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謝受邀。

開篇第一句要糾正提問者的語法,張仲景不是書。後世推崇的是張仲景祖師及其撰寫的《傷寒論》。為什麼後世的人推崇傷寒論,是因為傷寒論開創了六經辯病的先河。世間百病不出六經,六經之病不外傷寒。人的疾病可能隨著時間變化,但是癥狀不會改變,六經也不會更改。以六經御百病,以簡馭繁,高不可攀的思維模式。而且傷寒論選方用藥簡潔高效,歷代醫書無能出其右者。學中醫從傷寒入門,旁及百家,在由傷寒收歸,不愁大家不成。


感謝邀請

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為後世醫家必讀,其意義是因為此書包含了外因致病的所有內容。

中醫講病因時只分2類,內傷七情,外感六害。張書屬論"六害"致病和治病之類。

書中所說的六經辨證則是根據易經八卦的卦象,將病分為六種類型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少陰病、厥陰病六經病症。並據此辨證施治。

張仲景是東漢末期人,當時易學象數原理已經被改造過,所以有些說法與《內經》不同,先秦《易》學理論,基本失傳了。從現在出土文獻來看,前、後漢所依據的人體模型不同,因而診斷、論病、論治都不一樣。前漢從天三地四為基本依據,而後漢則是依據九九歸一為基本依據。

原則上講治內(傷七情病)都是依據《內經》,治外則依據傷寒論。


張仲景及其所著傷寒論,金匱要略,能成為後世醫家必讀之書,要看看其著作的作用。

其一,傷寒雜病論是我國第一部集理,法,方,葯為一體的著作,是中醫基礎理論與臨床緊密結合的指導性書籍,是臨床的必學著作。

其二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東漢以前中國醫學成就,開創了六經辯證的先河。

其三傷寒雜病論首先提出了祛邪扶正,扶陽氣,存陰液的基本精神。

其四傷寒雜病論提出了疾病產生的原因,即三因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