词太过生涩僵硬,但是相对的演员的表情跟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很重要。

c  

黄立淮(巫建和 饰)

他是有经验的演员,演技精彩,他不用说话就能够显露出非常强烈的气质,再加上念词的时候,那种不安定、脆弱退缩的声音感觉,让整个角色的气质更加强烈的传递给观众,很有戏(全身都是戏胞的优秀演员啊),很到位的诠释出被霸凌者那种脆弱却又不敢言的气质,沉默的时候又像是有很多话想说,很沉郁的气质,不难想像演员是下了多少苦功,才能有这么到位的表现。

  

goods_005895_113453  

夏薇乔(姚爱寗 饰)

我觉得她的演技也很棒!虽然台词很少,但表情很深刻的呈现出那种清新美丽,同时又藏著古怪、诡异与些许忧伤的模样,表现也很到位,觉得她非常深刻的演艺了这个角色,凭借那股有些倔将却又脆弱的气质,得到了观众的心疼与喜爱。这部电影若是少了姚爱寗跟巫建和,肯定会逊色许多,唯有他们才是最适合诠释这两个角色的演员,我觉得,当一个角色好像非要这个演员来演的时候,我觉得那就是演员诠释角色达到极致成功的时刻。

林永群(邓育凯 饰)

而饰演林永群的邓育凯,当他被黄立淮的妹妹告白,当她说「如果我哥还在,你们一定能变成好朋友」,那瞬间他或许是被愧疚感击倒了吧,于是他颤抖的哭泣,选择逃开。当他溺水被救到岸上,想到自己不小心害黄立淮沉进水底,瞬间他即将背负的一切,那沉重的死亡与恐惧追了上来,让他狼狈逃跑,我觉得这两个段落,邓育凯都表现得非常好,但除却这两段,其他部分就表现薄弱,我觉得还有许多努力空间,不过仍然值得期待。

叶一凯(郑开元 饰)

饰演叶一凯的郑开元,表现很不错,他的外型其实很有记忆点,当我在看电影预告的时候就对这个角色很有印象,这个角色相较其他两位男生,是比较好演译的角色,因为他展露的心理层面没有那么多,他表现得很自然,在这个看似绝望、所有人乍看之下都软弱、冷漠、无情的故事里面,他是个最直率、最勇敢面对一切的角色,他愿意背负责骂,只为了维护朋友,他是最能让人感觉到光明的角色,而郑开元恰如其分的演译这个角色。

至于黄咏臻(洪于晴饰),戏份不多,而且我觉得表现属于平凡,就不多说,但是若不说话,像她远望哥哥被霸凌那段,她的表情就很有戏,所以或许是说话表现上可以再作训练。朱静怡(温贞菱饰),戏份也不多,不过表现算是符合情境,不会让人感到不适应。

 

卡谬《异乡人》

我没有看过卡谬的《异乡人》,不过透过网路资料知道,在麦田出版的书封上面有这么一段话:「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我觉得这段话也可以对应到夏薇乔跟黄立淮身上,夏薇乔觉得母亲不了解她,整个学校的人们也都不了解她,全都讨厌她,这不也是一种言语霸凌?黄立淮被欺负,直接的肢体霸凌,他没有朋友,找不到归属,他们在这个世界都无处容身,但,他们的灵魂却不该被别人审判,那些旁观的同学、参与霸凌的同学,全都没有资格去决定他们的面貌,没有资格擅自去猜测并加以攻击他们的灵魂。

p5213382a539461547   

剧情疑问

最开始,夏薇乔希望朱静怡能理解自己,便将自己的日记放到图书馆原本摆放《异乡人》的那个位置,而朱静怡后来也有看到那本日记,镜头似乎有带到夏薇乔躲在书架后面,但我不确定那是真的,还是时序不同,镜头刻意将它剪接在一起。而黄立淮家里有一本从学校借来很久的《异乡人》,借书卡上,纪录了夏薇乔跟黄立淮的名字(其实现在没有学校还会用借书卡了吧?),表示黄立淮也曾看过那本书,或许早在夏薇乔自杀以前,黄立淮就已经读过《异乡人》,自然也读过那本日记,只是,夏薇乔之所以摆放日记,是为了给朱静怡看见,为什么她没有在朱静怡看完以后就带回家,而是留在那里又让黄立淮有机会看见?若,她并不是想给朱静怡看见,而是给任何一个可能看见她孤独的人,那么又为什么要将日记带回家?

当黄立淮跟朋友潜入夏薇乔家的时候,他在黑暗中透过手电筒再次看著那本日记,并将自己的心情写下,将自己终于交到朋友、不再是独自一人的告白写进去,然后放回图书馆,猜想也是希望某天有人能像当初他看见夏薇乔的日记那样,同样,也能看见自己发自内心的告白。

 

共犯结构

电影片名「共犯」,感觉像在说叶、林、黄三人,他们是一同计划要为夏薇乔报仇的共犯,但,或许片名所指涉的不只是这个,包括那些霸凌者、旁观霸凌者,整个社会、学校老师、亲人、网路上意论他人者,全都是共犯,整个庞大的共犯结构造就了夏薇乔的死亡,每个看似渺小的共犯行动,汇聚起来形成巨大的死亡。

 

电影给我的感觉

我必须坦白说,《共犯》是让我失望的,我非常期待张荣吉导演的作品,或许正因为长期累积的期待太高,所以此刻的失落也特别重。剪接不够顺畅,想用跳接的方式说故事、不断改变时间点,若做得漂亮,会是很棒的效果,但是这部电影还没办法做到,如果是这样应该要用更传统保守的方式,总比想尝试但又不足来得好吧?还有对于角色内心的阐述太少,角色太多,变成这边说一点那边说一点,观众无法真正的进入故事情绪,还放得不够多就被迫抽离到另一个场景去,倒不如将重点放在夏薇乔跟黄立淮两个人身上,深入描写他们的世界以及心理状态,不要将这部电影包装成推理悬疑,因为想达到悬疑效果,而放弃去描写更细腻深刻的东西,那真的很可惜。但对于导演勇于尝试不同题材(也算是国片题材的全新开创)依旧值得鼓励,张荣吉导演对于灯光、运镜的控制依旧好得没话说,各种颜色的光影、灰尘飞扬、细微的声响收录,或是部分特写,都跟《逆光飞翔》的表现一样好,若能进戏院看这部电影,肯定会被那种光线、音效给深深震慑感动。

 fbf78aeb673621ca3751bdd4e8c4f169

activities_i_6_627_1409800201

goods_005895_113444  

在电影中惊鸿一瞥的陈绮贞,跟她的乐团The Verse,夏薇乔去听她的演唱会,默默的站在亢奋跳跃的人群中。

 

 

电影预告

用1080P看真的超清楚,可以享受整个唯美的光影变化。电影中血腥的部分其实很少,都是几秒钟晃过去的镜头,所以怕血腥的人大可以放心观看。

 

电影预告中出现的插曲,Once The Night Comes ,由歌手家家演唱。

很喜欢这种轻盈的曲调搭配上这样沉重的故事造成的强烈反差。

 

 

 

中岛哲也《告白》

 

b71ae16b047263f3fc259ed014e919e7

2a239ba2d15dc16e192d7658aa8c8356   

网路上很多人看完预告,就说《共犯》很像日本电影《告白》,其实一开始我也有这种感觉,但后来我觉得那是因为国片鲜少有导演使用这种色彩偏暗、简洁朴实的摄影,因为这种摄影风格几乎完全就是日本电影的风格代表,再加上又是校园题材,又有许多晦暗沉重的情节,还有预告的剪接手法,让人觉得跟《告白》很像。事实上,故事完全没有相像的地方,电影的运镜跟剪接手法也完全不同,我觉得这部电影既拥有日本电影那种干净简洁的色彩构图,又拥有国片自己的氛围,或许是因为许多场景都在著名景点取景,比如永康街那家芒果冰店,西门町的街道、电影公园,亦在复兴高中校园里面取景(觉得学校里面的景真的都很美)还有那片深遂美丽的湖泊,来自台湾,所以具有台湾自己的气息。

将《告白》与《共犯》相比并不妥当,因为两者走的路线其实不太相同,而且《告白》这部电影的层次是许多电影都难以企及,我曾被《告白》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不论是运镜、快速的剪接、闪烁手法、配乐,整部电影的节奏都非常顺畅,快速让人窒息,讲述黑暗讲得非常深刻,收尾的地方也非常完美,而饰演主角老师的松隆子也是让这部片成功的要素之一,若没有她精彩的演出这部片肯定会逊色许多。

 

中岛哲也《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

8827e396

232315.41370595  

这也是一部很棒的电影,跟《告白》充满神经质、诡异、黑暗的气息不同,这部电影虽然也在讲述黑暗,可是却用了非常轻快、明亮的叙述手法,有些画面使用了动画,穿插其中却不显突兀,整体色彩炫丽灿烂,大胆采用很多特殊运镜跟效果,配乐也很多元,有时采用音乐剧的方式快速叙说故事,甚至有广告式的操控手法,但放在剧情片里却又不显突兀,导演很懂得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说故事的方法。

故事时间轴多次跳跃却不会让人衔接不上,黑暗悲伤的故事让人流泪,但是不时出现的幽默笑点却又让人不住发笑,电影结尾也完全没有疲弱趋势,松子终于可以回家,缓缓步上阶梯,如此平凡的情节,但是当观众跟著松子经历许多人生的黑暗面、现实面之后,松子回家这个动作瞬间满载许多意义,让观众留下喜悦的泪水,可以说整部电影的铺陈共同成就了最后这短短几分钟,前面所满载的情感凝结成最深刻的一拳朝观众迎面挥来。我很爱这部电影,我觉得我从未看过能让故事情节跟情感如此饱满丰富的优秀电影。

中岛哲也导演许多电影都是改编自小说,包括最新电影作品《渴望》,还有《告白》改编自凑佳苗的小说,《令人讨厌的松子的一生》改编自山田宗树的小说,后面这两部电影的小说我都看过了,我觉得明显比电影本身逊色,虽然说电影之所以这么成功,很大原因必须归功于故事本身的魅力,但是除却这些,如果单纯比较「说故事的手法」,个人认为两本小说原著的文字都没有办法赢过电影,电影的改编几乎是完全成功的,毫无缺点可以挑剔。

 

 

关于演员巫建和

 

5

 

 

 

 

他在《终极一班3》、《流氓蛋糕店》都有演出,并以《牵纸鹞的手》、《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拿下金钟男配角奖,下面简单介绍他在《爆炸》里面的演出。

 

59822_1   

郑有杰导演《他们在毕业的前一天爆炸》

『我们都曾在成长过程的某一刻,对大人世界的虚伪,感到幻灭、甚至愤怒,然后爆炸。爆炸的方式,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总是最真实的、稍纵即逝的,而且回想起来,常常是美丽的。__导演郑有杰』

010年在公视播映,一共五集,算是迷你连续剧,篇幅虽短但是故事却很饱满,谈到很多青少年议题,但却不会流于说教意味(个人非常讨厌那种充满说教性质的故事),而是很自然的将青少年面对的内心挣扎、对社会的抵抗、对世界的质疑这些焦躁不安的情怀呈现出来,情感描写细腻,却又不失戏剧性,任谁都可以轻松的进入剧情当中。

4

p1  

这部戏剧我看过三次,每次都是看到哭,这里就列举几个我印象深刻的桥段,巫建和饰演的洪仔,他激动的拿枪比著自己,质问爸爸:我到底算什么?这句台词包含了许多混杂的情感与质疑,可以任由观众做各种解释与想像,可深可浅的解读;还有,黄远饰演的男主角,被人欺侮,想要复仇却只能害怕的颤抖哭泣,那个曾经软弱的自己,再次面对世界的黑暗,他爆炸了,这次他选择睁大眼睛,无所畏惧,迎接死亡,当他带著手枪要去「他妈的自毁前程」,当他的脖子中弹血流如注,迟来的警察闯入,镜头跟在警察身后不断破开一扇扇门,观众屏息打从心底期待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不然主角就要死去……同时播放棉花糖曲调欢快的音乐,唱著「我说,那就飞吧,我的天马行空。」听著那样快乐的歌曲我总是不断掉泪。

音乐的力量很强大,除了这段,剧中也曾多次出现宋岳庭的歌曲〈Life’s a struggle〉,这是主角最爱的歌曲,我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就是洪仔在监狱放风的地方,听著主角送给他的这张音乐专辑,吵杂的音乐从耳机里面流泄而出,他没有太多表情,只是默默的听歌,镜头从他面前绕著他旋转一路拉近拍到他的侧脸,就在那一刻,他的泪水滑落脸颊。这一幕让我非常震撼。

 

1924390_380215768798557_3634145319508497667_n  

 巫建和在《共犯》里面演一个寂寞的少年,寂寞、忧郁、沉重、焦虑,又想编造谎言,只为了让朋友留在身边,让自己得到归属感,多么令人同情的角色,而他确实使用那种沉稳凝重、带点诡异的表情完美的诠释了这个角色。在《爆炸》里面的他就完全不一样,沉稳的气质还是相同(我不禁猜想,说不定这个演员本身就拥有这种气质,并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生于他自身生命里面的。)却又更多了一点叛逆、倔降,又在那种小混混的强势外表下藏著一点脆弱。

巫建和的脸很平凡,看过去一眼就会被忘记,这对演艺人员来说是件很伤的事,但是他的不平凡就在于他的演技,只要他开始演戏,不论眼神、表情、一举手一投足都完全演绎了那个角色的灵魂,从这部戏剧认识这位演员,被他的演技所震慑,他那种内敛沉稳的模样,完全不像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虽然他很娇小,但是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却是个巨人啊。他今年二十一岁,在现今的影剧界应该不算有名气的演员,可是我觉得是很有浅力,让人非常期待的一颗新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